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很多人愛釣魚卻不愛吃魚?

釣魚其實是個很容易被人吐槽的活動,不是釣魚人根本無法理解外面熱得要死還出門釣魚的心理,而且還會苦口婆心跟你算賬,你釣回來的那點魚連油錢都不夠。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還有很多釣魚人根本不吃自己釣回來的魚,漁獲全部送人。

其實釣魚人不吃魚是有原因的,根據我的經驗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為啥很多人愛釣魚卻不愛吃魚?

一、真的吃膩了

不管是什麼東西經常吃都會吃膩,釣魚人根本不缺魚吃,大多數釣魚人的冰箱裡都是滿滿的,還沒等吃完,下一波漁獲又來了。時間長了,什麼魚都吃過了,家裡人也沒啥興趣吃魚了,自然不想帶魚回家。尤其是一些在水庫駐釣的人,青菜吃完後可能會連續吃一星期的魚也說不定。

如果不是釣魚本身的樂趣比較大,說不定早就崩潰了,還哪裡會對吃魚感興趣。真的要吃魚反而對小白條和雜魚比較感興趣,配上2瓶啤酒能吃三碗飯,反而對大魚完全不感冒。

為啥很多人愛釣魚卻不愛吃魚?

二、野生魚不一定好吃,也不一定能吃

很多人都覺得野生魚好吃,其實也看環境的,很多工業比較發達的地方水源汙染比較嚴重,化工廠的汙染,河裡的輪船來往頻繁甚至會有燃油洩漏的風險,更別提屢禁不止的偷偷排汙了。所以在很多城市裡的釣友都吐槽說河裡的魚有“煤油味”“機油味”,有些膽子大的人會抓回去養幾天再吃,有的人會加大調味料掩蓋這種味道。但是作為釣魚人,太清楚這些情況了,所以在這種地方釣的魚都是不會帶回去的,純粹就是過手癮。反而是一些工業不發達的城市和山區農村,還有一些沒受到汙染的天然水域,水質也比較乾淨,魚的味道確實比較鮮美。

為啥很多人愛釣魚卻不愛吃魚?

三、黑坑的魚不好吃,也不能吃

市場上買的魚都是養殖魚,它們生存的環境比較單一,活動空間也有限,吃的食物也是飼料,味道雖然不如野生魚,但好歹也能吃。但是黑坑的魚比養殖魚更難吃,也更不好吃,尤其是有些水質不給力的黑坑,出來的魚腥味特別大,隔五米都能聞得到腥味,卻一點“鮮味”都沒有,肉也非常柴。反正路人甲身邊認識的釣友是沒有人從黑坑帶魚回家的。

尤其是黑坑的老魚,吃的都是些各種小藥和神餌,有段時間我這邊還特別流行一種顆粒,上魚也特別快,但是魚吃了不消化,很容易漲肚子死掉,後來這種顆粒都被禁用了,你敢說別的餌料和小藥就一定安全嗎?長期吃這種食物的魚換了誰也不敢吃啊。

為啥很多人愛釣魚卻不愛吃魚?

四、不是不愛吃,而是釣不到魚所以才“不愛吃”

有些釣友天生就喜歡吃魚但想吃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就是資源比較少,周圍又沒有大型水庫河流,都是一些小河,黑坑之類的。現在的環境有多麼惡劣不用多說了吧,小河經常到了秋天就沒水了,有水的時候還經常有電工掃蕩,釣上來的幾條魚都是還沒睜眼的奶鯽,釣一天釣上三五條奶鯽,小白條,那除了尷尬的說我不吃魚所以不帶魚回家,還能說啥呢?

為啥很多人愛釣魚卻不愛吃魚?

最後:釣魚人並不是完全不吃魚,只會吃一些水質比較乾淨沒有汙染的魚。在這種水域裡出來的魚身體曲線更優美,鱗片也更漂亮,釣魚人常用“皮毛漂亮”來形容這種魚。如果一條魚釣上來滿是寄生蟲,畸形的還很多(當然了也有可能是被電的),腥味特別濃,甚至有其他異味,這種魚就別碰了。當然了,如果你是去釣吃的魚,最好在開釣前打聽下水質情況,免得讓你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