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智聯雲能打破“強者恆強”的定律嗎?

京東智聯雲能打破“強者恆強”的定律嗎?

雲市場迎來了巨大的機遇。


疫情大流行期間,雲市場需求激增。譬如,在海外市場,微軟Azure需求增長顯著,包括Windows虛擬桌面的使用量增長了三倍以上,Microsoft Teams、Xbox Game Pass、Xbox Live和Mixer也均創下紀錄。微軟Azure在其博客上稱,在強制執行社交疏離或者疫情較重的地區,訂單增長近775%。


在國內,尤其是2月份,視頻會議、移動辦公、直播、遠程醫療等在線需求增長下,底層基礎雲計算設施需求如計算資源、網絡設備、服務器、光模塊等激增,“擴容”成為很多雲計算廠商的“主旋律”。在“新基建”概念驅動下,不少雲廠商有所動作。4月7日,京東智聯雲發佈JD Cloud Stack 產品白皮書。


市場的增長是顯而易見的,但對市場的態度,不同廠商卻做出不同的選擇。


有人退出,有人押注


1月21日,蘇寧雲官網發佈公告,稱因業務調整,蘇寧雲商城停止銷售服務,在3月初處理退款等事物,並於2020年4月30日正式停止運營,敬請用戶及服務商知悉。


兩個月後,3月21日,美團雲在其官網宣佈,因業務調整,美團公有云將於2020年5月31日0點起,停止對用戶的服務與支持,並回收資源。資源回收後將無法找回數據,建議用戶儘快進行數據備份或系統遷移,也可通過工單,提交退款申請。


從美團2017年中旬獲得雲服務資質,到2020年宣佈正式退出,前後不足三年時間。再加上2018年1月,外界傳出美團將放棄公有云戰略轉為內服,美團雲將被“雪藏”,後續其在市場的存在感一直不強。


不僅是蘇寧雲、美團雲,近幾年,樂視雲、新浪雲、盛大雲等均黯淡離場。當然,有人退出,必然有人跟進市場趨勢。


3月11日,百度CTO王海峰發佈內部郵件,據悉,該郵件未全員發佈,只發給了公司中高層。該郵件宣佈百度雲業務架構再調整,百度智能云云計算、智能金融、智能客服、渠道生態等業務負責人直接向王海峰彙報,百度智能雲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尹世明和張志琦,另作安排。


此次,調整被外界視為百度智能雲戰略地位提升的又一重要信號。如王海峰郵件所言,此次調整,通過扁平化管理提升組織效能,確保高效執行,迎接“新基建”大潮帶來的產業智能化加速,進而順應市場趨勢,抓住市場機遇。下一階段,百度智能雲將迎來更大發展,城市管理者、醫療、金融等企業直接通過智能雲接入AI服務已是大勢所趨。


另一家互聯網巨頭京東,在2020年開年後亦動作頻頻。3月5日,京東雲與AI事業部正式將原京東雲、京東人工智能、京東物聯三個品牌合併,推出“京東智聯雲”品牌,統一對外輸出技術服務。


此外,同樣在3月,根據企查查信息顯示,京東在3月5日,3月10日,密集成立三家子公司,分別是蚌埠京東雲計算有限公司、九江京東雲計算有限公司,以及京東(泉州)科技有限公司。

京東智聯雲能打破“強者恆強”的定律嗎?

京東智聯雲能打破“強者恆強”的定律嗎?

企查查京東雲計算子公司相關控股信息


其中,註冊資金分別為3500萬元(人民幣,下同)、3000萬元、5000萬元,且股東均為京東雲計算有限公司100%控股。因而,無論從業務架構調整,還是從子公司的佈局來看,京東發力雲計算,面向To B,試圖在零售、物流之外,開闢技術、服務的決心、意向已非常明顯。

京東智聯雲能打破“強者恆強”的定律嗎?

企查查京東雲計算子公司相關控股信息


同其他互聯網企業類似,京東的雲計算業務的誕生主要由內部業務高速增長的“倒逼”所致。譬如,電商大促期間,訪問量瞬時爆增超過負荷,導致商家、用戶無法按時結算,造成服務體驗的下降。2012年,京東內部啟用雲計算業務,2015年,京東將技術部門從業務部門分離出來,並分為兩條支線,一條,服務於商城,另一條,主要面向雲計算、AI、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研發。


2016年,京東雲正式成立。在成立的時間節點以及發力公有云方面,京東雲與騰訊雲、華為雲、百度雲、美團雲幾乎在同一梯度。但在市場份額、市場存在感方面,京東雲與騰訊雲、華為雲,甚至百度雲相比,還稍顯遜色。


此次,架構調整無疑使得京東智聯雲的各方技術力量更加集中。通過AI雲計算、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計算、Devices物聯網、Exploration前沿探索為代表的“ABCDE”為一體化的戰略,踐行新基建的行業大趨勢。


為此,京東方面對中國軟件網反饋,“京東集團上下都在積極推動業務上雲(京東智聯雲)。全新的‘京東智聯雲’品牌,對原京東雲、京東人工智能、京東物聯三個品牌及相關業務進行整合升級。


‘京東智聯雲’技術服務業務與零售、數字科技、物流並列為京東集團四大核心業務板塊。未來,將以智能供應鏈為核心抓手,在數字企業和數字政府兩大主要場景,協同京東集團打造零售、物流、金融、城市四朵雲和強大豐富的生態平臺,提供從底層資源到上層應用的全面服務。”


一位京東員工亦向中國軟件網表示了看好,總體上來講,現在的京東智聯雲的市場想象力和空間還是很值得期待的。從技術融合的層面來看,目前的京東智聯雲,是京東體系人工智能、物聯網和雲計算的一體化運作。


“之前雖然都是京東體系,但內部的技術融合不到位,導致京東雲在2016年到2019年期間在市場的表現很一般,尤其是沒有找到核心客戶和場景。同時,京東集團走出困境,是勢能上的突破,雲計算作為數字化業務的基礎設施,必然能夠抓住機會。”


的確,京東智聯雲與京東雲差別不僅在於“智”與“聯”,未來京東雲不同技術的融合,核心優勢將會更加凸顯。但也需要考慮,在市場大環境的影響下,雲計算市場留給“後進者”的機會還有多少。


馬太效應,強者恆強


一直以來,“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不僅存在於網絡端,更廣泛存在於IT、金融、教育、智能硬件等各行各業。根據調研機構IDC發佈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國內公有云市場的集中度進一步得到提升,無論是IaaS市場,還是IaaS+PaaS市場,前十位的廠商佔據超90%的市場份額。

京東智聯雲能打破“強者恆強”的定律嗎?

其中,IaaS市場中,阿里雲、騰訊雲、中國電信、AWS、華為分別位列前五名,佔75.3%的市場份額。IaaS+PaaS市場,阿里雲、騰訊雲、AWS、中國電信、華為佔74%的市場份額。其實,早在2018年開始,雲計算市場的集中效應就開始增強,頭部廠商與尾部廠商的差距在不斷拉大。


“一超四強”的格局基本穩固,毫無疑問,雲計算市場的“窗口期”已經幾近關閉。一位位於雲計算市場第二梯度的雲計算企業對中國軟件網表達了相同的看法,“雲計算市場是有窗口期的,尤其是IaaS層,窗口期已經過了,不管是不是巨頭,再進就難了,需要很深的技術積累以及規模考驗。”


她接著表示,“IaaS層比較特殊,是通過軟件把硬件變成服務的形式,而其他的PaaS和SaaS在轉變成服務之前就是軟件的形式了。進入雲計算市場,有兩種不同的路徑。一種是,從底層向上層(從IaaS到PaaS,再到應用平臺);一種是,從上層向底層,後者顯然更難,挑戰更大一些,前者的路徑容易一些,畢竟,最難的(IaaS層)都做好了。”


的確,雲計算市場參與廠商眾多,切入市場的角度也不盡相同。


大致分為全棧型與非全棧型,全棧型指IaaS、PaaS、SaaS業務均涉及,以及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計算一體化,雲網邊端業一體化型廠商。譬如,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天翼雲、浪潮雲、京東智聯雲、青雲等廠商,國外雲巨頭微軟Azure、AWS、谷歌雲等也屬於這類廠商。


非全棧型廠商主要側重於SaaS或者PaaS某一層,其中,側重於SaaS層的廠商包括兩類,一類是,傳統軟件IT廠商,比如,用友、金蝶等。另一類是,一些新興的SaaS廠商,如CRM廠商Salesforce、銷售易。


非全棧型廠商中側重於PaaS平臺的服務商,如Pivotal、靈雀雲等廠商,主推集微服務、容器、DevOps等技術的雲原生部屬模式,以支撐SaaS、中臺的運行。

此外,一些SaaS廠商也開始建設PaaS平臺,如2015年,銷售易開始建設PaaS平臺;2017年,推出客服雲、現場雲、夥伴雲;2018年推出營銷雲、分析雲、IoT雲。隨著騰訊的第三次注資,銷售易將進一步藉助騰訊的IaaS層、AI、大數據等核心能力。總之,這類廠商主要是從SaaS層向PaaS,甚至IaaS層拓展。


對於這一現象,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系統所所長周劍告訴中國軟件網,“IaaS層呈現幾家壟斷的格局,因為需要互聯互通,很早就統一了,別人再做就沒有可以切入的空間了,以後可能還會進一步融合。PaaS層企業可能會多一些,但也會呈現幾家壟斷的局面。


SaaS層廠商則競爭激烈,很難把規模做大。此外,受限於傳統規模經濟的思路。SaaS如果想繼續擴大規模,就要將業務往下沉。所以,企業都想做平臺,但做基礎設施,做IaaS層倒不一定。畢竟,PaaS層是一個賦能層,很多應用架構在PaaS層上,是生態的基礎,能夠更好地支撐SaaS的繁榮和發展。”


而前述雲計算企業內部人士也表示雲計算市場的機會在於PaaS市場,“PaaS市場非常大,SaaS做PaaS,做得肯定是aPaaS的部分,也是業界非常需要的。雲計算市場就是越往底層越難,越往上層越豐富、越精彩。”


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SaaS企業做PaaS,還是隻做PaaS,難度都較從IaaS層面延伸難。因為,SaaS領域較窄,即便做成PaaS層,但其PaaS層在其他領域滲透,構建能力非常難。換句話說,平臺的通用性不強。


這也是為何近年,很多雲計算廠商不再追求大而全式的發展,不斷明確自身的邊界的原因所在。譬如,2019年3月,阿里雲正式提出“練好內功被集成,阿里雲不做SaaS,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的策略。正是因為,SaaS行業過於分散,具備IaaS、PaaS層優勢的廠商很難做成專業性要求很高的SaaS產品。同樣,專業SaaS廠商,受限於成本投入,產業鏈複雜度等因素,很難往下構建PaaS層,甚至IaaS層。

京東智聯雲能打破“強者恆強”的定律嗎?

廣東電信雲上巴展直播


所以,雲計算廠商從IaaS層出發,更容易將市場做大做強。同時,從競爭的有利性來看,進入市場愈早,廠商佔據的優勢愈強。進入雲計算市場較晚的廠商,無論從IaaS層切入市場,從SaaS層,還是從PaaS層進入市場,難度都比較大。


不久前,在廣東電信雲上巴展直播上,天翼雲認為,國內雲市場的競爭正在加劇。儘管,天翼雲在國內公有云市場上排名第三,但其市場份額不升反降。“時間窗口”逐漸關閉,天翼雲卻仍然沒有跨越雲計算市場15%份額的“生死線”。


天翼雲的擔憂不是毫無緣由。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發佈的2019年Q4中國公共雲服務市場報告數據顯示,阿里雲(46.4%)、騰訊雲(18%),百度雲(8.8%)市場份額分列前三名,而亞馬遜AWS從2019年Q3的8.6%,劃分到了其他Others類別中。可見,排名前兩名的廠商市場份額相對穩定,其他廠商位置依然存在不確定性。


要知道,從2016年起,天翼雲一直排名國內雲市場前三名。對於頭部雲計算廠商尚且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那麼,對於中小型或者後進入的雲計算廠商如百度雲、京東雲而言,面臨的“危險”或將大於“機遇”。


京東雲們,如何突圍


“成功都是相似的,不成功卻各有各的理由。”從雲計算市場發展規律出發,一些雲計算廠商出局,或業務進展較慢無外乎以下幾點因素。第一,雲計算行業是重資產行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資本的投入。


以阿里云為例,早期阿里巴巴每年都對雲計算投入幾個億的資金,不斷“燒錢”,且在人才、團隊建設上,阿里雲享有“優待權”,允許阿里雲在內部隨便挖人。阿里雲能最終發展起來,離不開整個阿里巴巴集團不同部門的支持與配合,以及巨大的前期投入。


反觀美團雲,在內部的重視程度和資源傾斜程度均不足,很難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前述京東員工也頗為認同,“雲投入太大,早期,京東雲沒有辦法和京東商城形成合力。”他認為,阿里雲之所以做得較好,主要是資金投入很大。


其次,頻繁的人事動盪,造成戰略不聚焦。眾所周知,企業高層的導向和戰略,對業務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戰略能否貫徹執行到位,也和團隊成員有著緊密的關係。人員的頻繁動盪,必然帶來戰略的徘徊,產品定位、計劃的模糊與推遲。


2018年9月,美團雲總經理李爽離職,創立區塊鏈公司BonusCloud。李爽在雲計算行業經驗較為豐富,曾擔任阿里巴巴網絡部總監、百度系統技術委員會主席等職務。此後,美團雲在集團的重視程度逐漸降低,在市場上的聲量逐漸消失。關鍵性人物的離開,向外界透露出企業戰略出現反覆。


前述京東員工向中國軟件網透露,京東雲之前較為動盪,比較熟的VP和總監都離開了。此外,“京東智聯雲的機會主要還是來自京東生態體系內,京東生態體系外的競爭還很薄弱。京東雲與京東數科的關係和各自定位,其實一直都比較模糊,大部分市場重疊比較嚴重,因此,未來京東雲業務增長的重大挑戰不是外部對手,而在於與京東數科的合作。”


第三,To C和To B運營邏輯不同,造成對業務理解存在誤區。To C端大部分是消費互聯網,具有網絡效應。以短視頻、O2O、共享單車等行業為例,通常通過“燒錢”,能看到流量或者用戶的顯著增長。但在To B端,持續性的燒錢並不能換來市場,To B端更需要企業沉澱下來,積累技術,瞭解行業,瞭解用戶的痛點。


有人曾說,只要有幾家To B的客戶,就能活得很好。但To B端的客戶,類型、訴求千差萬別,企業能否靈活地改變服務方式,擺脫自身的成本壓力,提供的解決方案能夠滿足不同的企業發展目標,為客戶提供持續性的增值,困難重重。


第四,服務質量的穩定性。此前,中國軟件網海比研究調查發現,用戶最擔心的問題是雲服務的穩定性,佔比高達63%。雲服務的穩定性,對客戶留存率有較高影響。同時,不少企業的核心業務、應用、核心數據放置在雲端,對安全、穩定性要求較高。一旦出現“事故”,對中小型企業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京東智聯雲能打破“強者恆強”的定律嗎?

用戶對雲服務穩定性較為關注


2018年,某初創企業部署在某頭部雲計算廠商服務上的公司網站,小程序、H5均無法打開,後續確認該創業公司數據永久性丟失,造成該企業近千萬級的平臺數據丟失,包括經長期推廣積累下的精準註冊用戶和內容數據,直接導致後續正常業務的開展以及融資計劃。


類似的事故對雲計算廠商品牌好評度的打擊是致命性的,雲計算廠商在市場獲得大範圍的推廣,主要是通過標杆型案例的打造和營銷。既然障礙眾多,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京東雲們在雲計算市場沒有任何機會?未必。


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全球互聯網運作方式或將迎來改變。不久前,工信部與華為、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向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提交了一項核心網絡技術新標準“New IP”,以應對現有互聯網基礎設施TCP/IP的不穩定與效率低下等問題。


此外,5G也促進包括IoT、通信網、IT網絡的融合,底層的重構給行業帶來鉅變。相應地,行業服務從成熟的消費互聯網領域,進入新興的工業製造領域,對於任何一家雲服務企業而言,機會是均等的。


另一方面,從企業特性來看,京東智聯雲依託於自身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以及零售電商、物流、金融等業務,與AWS、阿里巴巴的雲計算發展路徑最為接近。零售電商互聯網企業進入雲計算領域具有先天性的優勢,其每天需要處理、應對巨大的客戶訂單需求。


特別是,在618、雙11期間,海量用戶在短時間內,給服務器帶來高流量、高密度、高併發的數據衝擊。雲服務需要多場景實踐、驗證,只有順利通過內部業務大流量衝擊的反覆考驗,才能順利推向市場,才能讓其他廠商信任其安全、穩定性。


更重要的是,雲計算市場體量龐大、海量場景,不可能存在一家雲廠商通吃市場,必然存在產業鏈條的分工與細化。不同的廠商均可以在產業鏈的不同節點上,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隨著混合雲、多雲、私有云的迅猛發展,多廠商部署雲計算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以UCloud為例,據UCloud招股書顯示,從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1至6月間,其營收逐年增長,從5.16億元(人民幣,下同)、8.40億、到11.87億、6.99億元。且其混合雲營收佔比逐年提高,分別佔比4.34%、5.85%、11.69%、16%。可見,通過某一方面的差異化優勢,也可以幫助中小型雲計算廠商在市場中獲得盈利。


另一家起步較晚的雲計算廠商百度雲,從2017年開始正式發力,短短兩年多時間就迅速進入國內頭部廠商的陣營中。與阿里雲、騰訊雲策略不同的是,百度雲更加側重包括AI、大數據等多種新興技術的融合,來實現在雲市場上的“彎道超車”。


IDC中國研究經理張舒曾說過,雲計算市場門檻很高,不僅是基礎雲部門,大數據、AI方面技術的要求更高。周劍告訴中國軟件網,未來,數據將呈現爆發式增長,計算、存儲、算力、算法等需求強烈。


“算力方面只要有投入,就會有回報。算法則是難度最大的領域,需要採用科學的方式,把傳統的知識經驗,構建成相應的模型。而當前我們數據最基礎對的共享互通都還沒徹底解決。”所以,差異化發展,超融合、AI、容器等技術為新晉雲廠商提供了嶄露頭角的機會。


據京東官方數據顯示,目前,京東智聯雲累計建基地及落地城市雲超過40個,合作伙伴超過2500,註冊用戶超過69萬,推出300+款產品與服務,實現100%雲上訂單。擁有全球最大規模Docker集群之一和中國最大的GPU集群之一。


具備華北北京、華東上海、華東宿遷、華南廣州四區域九可用區佈局,99.95%的月度服務級別SLA。其專有云平臺可支持國產 CPU、國產服務器、國產操作系統、國產數據庫等多層次國產基礎軟硬件產品。


同年IDC發佈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跟蹤》中,京東智聯雲躋身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前十,公有云市場份額同比增長512%,位列行業最高。在AI技術方面,京東AI研究院在國際性賽事中共計獲得15項世界排名第一,5項世界排名第二,入選科技部公佈的國家智能供應鏈AI開放創新平臺。


特別是疫情期間,京東智聯雲憑藉自身業務、技術優勢,推出“應急資源信息發佈與匹配平臺”,提供物資總量多達6.6億餘件,累計用戶12209個,服務覆蓋機構908個,醫療機構497個,區縣487,合作機構232家。此外,京東智聯雲還推出應急公共服務平臺、智能疫情助理、雲視頻會議服務、線上課堂與編程課程、遠程家庭醫生等,圍繞復工復產發佈多款幫扶計劃即“東風計劃”。


“新基建”背景下,“超級平臺”樞紐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三者的融合也將提速。


與百度智能雲相同的是,京東智聯雲不但有海量的C端用戶,還擁有天然、龐大的客戶基礎,更容易從自身客戶生態中獲得B端資源。同時,京東智聯雲亦強調IoT、AI技術、大數據、雲計算、5G、安全等的深度融合,更從自身業務中發展中,對雲技術能力進行了驗證。


未來,隨著京東智聯雲的邊界、定位更加清晰,通過差異化的IaaS + T-PaaS路線,以智能供應鏈為抓手,關注數字企業和數字政府兩大場景,在零售、物流、金融、智慧城市等領域進行突破。


京東智聯雲躋身頭部雲廠商陣營,不是沒有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