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尺度--《怒》


//


01·


人性的尺度--《怒》


在一起殘忍的謀殺案中,三個平行的故事交織在一起。


李相日使用“怒”這個詞作為標題,這實際上是人類最複雜的天性。這是一部強調信任和救贖的電影,同時也揭露了自私、殘忍、懦弱等黑暗和暴露的作品,以此引誘出的思考,使得這部電影中誰是兇手的結局變得無關緊要。


02·


人性的尺度--《怒》


在我看來,《怒》至少是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在故事的開頭,一個直截了當的謀殺案和用血寫的“怒”讓人們誤認為是一部慢慢解密真相的懸疑電影。然而,當故事以三個平行的故事展開時,令人驚訝的是發現每一個故事似乎都與謀殺案沒有什麼聯繫,但每一個故事都有自己的主線。事實上,這些由都是社會邊緣的人們結合在一起的支線,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看點。


電影中的角色包括日本社會幾乎所有的邊緣群體,精英白領和失業無家可歸的同性戀者,沒有法律保護的無家可歸者,逃離社會的揹包客,有著輕微智力殘疾的妓女,以及遭到美軍性侵犯的高中生。這些不同的故事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說每個人都能拍出一部好電影並不誇張。然而,李相日在一部電影中混合瞭如此多的角色,但它幾乎沒有讓人感到任何困惑或突兀。相反,每個角色都成了電影突出“怒”的機會。而如此精緻的表演,則是由於同名原作的良好基礎和導演特別深刻的導演技巧。


03·


人性的尺度--《怒》


當我們通過看著電影一個接一個創造的被邊緣化的角色時,在這個三線進步的平行故事中,誰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這個問號已經變得不再重要了。雖然導演致力於展示日本的各種社會問題,但他也讓人們深深陷入的是一種對現代社會中人與世界關係的思考。在《怒》中,無論是父女、伴侶還是好朋友,他們的關係都是脆弱的,每個人都希望在微妙的關係中保持平衡,但是如果沒有基於信任的前提,一切都將再次崩潰,而我們最終在電影中看到的“怒”,只是人性自私和懦弱的一個幌子。


04·


人性的尺度--《怒》


因此,謀殺和懸念只是《怒》中一個迷人的噱頭。這部電影對“怒”的解釋最終是為了引導觀眾去探索人性的底層和源於不信任的惡魔。因此,現實主義的“怒”必須得到讚揚,因為它正試圖在一個穩定和剋制的敘述下努力以正直的方式打動人們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