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堅執銳的野獸——德國灰熊自行火炮

灰熊自行火炮(一說突擊炮)是指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基於4號坦克底盤加裝150毫米榴彈炮的“灰熊”自行突擊炮,突擊炮載彈量為38發,使用Sfl.Zf. 1a瞄準具。

披堅執銳的野獸——德國灰熊自行火炮

灰熊自行火炮作戰想象圖


簡介

灰熊自行火炮由Ⅳ號坦克發展而來,目的是為步兵(尤其是巷戰環境)提供支援火力。使用Ⅳ號底盤,上部結構為裝載斯柯達150毫米Sturmhaubitze(StuH) 43 L/12火炮的固定炮塔。火炮炮彈與15cm sIG 33重步兵炮相同。載彈量38發,分裝結構,使用Sfl.Zf. 1a瞄準具。 高爆彈彈重38千克),裝藥8千克,但對於裝填手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在高射角時尤其如此)。

炮手艙蓋攜帶一挺MG34機槍,與三號G型突擊炮非常相近。早期型車上搭載一把MP40衝鋒槍,可從射擊口向外射擊。

駕駛艙由車體上部的傾斜裝甲向外伸出,使用虎Ⅰ的Fahrersehklappe 80駕駛員觀察鏡。戰鬥室通風欠佳, 僅通過自然空氣流動從後方裝甲遮蔽的通風蓋換氣來實現。 所有車輛皆有側裙板。

早期車型的底盤負擔過於嚴重,這使動力及傳動系統經常故障。此後的車型皆對此進行了有所成效的改善。

1943年10月StuH 43火炮要求重新設計以減輕重量。 減重800千克的StuH 43/1成功取代了前者,部分減重是通過減少炮座裝甲來實現的。該型火炮自第三批開始作為主武器。在1944年之前灰熊都有防磁紋。

披堅執銳的野獸——德國灰熊自行火炮

這輛灰熊自行火炮的前面四對路輪換裝了鋼輪


研發歷程

1942年早期,埃克特Alkett公司被要求在克虜伯Krupp公司的協助下開發一種新的突擊炮(步兵支援型自行火炮)。原型車在Pzkpfw IV式坦克的改進型底盤上開發。由於以前所有的類似車輛如42型105毫米自行榴彈炮Sd.Kfz. 142/2和33型150mm自走重步兵炮Stug 33等都被認為是“臨時措施”,阿爾貝特·施佩爾下令發展的這種突擊炮成為第一種專門設計的步兵支援型自行火炮。Stug 33實際上可以被認為是“灰熊”的直接祖先。在1942年10月2日的會議上,施佩爾發佈了新的突擊炮計劃。1942年10月14日,該車的設計向元首做了展示。希特勒根據設計,立即下令必須在1943年春天完成40到60輛這種突擊炮(有說法認為這是考慮到1943年春將列裝的“斐迪南”驅逐坦克的數量,很明顯希特勒希望將這兩種武器配合使用)。新的突擊炮採用Ⅳ號坦克的底盤,裝備一門43型12倍口徑的150毫米榴彈炮(150mm StuH 43 L/12),由斯柯達Skoda公司在sIG 33炮的基礎上開發。同時,希特勒還要求在這種車輛上配備210mm或220mm重迫擊炮, 但這個計劃從未實現過。1943年2月,斯柯達公司完成了新的IV式突擊炮Sturmpanzer IV(也被稱為43式突擊炮Sturmpanzer 43)的原型車。

很快陸軍就訂購了60輛IV式突擊炮。1943年3月,生產完成了6輛;4月底時完成了另外40輛;5月完成了14輛,第一批製造任務完成。所有60輛突擊炮都使用了翻新的IV式坦克底盤(60輛初期型中,52輛使用IV式坦克G型底盤;8輛為E或F型),同時也作出了在未來生產中全部使用翻新底盤的決定(到戰爭結束時,這種突擊炮的生產主要使用了翻新底盤,但也有一部分使用了新底盤)。這些車輛通過了廣泛的測試,同時由於前線部隊的急切需求,希特勒下令開始IV式突擊炮的正常生產。4月14日,全部的成品都轉屬古德里安將軍(當時的裝甲兵總監)直屬。60輛產品中,50輛送到前線,10輛作為後備儲存。5月4日,希特勒的瞎指揮又開始了:他命令將突擊炮的戰鬥室和車體制作為可分離式,理由是“便於修理”。考慮到乘員的生命安全,該命令沒有被執行。1943年5月15日,IV式突擊炮正式向第三帝國的領導人們做了展示。

披堅執銳的野獸——德國灰熊自行火炮

森林中的灰熊自行火炮


“灰熊”的車體由奧地利的斯太爾-戴姆勒-布福公司的尼伯龍根工廠製造,戰鬥室由杜伊斯堡市的克虜伯公司埃森兵工廠製造,火炮來自捷克的斯柯達工廠。按計劃全速生產應該在1943年5月下旬開始。初期生產型的主要問題是重量:12倍口徑的150毫米榴彈炮對於IV式坦克底盤來說顯然過於沉重,行走裝置明顯超負荷。而且頭重腳輕的整車重量分佈也帶來了許多其他問題。另外引擎功率不夠,耗油量極大。150mm炮的球形底座安裝在100mm厚的前裝甲板上,但初期生產型缺少一挺車體機槍,使它很容易成為反坦克步兵的獵物。作為補救,通常一挺MG34機槍會配備在車體內以提供近戰防禦。初期生產型由四人車組操縱而不是通常的五人,裝填手還負責承擔無線電操作員的工作。第一批生產的IV式突擊炮還有許多由於捷克工人的顛覆活動帶來的機械問題。

大多數初期型號都在庫爾斯克會戰及其後的哈爾科夫和第聶伯羅斯特Dneprstroy等地的戰鬥中損失了,特別是在一個叫Himmelreich的小村莊戰鬥中損失極大。10月進行了薩波羅季防禦戰,直接和T34交手。一共大約損失了20輛。

1943年10月,根據反饋開始了對上部車體(包括觀察鏡)和火炮的改進(主要是減輕重量),還恢復了五人車組。1943年12月,新的較輕火炮研製成功,命名為43/1型12倍口徑的150毫米榴彈炮(150mm StuH 43/1 L/12)。直到那時,全速生產才正式開始。這種以IV式坦克H型為底盤的突擊炮稱為中期型,至1944年4月共生產了60輛。1944年1月,IV式突擊炮正式獲得了“灰熊Brummbaer”的命名。許多初期型也被改裝成了中期型。

1944年中,“灰熊”的上部車體再次為提高防禦性能而作了改進。這種設計的IV式突擊炮生產一直持續到1945年3月。晚期生產型的“灰熊”裝備了一挺球形安裝在前裝甲板上的MG34車體機槍(從虎式坦克的車體機槍改進而來),改善了近距離作戰性能。炮身和整個上部車體的外形都為了減少車高而作了改動。晚期生產型還裝備了裙板,表面經過“Zimmerit”(防磁塗料)處理,以減小蘇軍大量使用的磁性防坦克手雷的危害。車體上還有新的指揮塔和防空機槍。經過這麼多改進的晚期生產型“灰熊”大大超越了它的前輩們,成為德軍裝甲兵手中的利器。另外這種“灰熊”都建造在IV式坦克H型和J型的底盤上。

披堅執銳的野獸——德國灰熊自行火炮

灰熊自行火炮模型


性能參數

重量: 28200kg

乘員人數: 4(早期型)/5

引擎: 邁巴赫Maybach HL 120 TRM / 12缸 / 300馬力 (初期型)

邁巴赫Maybach HL 120 TRM 112 / 12缸 / 300馬力 (晚期型)

速度: 路面: 40km/h

越野: 24km/h

行程: (公路) 210km

(越野) 130km

油箱容積: 470 升

車長: 5.93m

車寬: 2.88m (不帶裙板)

⒊29m (帶裙板)

車高: 2.52m

武器: 一門150mm StuH 43 L/12榴彈炮和一挺7.92mm MG34機槍 (初期型)

一門150mm StuH 43/1 L/12榴彈炮和兩挺7.92mm MG34機槍 (晚期型)

彈藥: 150mm - 38 發

⒎92mm - 600 發

裝甲厚度 (mm/傾角): 戰鬥室正面: 100/40

車體正面: 80/12

戰鬥室側面: 50/15

車體側面: 30/0

戰鬥室後面: 30/25

車體後面: 20/10

戰鬥室頂面: 20/83

車體頂面: 10/90

披堅執銳的野獸——德國灰熊自行火炮

老照片中的灰熊自行火炮


參戰經歷

1943年3月到1945年3月,一共有298輛(一說306輛)IV式突擊炮“灰熊”被製造出來。這些車輛全部使用了翻新的或新建的IV式坦克底盤,許多家分包商提供的部件均在德國埃森工廠Deutsche Eisenwerke進行組裝。

IV式突擊炮“灰熊”的第一次露面是在1943年夏季隨第216突擊炮營(陸軍中校榮根費爾德(Jungenfeld)的第656重型獵坦克團的一部分)在庫爾斯克作戰。榮根費爾德在庫爾斯克會戰後獲得騎士十字勳章,在隨後的哈爾科夫作戰後晉升上校。第216突擊炮營後來活躍在意大利的安奇奧戰線。後來另外三個突擊炮營——第217、218和219突擊炮營組建後分別在東線和西線活動,每營裝備46輛“灰熊”和85輛其他車輛(如SdKfz.9裝甲車等),他們在前線一直作戰到戰爭結束。“灰熊”還裝備了一個特殊單位——第218連級特遣隊(Kompanie z.b.V. 218),出現在鎮壓華沙起義的德軍部隊中。“灰熊”在部隊中還另有一個外號“斯圖帕(Stupa)”。其餘的灰熊參加了其後的柏林戰役和春季催醒。

由於“灰熊”自行突擊炮的生產數量有限,絕大多數在戰鬥中被擊毀,保存下來的“灰熊”自行突擊炮寥寥。據稱,僅在美國阿伯丁戰車博物館等少數世界知名戰車博物館中才有實車珍藏,彌足珍貴。

披堅執銳的野獸——德國灰熊自行火炮

博物館中的灰熊自行火炮


綜合評價

在城市巷戰中,坦克和長身管的自行火炮“英雄無用武之地”,而能機動、威力大的自行步兵突擊炮則可以大顯身手。這種戰車能以少數炮彈便能摧毀城市的建築物和堅固的火力點,成為巷戰必備神器,灰熊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誕生,雖說有著使用途徑單一,成本較高等因素,但仍不失為一件優秀作品。

披堅執銳的野獸——德國灰熊自行火炮

灰熊自行火炮模型


文化作品中的灰熊

灰熊外觀粗狂,產量不高,在很多作品中很難看到它的身影,不過可喜的是作為整個二戰中為數不多的攻城略地突擊炮,在一些遊戲作品中還是可以一窺“熊”影。

遊戲:戰爭之人、戰爭雷霆、坦克世界、英雄連2(值得一提的是英雄連2對於灰熊的設計可謂精確,該武器對付成衝鋒的步兵和固定火力點都有奇效,但對付裝甲部隊略顯疲軟,同時最強大的正面護甲也很還原。

電影:貌似沒看到。。。。。。。


披堅執銳的野獸——德國灰熊自行火炮

英雄連2中的灰熊自行火炮(右上),左側為蘇聯KV1重型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