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俄國東擴史就是一部中華血淚史—它如何侵佔中國320萬領土?

一部俄國東擴的歷史就是一部中華血淚史——它如何侵佔中國320餘萬平方公里領土?

俄國本來是在公元9世紀開始建國一個東歐內陸小國,與中國遠遠談不上接壤。但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蕞爾小國,最後發展成世界第一領土大國,最後還侵佔了中國320餘萬平方公里領土。

一、俄國前傳

公元9世紀,數個斯拉夫部落組成了"基輔羅斯",也就是沙俄、蘇聯、俄羅斯的前身。這時候的基輔羅斯遠遠談不上侵略成性,發展也較為緩慢,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都被歐洲大陸視為蠻夷之地(大概是我大中華稱南蠻北狄西戎東夷的意思)。還有一段時間,曾經被現在的波蘭大公國胖揍過,被打的俯首稱臣。

公元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族,開始四處征戰擴張;成吉思汗的孫子、西征的統帥拔都進行西征時,俄羅斯(那時候稱基輔羅斯或者羅斯公國,是俄羅斯國家的雛形)被打的直接滅國。

在1243年,基輔羅斯被滅國後,拔都回到伏爾加河上,建立了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領土在四大漢國中最為廣闊,東起也兒的石河,西到斡羅思,南起巴爾喀什湖、裡海、黑海,北到北極圈附近。想起後來侵略成性從不吃虧的沙俄,這會也有吃虧的時候,而且是直接滅國。

一部俄國東擴史就是一部中華血淚史—它如何侵佔中國320萬領土?

由於元朝及其落後的繼承製度,國家只能越分封越小。整個東歐和西伯利亞都分封成一個個及其小的蒙古小公國,後來再給莫斯科公國逐漸練級成為世界大國,可謂福禍相依,有其利必有其弊。

公元15世紀末,早已經復國的基輔羅斯,開始逐漸征服了元朝滅亡後建立的一系列東歐元朝小漢國,成立了以莫斯科為中心的"莫斯科公國"。這時候與我大中華還是半毛錢關係沒有。

從16世紀中葉第一代沙皇到20世紀初的末代沙皇,都不斷地向外擴張領土,其實就是我們前文所講的征剿蒙元一系列小汗國的過程。

公元1552年莫斯科公國攻滅喀山汗國,俄羅斯能夠越過烏拉爾山脈吞併地域遼闊的西伯利亞。後來開始逐漸與中國的領土接壤,亦因此能夠使俄自清代以來,通過戰爭、條約、調停法理擁有了中國的一些領土。

一部俄國東擴史就是一部中華血淚史—它如何侵佔中國320萬領土?

二、鯨吞蠶食中國320餘萬領土經過

侵佔領土主要有:庫頁島、烏蘇里江以東土地、外東北、庫頁島、烏蘇里江以東土地、黑龍江北至外興安嶺土地、貝加爾湖以東土地、唐努烏梁海、西北帕米爾高原附近幾十萬領土。

另外在二戰時期,還曾經短暫控制過中國東北,並長期佔據旅順大連。並策劃外蒙古作為中蘇緩衝國,在外蒙古獨立事件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當時連駐蒙的蘇軍都參加了投票,就是妥妥的槍桿子下的投票)。

一部俄國東擴史就是一部中華血淚史—它如何侵佔中國320萬領土?

①、1689年9月,《尼布楚條約》——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二十五萬平方公里

《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康熙帝為保護滿族龍興之地打敗俄羅斯後,將

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二十五萬平方公里國土作為人情贈送沙俄。

那時候,清朝康熙帝可沒民族國家和寸土必爭的概念。想著你沙俄只要別侵佔我龍興之地,這興安嶺這種不毛之地就送給北狄吧,以後別再侵擾我龍興之地就行。

②、1727年10月,《恰克圖條約》——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十萬平方公里

《恰克圖條約》實際上確認中俄此前各項條約(包括《》)的總條約,也是清政府採用半賣半送的態度息事寧人喪失的國土。

《恰克圖條約》對沙俄進一步侵佔中國領土也起了遏制作用,屬於平等條約,但清廷息事寧人的態度,也使沙俄通過該條約從中國獲得不少利益,而中國則付出了約十萬平方公里國土的代價。(清政府認為

這種不毛之地就送給你,以後不要再侵擾我了

③、1790年,沒有簽訂條約,庫頁島——約十萬平方公里

十萬平方公里的庫頁島被沙俄侵吞後清朝無反應。(清政府認為這種不毛之地你佔了就佔了,我懶得理你)

④、1858年5月,《璦琿條約》——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約四十六萬平方公里

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這約四十六萬平方公里實際上也已經被沙俄逐漸侵佔殖民,只是在沙俄武力威迫下強迫清廷簽訂條約。

中俄《璦琿條約》是俄羅斯迫使清政府簽訂的清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實質就是要撕毀中俄《尼布楚條約》,強佔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從此開始了俄羅斯逐漸強迫中國割佔領土的序幕。

⑤1860年11月,《中俄京條約》——以東興凱湖附近,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戰敗,英法簽訂的《北京條約》都是以攫取經濟利益為主;但是唯獨侵略領土成性的沙俄以攫取領土為主。在英法聯軍即將戰勝之際,俄國聲稱自己之前對英國、法國調停戰爭有功,逼清政府簽署條約。

實際上俄國並沒有出兵,就是外交大使趁火打劫,現在看來倒是像英法替俄國打工,白白讓俄羅斯搶佔了中國四十三萬平方公里領土。

1860年11月,清政府全權議和大臣與俄國駐華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同時承認了一直拒絕批准的中俄《》。(清廷清醒了,不能再送領土了,割佔領土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⑥、1864年後,幾次傻傻分不清楚的《勘界條約》——蔥嶺附近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

這一次,沙皇俄國不是通過鯨吞,而是通過蠶食,逐漸侵吞了中國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這幾次名為中俄勘界條約,比如:勘分西北界約記、塔爾巴哈臺界約、界約、塔爾巴哈臺西南界約;實際上均為為蠶食條約。沙俄充分發揮了細水長流吃一口是一口的作風,慢慢吃成了世界大帝國。(清廷清醒了,不能再送領土了,割佔領土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⑦、1881年,《伊犁條約》——伊犁西南天山之陰,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爾達止,約二萬平方公里國土

《伊犁條約》實際上為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戰,採用先北後南,以戰促談,逼迫沙俄儘量少侵佔國土的條約。(清廷清醒了,新疆不保則蒙古不保,蒙古不保則京師不保,京師不保則天下盡失)

⑧、歷時數十年動不動就中俄勘界的協議或者直接搶佔——西北邊界十萬餘平方公里

比較典型的就是額爾齊思河及齋桑泊附近,約二萬平方公里土地;新疆省極西地區帕米爾地方等等。

⑨、1921年,先獨立後侵佔唐努烏梁海——約十七萬平方公里

1921年,唐努烏梁海在蘇聯控制下獨立,1944年被蘇聯斯大林正式侵併,並更名為"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2001年中俄簽訂《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正式承認唐地為俄領土。

⑩、1945年,蘇聯控制外蒙獨立——面積156.6萬平方公里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中國國內局勢風起雲湧,沙俄趁機煽動部分蒙古王公和活佛哲布尊丹巴驅逐了滿清駐庫倫大臣,宣佈獨立。1912年,俄國人不顧中國政府的反對,與蒙古傀儡政權簽訂《俄蒙協約》,試圖將蒙古變為其殖民地。蘇聯佔據外蒙後,中央的任何機構都進不了外蒙,外蒙已經獨立了,只是沒有得到國際承認。

1945年,作為蘇聯出兵日本的回報,美蘇英訂立雅爾塔協定,同年十月外蒙古舉行所謂公民投票(蘇軍亦參加投票)。我政府被迫承認其所謂"獨立"。

俄國侵佔中國領土的歷史就是一部俄國侵略擴張的中華血淚史,截止1945年,侵佔中國320餘萬平方公里領土。如果算上清朝時期的間接控制領土約有590萬平方公里。

一部俄國東擴史就是一部中華血淚史—它如何侵佔中國320萬領土?

三、清朝喪失領土如此多的原因

①、清朝前期沒有領土意識,逐漸被俄羅斯鯨吞蠶食。

由於清朝入關後逐漸漢化,逐漸成為農耕民族國家,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很多塞外不適合耕種的土地都是半賣半送人情送給了俄羅斯。

②、封建國家衡量土地有用與否的主要標準是能否產生經濟效益。

那時候衡量土地有用與否的標準就是能否種地產糧食,當時包括整個西伯利亞和中亞都是基本只能產一點皮毛和牲畜,經濟價值太低。

③、清政府真正的民族國家意識覺醒,意識到領土的寶貴,應該以左宗棠西征新疆收復西域開始,開始寸土必爭,從而打下了現代中國的雛形。

這部俄國侵略擴張的中華血淚史,血淋淋的事實述說著國際社會的叢林法則,國際鬥爭不是一廂情願的事,和平只是在實力對等的基礎上談判出來的公平。

人類社會的叢林法則從原始社會到現在都未曾改變,中華民族的脊樑只有挺的更挺、更為堅強,才能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