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個頭最大,卻是害羞的低音王子

在西洋管絃樂中不僅有早期就加入的成員,也有大器晚成的成員,本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西洋管絃樂中的"低音王子"——大號。

大號是西洋管樂中的一種,是銅管類樂器中的一員,在西洋管弦樂團裡作為掌控低音的存在之一。大號的出現與其他加入管弦樂團的管絃樂器相比,起步較晚。在大號尚未誕生之前,奧菲克萊德大號和蛇形大號作為大號的前任,在管弦樂團中忠實的履行著自己低音樂器的身份。

為了發現更美的聲音以及到達最理想的演出效果,在管絃樂風靡歐洲各國的19世紀,諸多音樂家以及樂器製作者開始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製造出許多別具特色的大號。

明明個頭最大,卻是害羞的低音王子

據記載可以稱為大號的樂器最早出現在1790年,它是由德國克拉德尼創造的粗管低音大號,被命名為"尤風寧號"。其次則是樂器發明家斯托採爾研發的採用活塞裝置的低音大號,這件樂器被髮明的時間大致在1820年左右。這兩種大號之所以在歷史中消逝了,應該是音樂表現力以及音色並沒有被社會主流人士所接受,不過這一階段也被公認為是大號誕生的序章。

大號正式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的時間是1835年,它是由德國樂器製造家約翰·戈特弗裡德·莫瑞茨製造的F調低音銅管大號,獲得普魯士王國的認可,併為其頒發製造專利,據說這件樂器至現存於柏林樂器博物館(ps:有條件的讀者們,可以過去看看哦)。緊接著,莫瑞茨在F調低音銅管大號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良成邦巴東號,大號由此初見雛形。

明明個頭最大,卻是害羞的低音王子

音樂家們對美麗聲音的探索從未停止,1842年,薩克斯的發明者——比利時樂器製作者,在原有大號的基礎上改進後,製造了低音薩克斯。這次改進的結果是獲得了更為優秀的音色,並且這件樂器被交響樂團所採用。

在稍後的1845年,一名來自波西米亞的樂器製作者瓦克拉夫研製的C調銅管低音大號,也是屬於倍低音大號的種類,經常活躍於交響樂的演奏之中。以上是較為概括的大號起源的發展脈絡。真正具有現代造型的大號誕生在1850年。此時的大號已經具備六個活塞的裝置,其經過較長的發展演進,已經具有了較為豐富的音樂色彩和完善的機械結構。 大號得以活躍在歷史舞臺上,得益於社會需求。大號獨特的低音音色受到了音樂家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的喜愛,這使得大號得以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生存下來。在古典音樂和浪漫樂派的大師中,對大號應用嫻熟自如的有勃拉姆斯、瓦格納、柴科夫斯基等,這些音樂大師在為自己的交響樂譜曲時,會利用大號來烘托音樂的情感和意境。由此,大號憑藉大師們的關愛成功地躋身於交響樂團演奏席的行列。

明明個頭最大,卻是害羞的低音王子

德國19世紀作曲家柏遼茲創作的音樂作品悠遠、遼闊,在他的音樂創作中,幾乎毫無例外地採用低音大號來渲染音樂的寧靜和深遠。大號被應用在交響樂之後,成功的改善了奧菲克萊德號與其他樂器合作時,音色不和諧的問題。將大號置換到高八度的音區與其他銅管樂合作演奏之後,發現音樂效果變得多彩和豐滿起來,這為之後的作曲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大號的音樂色彩織體豐滿、音調柔和、音色厚重,接近男性雄厚的低音,被人們比擬為"肥胖的聲音"。這種形象生動的描繪,使人們對大號的演奏有著鮮明且感性的認識。

時至今日,大號獨樹一幟的音樂色彩和在交響樂中的地位,是歷代作曲家殫精竭慮的結果和演奏家演奏經驗的結晶。在音樂創作形式層出不窮的現代社會中,大號應該以怎樣的姿態迎接時代的挑戰,是擺在當代藝術家面前的嶄新課題。

以上就是大號的演變之路,大家還想知道哪些關於管樂的故事呢?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ps:以上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