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奧斯卡最佳動畫片《鷸》,是皮爾斯製片廠導演Alan Barillaro,歷時三年創作的短短6分鐘的動畫片。講述的是一隻飢餓的小磯鷸,被媽媽趕向海邊覓食,學習生存技能,因海水襲擊產生恐懼,最後終於戰勝恐懼收穫成長、倍感喜悅的故事。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片子開頭,那個睜著大眼睛的萌萌的鷸寶寶,張著嘴等著剛從海邊回來的媽媽餵食,可媽媽卻吃掉了食物,並且把小鷸趕到海邊,教它自己尋覓食物。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初次來到海邊的鷸寶寶,笨拙的撬開岸邊的貝殼,然而,突然襲來的海浪,將小鷸淹沒。浪退去,溼漉漉的小鷸跑回小窩,渾身發抖,再不敢去海邊。它張開嘴,等待著媽媽的食物喂進嘴裡,但是媽媽卻狠心的一遍又一遍的,將它推向海邊。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一次一次的海浪衝擊中,小鷸成長起來,他結交了朋友,向小寄居蟹學習如何覓食和如何躲避危險戰勝困難。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和困難做鬥爭的過程中,小鷸找到了成長的樂趣,歡跳著去覓食,把成長的喜悅帶給它的媽媽。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這個短短6分鐘的小片子。講述著一個關於愛,關於勇氣,關於成長的故事,小鷸寶寶,由恐懼到思考,到體驗,到成長,到最後戰勝恐懼,在成長中收穫了極大的喜悅。

鷸寶寶就像是父母眼中的孩子,這隻萌萌的寶寶,還有它那看似狠心的媽媽給我們講述了很深刻的道理。

還記得很多年前,一個燕子媽媽給我上了一堂課,那時候我還沒有結婚,等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後,這個故事一直指導著我,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那一年我大學畢業,暑假回家等分配。父母天天清晨下地幹農活,而我在家給他們做飯洗衣收拾家,因為所有的農活,我都望而卻步。

有一天清晨,父母已經下地幹活去了,燕子嘰嘰喳喳的叫聲把我從夢裡拉出來。聽聽燕子叫得不同往日,好像在吵架,我就出門看一下。

父母的家,在黑龍江農墾系統的農場,住的是平房,每年燕子春天來了都在父母家裡築巢。進了大門就是廚房,父親為了讓燕子更容易來去,就卸掉了大門上的一塊門玻璃,這樣就可以讓燕子自由的飛進飛出。

燕子的巢築在頂棚和牆壁的稜角上,正好是電燈開關拉繩的地方。父親為了讓廚房不至於有太多的燕子糞便,就在燕子的巢穴下面距離10公分的地方,搭了一塊板,下方就是堆柴草的地方。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推開客廳的門進到廚房,看到大門是關著的。那隻大燕子,在廚房裡面盤旋著飛,叫聲非常急躁,甚至有些淒厲。我以為她找不到門上那個玻璃窗口出去,於是趕忙為她開開大門。

然而它卻不飛出去,還是在廚房的上空盤旋著,淒厲的叫喊著,於是我抬起頭來看燕子窩,看到兩個小燕子,一個在燕子窩邊,一個在下面那塊板上,張著嘴在叫著,聲音裡充滿著膽怯,眼神裡寫滿恐懼。

我一下子明白了,今天早上,大燕子下命令了,她的三個孩子必須去飛,我知道,有一隻應該已經飛走了,因為我天天看它們,還天天跟它們說話,裡面一共三隻小燕子。我不知道那麼高的門,要精準地從門上空玻璃口飛出去,對於這看起來還軟軟的小燕寶寶是一件多麼困難甚至恐怖的事。但是有一隻已經飛走了。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趕緊跑到院子裡看看,沒有它的蹤影,它應該是三隻裡面最強壯的一隻,它已經去開始它自己的新生活去了。

這兩隻燕子被他們的媽媽厲聲呵斥著,兩個小燕子醞釀了好久,終於鼓起勇氣開始往下衝,一隻衝下來落在柴草堆上,停留了一會,就飛出了大門,因為大門打開了,很容易出去,可另外一隻卻栽栽歪歪一頭就扎進對面洗臉架上面的水盆裡,早上的洗臉水沒倒掉。

我心縮緊了,趕緊跑過去把小燕子撈出來,它身體顫抖著。我把它拿到客廳裡,用一塊乾毛巾擦乾它身上的水,用熱熱的手捂住它,想把它打溼的羽毛焐幹。可是它媽媽瘋了一樣地飛到了客廳,對著我俯衝,嚇得我趕緊把她趕到了門外,關上了門。

那隻大燕子可能瘋了,對著門玻璃啄,我被她的氣勢嚇住了,在小燕子的細細的小腿上繫上了一根小小的紅線,之後馬上送到廚房裡,放在鑲了白瓷磚的灶臺上,早上父母做過飯,那上面是溫熱的,小燕子的羽毛還沒有幹。

小燕子好像耗盡了所有的力氣,瑟縮在灶臺上,那個大燕子,完全不管小燕子的處境,還在上下跳躍著大聲呵斥著她的孩子。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這一幕多少年都活在我的腦海裡,每當看到家長責罵孩子的時候,這一對燕子母子的形象就出現在腦海裡。動畫片《鷸》經過了藝術加工,歷時三年的創作,主題更加集中和凝鍊,寓意也更加清晰而深刻,而我記憶中的這個燕子母親,她對孩子的嚴厲和熱望,那麼原始和真實,深深地打動著我

帶給我久久的思考雖然當時非常氣憤這個媽媽的不近人情

在媽媽的厲聲呵斥下,那個腳上帶著細細紅線的小燕子終於啟航了,它歪歪斜斜地飛出了大門,竟然拉昇了高度飛到我家門口的小倉房的草頂上,我開心地注視著它,它休息了幾分鐘之後飛走了,大燕子小燕子都沒再回來。

過了兩天,我在家門口轉過彎的小水溝邊看到了那隻已經僵硬的小燕子,那小小的身體,細細的小腿,腳上還有一根打著雙節的紅線。我找了一把鐵鍬到村邊埋葬了它。

有一種愛叫放手,即使有危險,也要讓他勇敢地去體驗,就像小雞破殼時只能憑自己的全部努力,哪怕夭折。

這幾隻永遠活在我心中的燕子,帶給我的震撼和思考持久而深遠。

父母愛孩子是血脈裡流傳下來的動物本性,經過人類文明的培育和薰陶有了日新月異的增量。在一份份寄託著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濃濃的愛裡,溺愛就成了一隻營養豐富、雨露豐沛滋養出來的的奇葩。於是很多應該在孩子某個年齡段體驗的成長,被一雙雙愛的雙手遮擋而延後再延後。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個親戚的女兒,學習成績優秀,小學、初中、高中,讀書(只指教科書)這根筋被開發的充分靈光。但是在上初一時候,還時常一邊是媽媽,一邊是外婆你一口我一口地餵飯。更不說其他的自理能力,在家長的字典裡,成績好就是一切,其他什麼都不會也不要緊。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用學習成績來衡量,父母更關注的應該是從小培養他一些品質,如“理智講理,自主獨立,自信積極,快樂感性”等。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對比起來,我的一個乾女兒,也是我的學生,家境很困難,下面還有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從小父母就拿她當大孩子用,來照顧弟弟妹妹。父親常常酗酒,之後就打自己的妻子。上初中的她常常在父母打架時一個人在黑魆魆的山裡獨坐到天明。

初三的時候,有一天她父親又喝了酒打她媽媽,她呵斥了父親,很冷靜地說:“你們離婚吧。”當然,婚沒有離,但父親因女兒的成長有了忌憚,慢慢地改掉了酗酒打老婆的惡習。

她從小就自我管理,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一所知名大學的法學專業,後讀碩士讀博士,而學費都是自己賺來的。現在只有38歲,兩年前成為國內排行前幾名的知名法律事務所的合夥人。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遠沒有父母想象的那麼弱小和脆弱,當你放手讓他管理自己時,才發現孩子的強大和有力。就像學走路要摔跤,摔摔就會走了。真正的愛是一種保護,更是一種剝離開父母羽翼的獨立飛翔。

上世紀八十年代,幾十位諾貝爾獎學金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期間有人採訪其中一位獲獎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這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回答:“在幼兒園。”

“為什麼呢?”記者很不理解。

“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放手的是我們自以為是的管理,培養的是良好的習慣和品質,這樣在他將來獨立的時候,那個底色永遠可以托起他。

這就是這些頗有建樹的科學家在幼兒園培養的生命的底色。

鷸媽媽在鷸寶寶遭遇風浪打擊時候,心疼歸心疼,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一次又一次,這也就是在給鷸寶寶打底色。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一種愛叫放手,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探索,做智慧的父母——扮演“引導者”,莫做“主導者”。

曾加盟微軟公司,並創立微軟中國研究院的計算機科學的研究學者李開復,在給家長的一封信裡講了一個故事,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以負責著稱的童欣,小時候在學校犯錯後,媽媽沒有責備他,她看著兒子驚恐的眼神溫和的說:“你過去是一個好孩子,以後還會是一個好孩子。”童欣說那是媽媽給他的一輩子都受用不盡的最好的禮物。

李開復對家長們說:“在中國,父母的對孩子的關愛特別的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所以他們對孩子更多的是保護,放不開手腳,這樣導致了孩子有很大的依賴性。”

“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作一個孩子的優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我要他們成為講理的,聽話的孩子可能只是盲從,而不見得懂道理。”

有一種愛叫放手:動畫片《鷸》短短6分鐘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鷸》裡,我們看到在鷸媽媽的鼓勵鞭策下,鷸寶寶開啟自己的獨立人生,它戰勝困難收穫成長後,那份喜悅是隻張著嘴等媽媽餵食 所體驗不到的,是一種通過奮鬥帶來的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學會放手,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去體驗不同的成長,家長們做孩子的“引導者”而不應該做“主導者”,培養他們的自信和獨立自主能力,才能開創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美麗人生。

波波素心:一個退休的語文高級教師,喜歡讀書寫字。素心向暖,用文字讓生活更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