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讀書可以改變命運改變生活氣質,你信嗎?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你一年讀過幾本書?

經常聽到有人說:讀書有什麼用?並舉例說明讀書無用,你看看那些初中畢業就走入社會的,學學修車,學學理髮,不比死唸書的大學生強多了,他們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會啥?

真是這樣的嗎?

01 讀書改變人生命運

大數據顯示:低學歷者發財的概率有多大?結果還是意料之中的。

最高學歷群體比高中學歷群體的平均收入高整整6倍,而且每個教育階層都顯示出明顯的級差,也就是說,從總體產看,博士生的收入要高於碩士生,碩士生的收入要高於本科生,本科生的收入要高於專科生……

有人說,你看看馬雲,一個本科畢業,中國首富。說的沒錯,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讀書改變了馬雲的命運。 特別是路遙《平凡的世界》改變了他。


世界讀書日:讀書可以改變命運改變生活氣質,你信嗎?


再看看快遞小哥雷海的真實故事,出於對中國古代詩詞的熱愛,他忙裡偷閒,從來沒有放棄對“詩與遠方”的嚮往,在外賣的間歇時間裡,在其他人刷娛樂視頻的時候,他讀詩歌、背詩歌,終於憑藉實力站上了《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並一舉奪得第三季冠軍。

他說:“書太貴買不起,我在書店裡悄悄地背”,然後又在手機上背。

現在的他成為一家教研機構的老師,每天與孩子們在一起徜徉在書海中。

曾經有一位身處基層公務員的朋友交談,他說,這麼多年來,在他看到的,

對於農村孩子來說,想要改變命運,就是兩條路,一是讀書,二是參軍。

你認同他的說法嗎?

自古以來,縱觀世界,考試成為遴選人才的一個門檻,考試考什麼?當然是書本知識及其應用。因為以學歷設門檻,是最簡單最省時的人才篩選手段。

學歷或許不是很重要,但是沒有這張證書對方或許看都不會看一眼你的簡歷。因為人才太多了,缺你一個不缺,少你一個不少,除非你能證明你有突出的才能,高於大多數人的才能,就像那個當場用 3分鐘黑掉阿里的“黑客男孩”吳翰清一樣。但人家也是15歲就考入了西安交大少年班的,人家也在讀書學習。

用網友的話來說:

統計來講,學歷與讀書呈正相關關係。就個例來講,反例也是不少的。

可以說,學歷是起步價,能力是每公里計費,經驗是豪華級別。如果三者都有了,你一定會是個成功的人士,即使沒有成功了,也是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有網友說:本科和碩士也許看不出什麼區別,但博士如果是熱門行業還是能看出差距的. 而且很多技術崗位,博士本身就是個門檻。

你說讀書有用沒用,能不能改變命運?


世界讀書日:讀書可以改變命運改變生活氣質,你信嗎?

02讀書改變生活氣質

也許生活還是原來的生活,但心境卻發生了變化。

自從喜歡上中國古詩詞後,又看了些許的古代言情小說,情感在潛移默化之中發生的變化。 以前對季節的輪轉沒有什麼感覺,只是默然低首,看見小草已經長得老高了,驀然抬頭,看見街邊梧桐樹上的葉子已有巴掌大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 在春風料峭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南面樓前一排鑽出土地的毛茸茸的小草,可以感受到“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真實。

在小區內可以看到“楓葉流丹 夕日紅霞”的美景。

一夜晚看月亮的時候,可以想到“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的美輪美奐。

當不開心時,讀讀書,總會在書中找到一份令人安寧下來的力量。

孤單的時候讀讀書,可以找到和你對話的人,看看他們的人生經歷,在書中體驗不同的人生。

迷茫的時候讀讀書,也許可以讓你一念間,海闊天空,心境豁然開朗起來。

有人說:讀書是最安全便宜又華麗的冒險,開拓思想之邊界,安撫眾生之心靈。

是啊,自從喜歡上了中國古詩詞之後,物質生活沒有變,但心情不一樣了,情感變得細膩多彩。

狄金森說: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著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這條路最窮的人也能走,不必為通行稅傷神,這是何等節儉,承載著人的靈魂。

世界讀書日:讀書可以改變命運改變生活氣質,你信嗎?

03 讀書形式多樣化

中國首先發明瞭造紙術,紙——書的材料,那麼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讀書的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不少人不在購買紙質書,而是電子書。

其實,不是隻有手裡捧著一書本才叫讀書,所有汲取知識的方式都可能稱之為讀書。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也是讀書,只不過讀的是生活這本大書。

有人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其實是說在讀十年書的基礎上,有高人指點突然開悟,更上一層樓。

其實,在我看來,一是讀書本上的書,一是走入社會,親身讀一讀實踐這本大書。

世界讀書日:讀書可以改變命運改變生活氣質,你信嗎?

04讀書之樂樂如何?

歷史人物來對話:與書中的人物對話,體驗不同的人生。

廣闊世界任你遊:通過掌中書,我們可坐看天下景。

想象空間無邊際:哈利波特,西遊記,古希臘神話,金庸的武俠小說等叢書讓我看到了有別於現實的另一個空間——人類無限想象的空間。

你喜歡讀書嗎?喜歡什麼樣類型的書,書改變了你的生活與命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