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教近20年的校长,教我如何在疫情过后“满血复活”!

这位校长是离我校区三站地的同行,年龄近50岁,属于我们这片干教培行业比较早的,因为是在同一个区教育局管理下,开会常碰面,就聊到一起了,从他口中知晓了他的经历,以前是在一家四星级酒店做管理干部,比较安逸,干学校主要是为了孩子,当时还有两个合伙人,后来都退出了,他一直坚持到现在。

一位从教近20年的校长,教我如何在疫情过后“满血复活”!

他是经历过2003年非典疫情的,现在又碰到了冠状病毒的疫情。

大家都知道,今年疫情给教培机构都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很多机构无所适从,我也很焦虑。打电话给这位老前辈,他给我讲了03年非典的应对方法,又跟我说了他在做的事情,我整理记录下来,照着做,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有可借鉴之处,也希望大家能共同度过这次难关。

  • 回忆:03年他是刚干第一年,一切都很顺利,几个合伙人热情高涨,都想要扩大规模,好好发展。突遭天灾,非典降临,也是三个月闭门。03年那时竞争不像现在这么激烈,大多数的机构都是兼职老师(那时候对公办老师上课管理不严),基本上都是遣散老师,闭门休息。当时他学校有几个全职老师,因为学校干起来都是靠这几个老师,所以他就跟老师商量给个基本工资800元,但是老师不休息,教研练课。他领着老师跑操,在学校门前练习李阳疯狂英语的演讲,引的很多路人观看(他跟我讲,可能是以前干酒店对培训要求比较高,所以养成了习惯)。
  • 非典过后:他的学校是第一个恢复营业状态的,其他校还在招聘老师中。就这一个举动就已经领先别人一大步。有句老话说的好: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他讲到这我就已经醒悟了,这之前我还在一直纠结、郁闷,无所适从,天天刷新闻,就期盼着快点复课,减少损失,看着一家家机构闭店、跑路,自己也在犹豫。如果没有跟他交流,可能我就是被自己毁掉的那个。

一位从教近20年的校长,教我如何在疫情过后“满血复活”!

这次疫情他又干了哪些事情那?

当延迟复工开学令下达后,全国各地教培机构都在“停课不停学”大潮中,将课程开到线上。

他的校区做了几件很接地气的事:

1、不分学科,按班级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微信群外教口语练习课。每人可推荐一名不在籍学生加入,与推荐人另行组班,每周两次课。

2、凡是寒假课程预缴学费,不退费的,将赠送500元学费用于后期报课抵扣。

3、每名任课老师研发本学科“爆品流量课”8节,用于开学招生使用。

他跟我解释了这几件事的用意:

  • 现在还看不清也无法预估疫情的走向,什么时候能开学还是未知数,按照他的经验这次疫情防控会比03年非典时间要长、力度都要大,所以就不去操心,也不去瞎揣摩,按部就班的干事,等政府的命令就行。
  • 外教口语课虽然会增加成本,按照校区的能力,如果贸然上马线上课程,效果会不太好,另外也需要增加成本,特别是与家长学生的沟通成本。同时公办校也会有线上课,如果我们也做会重叠引起学员和家长的疲劳感。
  • 外教口语练习课属于实用型课程,是正课的补充,也是能被所有家长接受的,同时也让没上过外教口语课的学员和家长了解,同时也可以作为转介绍课程来使用。
  • 寒假课程肯定是不能上了,目前就是减少退费,争取延时即可,保住现金流,也就是保住学员不流失。
  • 另外,疫情过后培训机构可能会有分化,会有机构支撑不下去倒闭跑路,我们争取抢一波学员,帮助这些学员家长消课,同时也得拿出一些爆款的课程快速吸引家长。
一位从教近20年的校长,教我如何在疫情过后“满血复活”!

总结:给我的感觉是“姜还是老的辣”,心态是成功的保障,遇到事情能看到本质,能回归教育初心,教育的成功之道还是在教学质量。希望我能好好消化,在疫情过后“满血复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