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從首發到替補,英格爾斯依然是爵士不可或缺的全能戰士

去年夏天補充了康利和博揚之後,猶他爵士隊的紙面實力有了明顯的提升,但通過賽季前半段爵士的賽場表現來看,這支被外界普遍看好的球隊卻陷入了掙扎。好在經過賽季中期的調整,爵士總算找回狀態步入正軌,截止停賽前以41勝23負的出色戰績位居西部第四位,也算是在競爭激烈的西部站穩了腳跟。

爵士的爆發離不開全體成員的努力,米切爾一如既往的承擔得分重擔,戈貝爾則為爵士支起內線防守屏障,康利表現逐漸回暖,博揚持續穩定輸出,克拉克森則在替補席上提供充足進攻火力。但除此之外,同樣不能夠忽視前鋒英格爾斯的作用。

雖然綜合整個賽季的表現來看,英格爾斯的得分較上賽季下滑明顯,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於爵士隊的重要性。這位低調樸實的澳大利亞球員正在以其獨有的屬性成為爵士不可或缺的一環,在球隊的崛起之路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深度:從首發到替補,英格爾斯依然是爵士不可或缺的全能戰士

論角色:為顧全大局,打出名堂的英格爾斯甘願重回替補

1987年出生的英格爾斯如今已經33歲,但他在NBA只打了不過6個賽季而已,換言之他加盟NBA之時絕對算的上是一名大齡球員。實際上英格爾斯加盟NBA的過程與其他球員不同,他並沒有參加任何一年的選秀,2014年首次登陸NBA時還是受到了洛杉磯快船的邀請,只不過賽季正式開始前卻不幸被裁掉。

好在猶他爵士成功“撿漏”,很快便將英格爾斯招致麾下。如今看來這顯然是一次絕佳的操作,跑不快跳不高的英格爾斯只用了四年就坐穩了爵士首發小前鋒的位置,到了上賽季他更是打出職業生涯的最佳表現,場均可以得到12.1分、 4個籃板和5.7次助攻,在爵士隊內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深度:從首發到替補,英格爾斯依然是爵士不可或缺的全能戰士

英格爾斯職業生涯基礎數據變化

不過去年夏天,爵士隊為了提升首發陣容的進攻實力,選擇用4年7310萬簽下了神射博揚博格丹諾維奇,這樣一來位置與其重疊的英格爾斯只能重新回到替補陣容,好在英格爾斯的職業素養非常高,在新賽季開始之前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在32歲的年紀,這是一個新的挑戰,讓我感到很興奮。誠實的說,我沒有花時間去想首發還是替補的問題,更談不上為此失眠。這個問題完全沒有困擾到我。”

儘管英格爾斯不介意重回替補,但這一舉動還是對他產生了一些影響,他的場均出場時間從上賽季的31.3分鐘下降到30分鐘,回合佔有率則從上賽季的17.5%下降到15%,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基礎數據的直觀變化,他的場均得分從上賽季的12.1分下降到只有9.8分,PER值則從上賽季的13.4下降到12.5。

得益於英格爾斯的自我犧牲,博揚場均可以得到職業生涯新高的20.2分,為爵士的首發陣容提供了充足的進攻活了,這使得

爵士的進攻效率從上賽季的110.3提升到112.1,排名全聯盟第8位。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沒有英格爾斯的顧全大局,爵士的進攻水準或許達不到如今的水準。

深度:從首發到替補,英格爾斯依然是爵士不可或缺的全能戰士

論進攻:英格瑞斯是一名犀利的三分射手和出色的籃下終結者

實際上正如英格爾斯自己所說,首發或者替補都無所謂,畢竟職業生涯前三年他都是以替補的身份出現在賽場上,身份的轉變並不會對他產生太大的影響,

重回替補的他對於爵士的進攻端依然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雖然英格爾斯一直不以得分見長,並且本賽季由於改打替補他的場均出手只有7.7次,但他一貫出色的三分投射依舊十分犀利。在賽季中期爵士十連勝期間,英格爾斯曾經投出過高達52.9%的三分命中率,令人歎為觀止。而本賽季爵士的三分命中率之所以能夠高居全聯盟第2位,除了尼昂和博揚的貢獻之外,英格爾斯在其中顯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深度:從首發到替補,英格爾斯依然是爵士不可或缺的全能戰士

從他的出手分佈圖中可以看出,英格爾斯62.7%的出手都是在三分線外,除了左側底角表現稍差,其餘各個位置他的三分命中率均不低於聯盟平均水平,整個賽季他能用高達39.7%的三分命中率場均命中1.9個三分可以看得出雖然球權下降,但三分球依然是英格爾斯在進攻端最為仰仗的武器,光是通過三分球就能得到5.7分,超過了他所有得分的一半。忌憚於他出色的投籃手感,當他與米切爾或者克拉克森同時在場的時候,他能為後者的突破拉開空間,極大地提高了爵士的進攻效率

除了三分投射外,英格爾斯讓人印象深刻的另一個地方則是他出色的籃下終結能力。當他持球突破的時候,他會用一個簡單的“假傳真上”騙過對手輕鬆上籃得手,也會利用自己的身體倚住防守球員順勢一個低手上籃;除此之外,防守反擊和無球空切也是他的拿手好戲,防守球員稍不注意英格瑞斯便會得到輕鬆上籃的機會,所以英格爾斯的籃下命中率能夠高達

71.6%也就不難理解了。

深度:從首發到替補,英格爾斯依然是爵士不可或缺的全能戰士

論防守:英格爾斯是一名強硬且聰明的防守者

雖然英格爾斯是一名白人球員,但別忘了他來自作風兇悍的澳大利亞,不論是博古特、德拉維多瓦還是他的前隊友艾克薩姆,無一例外都是侵略性十足的防守悍將。英格爾斯顯然也不例外,雖然他身體素質不算出色,但他卻是爵士防守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英格爾斯雖然身高只有2.01米,但他100公斤的體重卻讓他在對抗中並不落下風,況且英格爾斯並不是單純依靠體型來製造防守壓迫感,他能夠憑藉出色的腳步移動來給對方的投籃產生影響。所以相對於比較依賴身體的內線防守,英格爾斯在防守對方的外線投籃時表現更好,數據顯示在他的防守之下,對方的三分球命中率可以降低3.9個百分點。

深度:從首發到替補,英格爾斯依然是爵士不可或缺的全能戰士

英格爾斯有著十分出色的防守技巧他的手速很快但不會輕易下手,平均每場比賽他能送出0.9次搶斷,這一數據排在聯盟第78位。如果具體到他對進攻球員造成的影響的話,他場均2.4次截斷則可以排到聯盟第35位。同時英格爾斯聰明且不懼對抗,每場比賽他能夠製造0.1次帶球撞人,排名全聯盟第

29位。

英格爾斯的防守意識同樣十分出色,憑藉良好的防守位置感,他既能夠給持球進攻球員造成一定的干擾,同時還能快速準確地進行補防和協防。如果說戈貝爾負責爵士的禁區防護的話,英格爾斯則在爵士的鋒線防守上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數據顯示,當英格爾斯在場的時候,對手每百回合少得4.3分,在爵士隊內所有出場時間超過1000分鐘的球員中,英格爾斯這一表現是最好的,這足以看出他對於爵士防守端的重要性。

深度:從首發到替補,英格爾斯依然是爵士不可或缺的全能戰士

爵士主要輪換球員的防守影響力

論串聯球隊:英格爾斯不負“組織前鋒”之名

不同於以往控球后衛作為球隊最主要組織者的時代,如今的NBA可謂是能者多勞,人盡其才。比如火箭隊最主要的組織者是得分後衛哈登,掘金隊最主要的組織者則是中鋒約基奇,而在如今的爵士隊英格爾斯則成為球隊最出色的組織者。

雖然由於重回替補的原因英格爾斯的場均助攻數從上賽季的5.7次下降到只有5.2次,但他依然是爵士隊內最可靠的組織前鋒。康利名義上是球隊的首發控衛,但由於傷病的影響遲遲未能找到狀態,不僅個人進攻打不開,對球隊的組織串聯也不盡人意,所以實際上整個賽季大部分時間內,英格爾斯才是球隊進攻的發起者。

深度:從首發到替補,英格爾斯依然是爵士不可或缺的全能戰士

身為前鋒的英格爾斯擁有良好的傳球視野,同時他對傳球時機的把握也相當精準。比如下面這個球,英格爾斯藉助米切爾的無球擋拆跑到高位接應戈貝爾,拿到球的第一時間他就已經發現了博揚在往左側底角移動,於是英格爾斯絲毫沒有猶豫,通過一個精妙的擊地傳球準確無誤將球傳到博揚手中,後者手起刀落三分命中。雖然博揚的無球跑位同樣十分精彩,但如果沒有英格爾斯的精準制導,這個精彩的進球只怕無法實現。

深度:從首發到替補,英格爾斯依然是爵士不可或缺的全能戰士

當然,有戈貝爾這樣的吃餅俠坐鎮爵士內線,英格爾斯與他的連線自然少不了,數據顯示戈貝爾接到傳球次數最多的正是英格爾斯,平均每場比賽他能接到7.5次英格爾斯的傳球,佔據了所有接球比例的23.8%,其中有1.4次可以轉為化助攻形成得分這不僅能夠幫助戈貝爾快速有效地得分,對於爵士進攻效率的提升也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總結:

當然,英格爾斯並非完美無缺,他還有一些方面需要繼續提升。比如他的抗壓能力,根據上賽季他的表現來看,他在季後賽的狀態明顯不如常規賽那麼出色,如何在高強度的比賽狀態下保持穩定的發揮,對於英格爾斯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深度:從首發到替補,英格爾斯依然是爵士不可或缺的全能戰士

但是瑕不掩瑜,英格爾斯在如今的爵士隊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從首發到替補讓他的得分有所下滑,但他在進攻端依然能成為犀利的外線射手,防守端則是爵士鋒線最可靠的防守大閘,同時他還承擔爵士的組織串聯重責。綜合以上種種因素可以看出,英格爾斯依然是爵士不可或缺的一環。

從停賽前各支球隊的戰績來看,爵士打進季後賽完全不成問題,但這顯然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能不能在季後賽有所突破才是爵士應當考慮的問題。對於英格爾斯而言,他需要將自己常規賽的出色狀態延續到季後賽,這樣才能在爵士的晉級之路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期待英格爾斯突破自我,繼續打出更加精彩的表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