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大量出現理想ONE轉讓消息 爭議下理想汽車能否繼續“理想”?

近來,理想汽車成了業界討論的焦點,創始人李想在微博中發佈了3月理想ONE的里程數據,並提到該車保有量已超過四千,這也說明了理想汽車已經在接受市場考驗。然而從目前網絡上部分理想ONE用戶的反饋來看,理想ONE的質量似乎並不理想。而這也不禁引人深思,媒體大佬李想造車真的夠優秀嗎?理想汽車選擇增程式電動車發展道路真的對嗎?汽車質量飽受爭議,又遇資本寒冬、疫情肆虐、消費萎縮的現狀,“理想”的造車之路還能走多遠?


網上大量出現理想ONE轉讓消息 爭議下理想汽車能否繼續“理想”?


造車一路坎坷,增程式汽車不被看好


縱觀李想的造車之路可謂是一路坎坷,2015年,李想微博宣佈加入“造車新勢力”中。按照規劃,李想想要打造兩款車型,一款是滿足城市1-2人短途出行的SEV,一款是滿足家庭用戶長途出行的SUV。

然而,2018年3月SEV項目卻夭折在了路上,因為國內低速電動車政策法規遲遲沒有得到落實,續航約100公里,時速不超過45公里/小時的SEV產品即無法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又與法律有所衝突。


網上大量出現理想ONE轉讓消息 爭議下理想汽車能否繼續“理想”?


2018年10月18日,車和家品牌旗下首款車型理想智造ONE正式對外發布,主打“沒有里程焦慮”,宣稱,理想智造ONE搭載了增程電動技術,NEDC綜合續航超過700km,市區工況續航超過1000km。

超長的續航讓理想ONE備受關注,同時質疑也隨之而來。據行業專家介紹,增程式技術的發展並不成熟,主要在於沒有高效率的增程器,所以在技術相對不完善的情況下,增程式電動車的優勢很難體現。此外,按照國家劃分,增程式電動汽車屬於純電動汽車投資項目範圍,但在補貼標準上和插電式混動處於同一範疇,且補貼水平低於純電動汽車。甚至當時的理想還沒有獲得生產資質。

《道哥說車》編輯注意到,2018年12月,理想汽車“曲線救國”通過重慶新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購買到了力帆汽車100%股權,從而獲得了汽車生產資質。理想ONE從昔日的“PPT”中走入市場交付到用戶手中,其歷程不可謂不艱辛。


理想ONE轉讓現象湧現,駕乘體驗飽受爭議


理想ONE自2019年12月正式交付,首月交付量超過1000輛,從理想創始人李想日前微博公佈的理想ONE保有量和總行駛里程情況看,截至3月底,理想ONE保有量已超過4000輛;在行駛里程方面,有57.2%理想ONE用戶以純電模式行駛,市區純電總里程超過70%。

不過,由於疫情影響,2月2日,理想汽車官方發佈公告稱,原預計交付時間為2、3月的用戶,可能會面臨延遲一個月交付的局面。或由於延遲交付,在各大汽車論壇、交易平臺上湧現了大量低價轉賣理想汽車購車合同的案例。


網上大量出現理想ONE轉讓消息 爭議下理想汽車能否繼續“理想”?

除此外,《道哥說車》編輯發現,對於理想ONE的駕駛體驗,從各大論壇以及媒體人發佈的觀點看,其中不乏對理想ONE不滿的表達。甚至已經有網友蒐集了部分公開案例上傳至理想ONE汽車之家論壇,列舉了部分車主所遇到的新能源車增程器、三電系統以及底盤等方面的問題。附圖如下:


網上大量出現理想ONE轉讓消息 爭議下理想汽車能否繼續“理想”?

無獨有偶,媒體人也有對理想ONE的不滿看法,一篇來自微信公眾號《根哥說車》的《理想ONE——如果糟糕的產品經理恰好是老闆》一文中頗具趣味性了列出了“理想ONE的沙雕設定”,而其中油耗問題也是目前理想ONE被爭議最多的問題之一。附圖如下

網上大量出現理想ONE轉讓消息 爭議下理想汽車能否繼續“理想”?

當然,作為理想汽車的第一代“大師兄”——理想ONE也不乏擁護者。理想ONE汽車之家論壇中一位網友便通過發帖為理想ONE正名:理想的油耗並不高,不到9L/100KM。附圖如下:


網上大量出現理想ONE轉讓消息 爭議下理想汽車能否繼續“理想”?

不難看出,理想汽車的第一代產品並沒有獲得用戶的一致好評,相反,對於這款車,目前更多的是爭議。作為沒有經過市場和時間充分檢驗的車型,理想ONE在這一階段便飽受爭議,甚至廣受詬病,這對於理想汽車的未來並不算好消息,尤其大量出現的轉讓信息,即使真的是由於用戶個人原因,也不禁使人聯想到這款車到底好不好開。


網上大量出現理想ONE轉讓消息 爭議下理想汽車能否繼續“理想”?

訂單延遲交付、頻頻出現的負面反映,理想ONE是否真的能完成市場的考驗,成為理想汽車立足汽車市場的基石呢?如果理想ONE的銷量後續表現並不亮眼,又恰逢疫情影響下資本寒冬、消費萎縮的雙重製約,理想的狀態能否如創始人李想在微博中回覆網友那般,“理想汽車的現金儲備足夠最糟糕的情況下持續36個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