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滿地六便士,他擡頭看星星

《月亮與六便士》越到後面越是引人入勝,即能看見一個個性鮮明的主人公,又能發現一個象徵主義畫家的原型,收穫是雙重的。隨著書中“我”的調查,我們對這位天才的認識和了解就多了一分。但是直到終章,我們也沒能窺見那天才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這是相當遺憾的,永遠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六便士,他抬頭看星星

他(毛姆)手中的筆如他獲得行醫資格的柳葉刀,往往直達病灶:“同一個人的內心,你可以發發現卑鄙和偉大、惡毒和慈悲、仇恨和慈愛,它們並行不悖。

無論是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跌宕起伏的生命軌跡,還是毛姆小說中構建的故事情節以及相當篇幅的夾敘夾議,傳達給讀者的信息應該是: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性格即命運,命中註定哪樣就是哪樣。

以上是前言,譯者蘇福忠先生對這篇小說的簡要介紹,是為前言。


1.道德飽受蹂躪卻沒有直接對犯罪給予嚴懲,總是令人非常壓抑的事情。

2.只有詩人或者聖賢才會堅信,在瀝青路面上澆水,百合花會長出來回報他的辛勤付出。

3.他好像表達自己很有困難,彷彿單詞不是他腦子運用自如的工具,你不得已通過陳腐的短語,俚語以及含糊的半截兒的動作,猜測他靈魂的走向。

4.如同不照鏡子想看到你的映像一樣毫無用處。我認為良心是一個人的衛士,人類社會制定出來的各種準則都要由它親自來監督執行。它是我們心中的警察,隨時監視我們不要觸犯法律。

5.我那時對人的期望比現在略高一點,發現如此迷人的女子竟然報復心如此強烈,讓我感到沮喪透了。我沒有認識到,一個人的性格會如此複雜。我現在很清楚,同一個人的內心,你可以發發現卑鄙和偉大、惡毒和慈悲、仇恨和慈愛,它們並行不悖。

6.苦難能讓性格高貴,這話並不準確;幸福有時候倒有這種作用,但是苦難,多數情況下,只能讓人變成宵小,心生報復。

7.他(德克·斯特羅伊夫)屢屢受到傷害,但他善良的本性又讓他不忍心記恨別人:毒蛇也許咬了他一口,但是他從來不吸取教訓,只要劇痛一過,他便會悉心地把毒蛇揣進懷裡。

杜鵑把蛋下在別的鳥窩裡,等雛鳥孵化出來後,它把異母兄弟們都擠出了鳥巢,最後把它棲居的鳥巢也毀掉了。

(這是書中一個悲劇性的人物,我很不喜歡這個人,就是一種不喜歡的感覺,但是說不出來哪裡不喜歡。書中的他是個毫無疑問的好人,在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快要病死的時候,跪下求妻子要把主人公接到家裡來照顧養病,但是在斯特里克蘭德病好之後,他的妻子卻要跟斯特里克蘭德走,就如同斯特里克蘭德當年出走一樣,讓我非常的不解,為什麼?後來因為和斯特里克蘭德吵架之後,喝藥自殺了。斯特羅伊夫在遭受此番打擊之後,回到了他的家鄉,跟父母一起生活。)

(我覺得德克·斯特羅伊夫在某些方面和《小李飛刀》中的龍嘯雲很像,他的愛讓他的妻子飽受壓力,但是他不自知 。而龍嘯雲對林詩音的愛,也讓林詩音無法自處。對妻子有一種畸形的愛,讓被愛者,備受煎熬,這一點頗為相似,當然了別的方面兩個人完全沒有可比性。)

8.他(斯特里克蘭德)坐在那裡,留給我極其特別的印象,他的注意力都死定在那盤棋上——那是一種力量非凡的印象。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形銷骨立的樣子讓這種力量更有力了。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六便士,他抬頭看星星

9.當你對個人看法完全不當回事時,你怎麼會把對一群人的看法放在心上?

10.斯特羅伊夫儘管痛苦不堪,如果他越來越憔悴,那還能激起人們的同情,。可他還是胖墩墩的,圓圓的紅臉頰像蘋果一樣閃著光亮。他過去穿戴得整齊利落,現在任然穿著整潔的黑色外衣,戴了高頂禮帽,雖然總是戴在頭上過分小了一些,但仍不失一副衣冠楚楚躊躇滿志的樣子。他漸漸地變得大腹便便了,這次家庭變故的痛苦對這一形象沒有什麼影響。他比過去任何時候倒是更像一個日進斗金的商人了。一個人的外表有時候很難與他的靈魂保持一致,這實在是難為人。

(這一段真的是很有意思,後面還有,我就不全部摘錄了。明明是處在痛苦之中,但是卻如同往日般一絲不苟的打扮,讓人不由得懷疑,這痛苦只是他嘴裡說給別人聽的,還是真的痛在心中呢?)

11.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因為人們尊重我們的意見,倍加珍重我們影響他們的力量,我們不喜歡那些我們無法施加影響的人。我認為這才是人類自尊的最潰爛的傷口。

12.我還是在一瞬間捕捉到了一個熱烈的飽受折磨的靈魂,瞄準了某些更加偉大的東西,這是任何與肉體綁縛在一起都無法企及的。我瞬間窺視到了一種無以名狀之物的追求。

(參考第8條,下棋時的印象,前面的描寫是伏筆)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六便士,他抬頭看星星

13.他(斯特里克蘭德)把苦苦掙扎的秘密留給自己。如果在畫室裡單槍匹馬和上帝的天使孤注一擲地扭打在一起,那他從來沒有讓任何人窺見他鼻青臉腫的樣子。

(這是寫誰都沒有見過他作畫的過程,我想例外的只有極少數人。)

14.斯特里克蘭德對金錢漠然處之。他對成名毫不關心。我們大多數人都為了和這個世道和睦相處而做出讓步,你卻不能因為他抗拒這種誘惑而讚揚他。他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誘惑。他腦子裡壓根兒 不可能存在這樣的妥協。他生活在巴黎,卻比底比斯沙漠裡的隱士還孤獨。他對同胞沒有任何要求,只希望他們別打擾他。他追求目的一心一意,而且為了達到目的的他不只願意犧牲自己——很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而且不惜犧牲別人。他有幻象。

(滿地六便士,他抬頭看見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六便士,他抬頭看星星

15.他的畫為世人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些嶄新的奇異的東西。彷彿到了這個偏遠的地域(塔希提島)他那脫離了軀殼徜徉的靈魂,終於能夠包裹上血肉了。他在這裡找到了自己。

16.靈魂寧靜或是矛盾對立統一。

(一字之差,意義完全不同。)

17.那是一個人目睹世界混沌初開時也會感到的驚喜。那畫氣勢磅礴,充滿肉慾,激情四溢。然而,其中也有某些令人恐懼的東西,某些讓他害怕的東西。畫出這幅畫作的人,已經挖掘到造化的隱蔽的深處,發現了即美麗又恐懼的秘密。畫出這幅畫作的人,瞭解到了世人會認為邪惡的東西。畫中某種東西是原始的、可怕的。它不是人類的。它讓他的腦海出現了模糊的黑色魔法記憶。他是美麗的,也是汙穢的。

18.他瞎了以後,他坐在他在天花板和牆壁做過畫的那兩間屋子裡畫了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用沒有視力的眼睛打量他的畫,也許比他過去生活中審視的還要多呢。他從來沒有抱怨自己的命運,他從來沒有失去勇氣,直到最後他的腦子也保持安靜,不受干擾。

19.上帝的磨盤轉動的很慢,但是把東西研磨得很細。


希望各位讀者,在這本書時不要錯過這些內容。讀完之後,我想問給的選擇是什麼,是抬頭仰望月亮,還是低頭撿起一枚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滿地六便士,他抬頭看星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