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要念好“德”字決

根據百科定義,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繫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各行各業都要恪守本行業的職業道德,公務員同樣不例外。值得強調的是,公務員的職業道德具有特殊的政治屬性,因為其他職業道德均不涉及到在行使國家權力的過程中體現道德。因此,公務員更應念好“德”字決。

念好“德”字決,讓擔當精神在公務員隊伍中蔚然成風。曾幾何時,擔當精神、責任意識成了一些公務員的“奢侈品”。他們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毫無責任意識公僕意識可言。三部門聯合下發的《意見》中明確,中國特色公務員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堅定信念、忠於國家、服務人民、恪盡職守、依法辦事、公正廉潔”。恪盡職守作為重要一條列入其中,彰顯出擔當精神、責任意識的重要性。“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李保國同志的話裡飽含著敢於擔當。不推諉、不扯皮、不拖沓,心中有民、心中有責,讓擔當精神的旗幟高高飄揚才是公務員的不二法則。

念好“德”字決,為機關工作作風轉變提供新動能。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和作風建設被擺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相繼出臺《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問責條例》,制度的“籠子”一步步扎牢,帶電的“高壓線”越繃越緊。“硬制度”取得可喜效果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只靠制度枷鎖完成作風建設似乎是不夠的,我們也需要加強公務員隊伍的職業道德建設,強化“軟規範”。“軟規範”與“硬制度”形成合力,為作風建設提供新的動能,讓“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成為過去式,打造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公務員形象。

念好“德”字決,推進廉政建設邁上新的臺階。新聞中不乏“小官巨腐”、“吃拿卡要”等現象,這些現象與公務員基本要求是相悖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些現象的出現正是因為其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缺失缺位。貪汙腐敗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是重大的政治問題。“物必先腐,而後蟲生。”貪汙腐敗關係著人心向背,關係著社會穩定,關係到黨和國家的興盛衰亡。念好“德”字決,才能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才能始終與群眾為伍,始終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向來是黨和國家選拔任用幹部的一貫原則,不斷推進公務員隊伍的職業道德建設,讓講官德的得到褒獎,讓失官德的受到處罰,讓公務員職業道德永不缺位,永葆公務員政治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