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类战争电影,韩国有《鸣梁海战》,中国这部远超前者……

《鸣梁海战》是前两年在中国大火的韩国写实类战争电影,电影中的男主角李舜臣更是被当做韩国历史里面国民英雄中的英雄。但是和我要说的这位人物相比,李舜臣的功绩算是小巫见大巫!

我要介绍的主角是明朝中叶名将—戚继光!相信说起这位,大家都不会陌生,就是这位主,在台州之战中以3千将士击败两万倭寇,由此奠定战神的威名。而小编要介绍的电影就是今年上映的《荡寇风云》。小编在这里把这部电影强烈推荐给你们。至于原因嘛,看过电影你们就知道了!

其实本篇文章也不是介绍剧情的,而是分析剧情和回首那段历史的!

没有读过《明朝那些事儿》有福利了,《荡寇风云》较大程度还原了《明朝》的剧情,而且,从一个更大的格局讲述一个关于明朝,关于东洋,关于两个国家博弈,关于人性的故事!重现400年前那段英雄传说!

写实类战争电影,韩国有《鸣梁海战》,中国这部远超前者……

洪金宝饰演的俞大猷

小编就不做过多的剧透了,对历史类电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全集网下载来看,在这里主要想说说观后的感受和对历史和人性的一些思考!

明朝中后期,特别是万历年以后,朝廷吏治腐败,奸臣当道(当时把控朝局的是严嵩)。由于明朝的海禁政策,导致沿海地区讨海为生者、海外经商者走投无路,只能落草为寇。同时期的日本,内部纷争频频,一些身负武功的人无处谋生而做了海盗,同时一些地方诸侯也想通过拓展地盘壮大自己。

于是,上述的两种人走到了一起,成了遗患沿海的“倭寇”,在明朝沿海地区烧杀抢掠。

另一方面,明朝因为朝政腐败,部队战斗力低下,倭寇神出鬼没等原因,打击倭寇一直收效甚微,甚至还有有功之人被诬陷的情况。这也可以从直浙总督胡宗宪身上看出些端倪。胡宗宪一边认真筹备抗敌,却一边收黑钱打点人际关系。对于这些,观众除了即场的愤怒和惋惜,也可以理解到,当时历史当事人的不容易。片中还提到,戚继光打了一个不算胜仗的“胜仗”,胡宗宪就急着撒谎写捷报上报。是的,为了保住官位,为了还能待在这个位置上,为了还能主持抗倭大局,他撒谎,收黑钱,巴结坏人,放弃节操。而戚继光和俞大猷两位大将,居然在血战之后遭到污蔑说他们通敌。这都是那个年代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社会生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面,再多的理想和抱负都是要染上其他颜色的。

写实类战争电影,韩国有《鸣梁海战》,中国这部远超前者……

戚继光(赵文卓饰)与戚夫人(万茜饰)

而关于倭寇的叙述和新形象塑造,也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如上所说,倭寇有中国人,有日本人,另一方面,人们的认识一直以来只停留在一些为日本当局所不容的海盗劫匪在从事倭寇,殊不知,日本诸侯的势力,其实也染指其中。他们为了抢掠物资和财富,以达到充实自己实力,从而能提升这些诸侯的在内战中的战斗力的目标,不惜以贵族、大名、武士等身份伪装成倭寇,而且和真的倭寇联手一同入侵中国。他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掩人耳目,因为日本没这个胆跟大明全面开战,只以民间势力的名义参与侵略。不过,真倭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诸侯势力却有所收敛,一些受过教育的有教养的武士,其实是鄙视胡乱使用武力,特别是滥杀无辜的。这不影片较大程度尊重了历史,白中有黑,黑中有白,各位自己的利益罢了!

岑港之战中,倭寇的军营里,到处都能看到被掳掠的中国少女,有的被脏乱的倭寇肆意奸淫,有的则作为武士的婢女,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

写实类战争电影,韩国有《鸣梁海战》,中国这部远超前者……

倭寇核心团队(右一为仓田保昭饰演的寇首)

不过,一个小情节的安排,却道出了日本当局的卑鄙可耻。片中一个贵族出身的年轻人,脑海中满是仁义观念,对给自己端茶的中国婢女还礼貌地用汉语回一句谢谢。看到倭寇强奸中国妇女时,他觉得这跟武士的操守不符想去阻止,却被部下拉住了。部下说,我们只能依靠他们的力量来侵略中国,他们都是一群社会底层的人,没有教养,来抢劫就是为了钱财女人的,你不纵容他们满足兽欲,他们就不会为你卖命。为了诸侯国的大业,就不要拘束这些小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