小麥缺苗斷壟齊地處斷開逐漸枯萎,原來是它立的“汗馬功勞”

安徽阜陽有種植戶反饋說自家小麥地裡不少地方缺苗斷壟,讓幫助找原因拿主意出解決方案,播種太深、缺乏營養水分、根腐病、上茬除草劑藥殘、整地沒整好……不利於小麥苗齊苗壯的原因找個遍,都被種植戶排除,後來提示種植戶扒扒小麥附近的土層裡,元兇現出原形,原來是它!

小麥缺苗斷壟齊地處斷開逐漸枯萎,原來是它立的“汗馬功勞”

缺苗斷壟,齊地處斷開

小麥缺苗斷壟齊地處斷開逐漸枯萎,原來是它立的“汗馬功勞”

警紋地老虎

地老虎,屬於夜蛾科,世界約20000種,中國大約1600多種,成蟲口器發達,屬於多食性作物害蟲,種類很多,農業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幾種,其中有小地老虎、黃地老虎、大地老虎、白邊地老虎和警紋地老虎等尤為重要,其中這次在麥地裡發現的是警紋地老虎幼蟲。

小麥缺苗斷壟齊地處斷開逐漸枯萎,原來是它立的“汗馬功勞”

警紋地老虎

地老虎成蟲體長17-23mm,翅展40-54mm,頭和胸部背部暗褐色,足褐色,後翅灰白色,縱脈及緣線褐色,腹部背面灰色。成蟲具有趨光性和趨化性,並且因蟲種不同而有不同。

成蟲產卵多產於土表、植株幼嫩莖葉、枯草根際處,散產或堆產。3齡前的幼蟲多在土表或植株上活動,晝夜取食葉片、心葉、嫩頭、幼芽等部位,食量較小。3齡後分散於土中,白天潛伏土中,夜間活動危害,常將作物幼苗齊地處咬斷,造成缺苗斷壟,有自殘現象。

影響地老虎發生的因素有溫度:30度上下,5度以下,可以使小地老虎1-3齡大量死亡,高於30度時,成蟲壽命縮短一般不能產卵。冬季氣溫偏高,5月份氣溫穩定,有利於幼蟲越冬、化蛹、羽化,從而第1代卵的發育和幼蟲成活率高,危害就重。今年的溫度吻合地老虎發生的溫度,所以最近大量發生;地老虎的越冬比較複雜,這次發現的警紋地老虎和黃地老虎以老熟幼蟲在土下築土室越冬,有遷飛性。

小麥缺苗斷壟齊地處斷開逐漸枯萎,原來是它立的“汗馬功勞”

土層中危害

溼度和其它因素也對地老虎的發生有大的影響,在黃淮海地區,前一年秋季降雨多,田間雜草也多時,翌年發生就嚴重。上茬種植糖分含量較高的作物時,如玉米,地老虎容易獲得蜜源補充營養,也有利於幼蟲的轉移,從而加重危害發生。

小麥缺苗斷壟齊地處斷開逐漸枯萎,原來是它立的“汗馬功勞”

溫度溼度前茬作物適合地老虎發生

防控方法:目前已經大量發生,趕緊用化學藥劑防控,每畝撒施5%毒死蜱顆粒劑1-2公斤,或噴淋40%毒死蜱懸浮劑(水乳微乳乳油劑都行)500倍液,清除田埂雜草有利於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