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為很厲害的人?精進

首先問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才算是很厲害的人?

這個問題1000個人可能有1000種答案,有人回答說是那些身世顯赫的人,有人說是富甲一方的人,那麼如果拋開身份地位和金錢,單從人的特性上來講的話,什麼樣的人才算是很厲害的人呢?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認同這個觀點:那些思維清晰,有目標感,執行力強的人,一定也是在各自領域裡面很厲害的人。

如何才能成為很厲害的人?精進

那麼如何才能成為這樣很厲害的人呢?

為了找到這個答案,我閱讀了今天的這本書:《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這本書的作者是知乎達人採銅,經常瀏覽豆瓣和知乎的讀者,應該都會知道採銅,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採銅在知乎上貢獻了上千條優質回答,他用細膩精準的文字,四兩撥千斤一樣幫助那些處在迷茫當中的人撥雲見霧,找到人生的方向,得到了50多萬條點贊和十幾萬次的感謝,被認為是在知乎上最具有知乎精神的代表者之一。

在《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這本書中,作者採銅凝結了上千條知乎問答的精華,結合自己的心理學背景,從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維、才能和成功這七個方面,用接地氣的語言,理論結合實際,給出了具體行動的路線指南。

如何才能成為很厲害的人?精進

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就像找到了一本打開行動大門的鑰匙,開始用一種嶄新的思考來審視過去的生活,然後做出改變,學著用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設計未來的生活。

每個人每天都擁有24個小時,可每個人每天度過時間的方式都不一樣,一個人如何對待他的時間,決定了他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採銅顯然是深知時間對於人的重要性,所以在這本書中採銅開篇第一章就講了應該如何利用時間。

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隨波逐流的普通人,他們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但如果你想跳出這種普通人的人生軌跡,採銅建議你對五年後的自己提問,想想五年後的你想幹什麼,過什麼樣的生活?你可以用這五年時間,去精通一門可以傍身的技能,也可以用這五年時間去深耕一個學術領域的系統知識,它讓你去思考如何堅持做好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給自己制定一個長期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忍受孤獨挫敗或煎熬,用長達五年的努力,去增加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去增加自身的重量,去撬動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這五年時間,你需要精打細算把時間都花在真正符合你的目標真正值得做的事情上。那麼如何評判一件事是否值得做呢?

除了與你目標一致的各種事情以外,採銅從兩個角度分析了事情的價值。一種是收益值,這件事給你帶來的收益大小,可以是心智情感方面的,也可以是身體和物質方面的。還有一種是物理學上的半衰期來衡量事情的價值。半衰期越短,衰變得越快,半衰期越長,衰變得越慢。

要多做那些高長半衰期的事情,有些收益值比較大,比如找到一生的真愛,學會一種有效的思維思考方式,或者是和一些行業的大牛進行一場給彼此都帶來成長的談話;有些收益值則比較低,比如練一個小時的書法,跑一次步,背誦幾首詩歌,讀懂某本經典著作的一個章節,或者重複練習一項技能。這些事情的收益值有高有低,但從長遠來看都是長半衰期的,它可以幫助你積累切實可信的知識,訓練出實踐有用的技能,構建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甚至是最終提升你審美的品位,並進一步打造和諧健康的關係,獲得稀缺性的資源,探索或者提出獨創性的觀點。

對於那些短半衰期的事情則要少做,比如玩一下午的手機,買一件當季流行的衣服,發起或參與一次網絡掐架等等。

如何才能成為很厲害的人?精進

有人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去學了很多的時間管理方法,可是最後卻發現,學了一堆技術層面的解決方法,比如如何設定任務目標,如何把任務分解,如何區分重要和緊急等等等等。但這些都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術”,對於時間管理,我們應該追求的是“道”。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採銅時間管理的“道”,就是: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工作時讓自己沉浸到心流狀態當中,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生活上要享受生活的生機,該放慢的腳步就讓節奏降下來,比如完全沉靜的去看一本書,在陽光下小睡片刻,和家人共度閒暇的時光,欣賞一件藝術作品,這些平凡當中的小事,卻可以提高你生命的質量和質地,讓你靜下心來反觀自己,享受生活。

學會了有效利用時間,處理好了生活的節奏以後,那麼應該如何學習才能成直面現實呢?

互聯網時代,我們都養成了一種囤積癖,在網上下載了很多的東西,有電影,有課程,收藏了很多的文章,有公眾號,有各種軟件筆記的,這些東西積攢在電腦裡,也許有很多個G,請認真的問一問你,你囤積的那些課程,你收藏的那些文章,你又回過頭去,認認真真去學習去閱讀了嗎?

這個現象幾乎是現在所有人都共同面臨的一個通病了,那麼面對這麼多過載的信息,我們應該如何學習才能最大程度的改變生活呢?採銅認為只有最後能夠作用於現實的學習,才是唯一有效的學習,也就是我們要先明白現實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去主動學習,把新學到的知識和已有的知識進行糅合,然後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如何才能成為很厲害的人?精進

囤積的知識太多太雜,就像雜物佔據了房間一樣佔據了我們的大腦

當你面對一本新書或者一份新的學習資料時,可以嘗試著先問自己以下四個問題:

我已經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我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的知識構成了哪種補充或者是挑戰?

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需要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能瞭解?

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獲得解答需要我長期去探索?

這樣以問題為導向,對新接觸的知識和舊有的知識進行梳理,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形成長期的系統的思考方式。

現在的很多人讀書講究速度,彷彿讀得越快越好,但是採銅認為,深度讀書,深入解碼,才能幫助你不斷擴展知識系統。也就是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甚至,知其所以然還不夠,還要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技能,要會用,才是學習的終點。

《遙遠的救世主》中有這麼一段話,

“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要想把知識技能化,有三種方法

一種是寫作式操練,也就是進行信息輸出,觀察和調用知識,發現知識之間的深層關聯,統一組織成一篇可以被人讀懂的文章。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對知識有更深層的瞭解,還能通過互聯網的反饋發現知識或認知的錯誤。

還有一種是遊戲式操練,就是擺脫現實規則的制約,把知識的操練當成一種遊戲,在儘可能多的情境下,去使用我們學到的知識。比如《窮爸爸富爸爸》一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曾經推出了一款現金流遊戲,遵守這個遊戲裡的規則,通過有效的練習,可以提升玩家的理財能力。

最後一種是設計師操練,就是針對某一個特定的問題,綜合調用已經知道的知識,設計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案。而在設計的過程當中,當我們發現缺少某一方面必要的知識的時候,又可以反過來督促我們去學習這些新的知識,這樣就可以非常好地提升個人知識和能力。

如何才能成為很厲害的人?精進

那麼說了這麼多,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要想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你現在具體地應該如何怎麼做呢?

首先,時間方面,寫下3-5個未來五年你打算實現的目標,以及為了實現目標會如何做的計劃。

另外檢查一下最近做的事情當中,哪些事情是隻是對當下有好處,卻對未來幾乎沒有價值,甚至是有害的,也就是短半衰期事情。你決定減少做其中哪些事情的頻率?

除了工作,寫下3~5件,你打算每週去做的,可以讓自己或者家人放鬆下來的事情。你打算如何去做這些事情,如何控制生活和工作的節奏?

最後,學習方面,請寫下一個最近一直困擾著你的問題。然後圍繞著這個問題去尋找相關的經典材料去進行學習。學習的時候思考這個材料的觀點是什麼?你認同其中的哪些觀點,對你有什麼啟示?同時思考是不是還有其他不同領域的知識可以印證這個觀點呢?如果可以的話,可以根據你最初的這個問題來設計一個情境,用你學到的知識去進行解決,可以彙總成一篇學習心得,然後將其分享到相關的平臺。

最後的最後,改變自己是非常非常痛苦的。很多人都是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那麼從現在開始,從讀完《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這本書開始,用持續精確的努力去撬動人生最大的可能,在成為最厲害最厲害最厲害的人的道路上,勇猛精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