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有我們在! ——全市衛健系統全員上崗戰“疫”側記


別怕,有我們在! ——全市衛健系統全員上崗戰“疫”側記

  鍵盤的敲擊聲不絕於耳,工作電話一個接著一個,協調解決問題奔忙不停……這是記者近日探訪市衛健委辦公樓時見到的情景。

  “有時候一天要工作十四五個小時,但沒有任何人抱怨!”正如市衛健委副主任王丹鳳所言,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市衛健委幹群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爭分奪秒、忘我工作。

  在市衛健委機關黨委辦公室,記者看到沙發上有被子。“這是上夜班的同事帶來的。戰‘疫’打響後,我們全員上班,實行24小時值班制!”機關黨委辦公室幹部周曉莉解釋說。

  “不少值夜班的同志跟我說,熱線電話經常響個不停,晚上基本沒覺睡,有反映疫情的,也有諮詢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的。”市衛健委副主任程東說。據瞭解,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衛健委,並設置了熱線電話,接線員主要由市衛健委幹部職工擔任。

  “凡近期去過重點疫區或者從重點疫區回饒上班的群眾,要自覺做到自我隔離14天以上”“我建議您在家裡少走動,每天自覺量體溫”……在連續接線半個多小時後,市衛健委接線員張琴華終於有時間接受採訪。她向記者介紹,熱線電話24小時開通,值守人員白班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晚班從晚上8點到早上8點,平均每天會接到70餘個電話,多的時候一天100多個。接線員主要針對與疫情相關的求助、投訴、舉報進行回覆,儘可能為群眾答疑解惑,並將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交辦相關部門處理。“總之,疫情不‘下線’,我們也不下線!”張琴華堅定地說。

  即時數據是市委市政府研判疫情形勢、做出決策部署的重要依據,也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然而,它的及時發佈不知凝聚了多少上饒衛健人的辛勤汗水。王丹鳳說:“疫情的數據最晚要求凌晨1點上報,我們經常為此忙到深夜,晚上12點鐘必須將各地數據調度完畢,隨後還要對數據進行整理才能上報。”

市衛健委機關全體幹部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只是我市衛健系統全員上崗戰“疫情”的一個縮影。全市衛健系統幹部職工和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放棄春節休假,輕傷不下火線,發揚主動作為、敢於擔當、不怕吃苦、連續作戰的精神,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

  市疾控中心病毒實驗室的檢測員全員在崗,24小時值班,連軸轉20天,零距離面對病毒,他們無所畏懼;玉山縣衛健委黨員幹部祝良泉強忍著父親離世的悲痛,一直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婺源縣婦幼保健院老黨員醫生陳曉紅臨近退休,仍主動要求在體溫檢測點進行下半夜值守……戰“疫”一線,全市衛健系統廣大黨員幹部衝在最前面,許多非黨員幹部職工還紛紛寫下入黨申請書,以黨員的高標準要求自己。一個個可歌可泣的人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不斷湧現,更加堅定了上饒人民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衛健系統立即進入戰時狀態,堅持救治和防控兩手抓,建章立制,多措並舉,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堅實行動,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市衛健委建立聯防聯控制度,成立了以一把手為組長的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小組下設辦公室和7個工作組(綜合協調組、醫療救助組、疫情控制組、宣傳教育組、督導指導組、環境衛生組、綜合保障組),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當好市委市政府的參謀助手;強化值班值守、零報告和日報告制度,嚴格按程序及時發佈疫情信息;同時確定了14家定點救治醫院,確保每個縣(市、區)都有定點救治醫院。科學設立發熱門診、負壓病房,做好床位、設備、設施、藥品等儲備工作,在全市設立了58個發熱門診,全天候接受發熱患者,各醫院加強預檢分診管理,加大發熱病人排查,千方百計預防疫情擴散。

  為及時、有效、有序做好醫療救治工作,加強醫療機構規範管理,保障疫情防治效果,市衛健委抽調了我市呼吸、急診、重症、院感等189名專家組成醫療救治專家組,抽調15名老中醫組成中醫藥防治專家組,確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全市設立14支87人的流行病學調查隊伍,隨時待命,追蹤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各級衛健系統構築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嚴密防線,組織醫務人員深入三站一場、高速路口、省道、縣道、鄉道、村道的卡點,對來往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充分發揮我市覆蓋城鄉的網格化管理體系優勢,全面排查湖北等重點地區入饒人員,做好登記造冊、跟蹤隨訪、健康監測,努力做到無死角、不漏人、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