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不會席地而坐

騰訊不會席地而坐

大象不會席地而坐。

不少人希望從騰訊的財報裡看到這頭大象扭轉屁股時肥胖笨拙的樣子,因為這是騰訊於去年9月30日宣佈架構大調整、To B後發出的首份年報,意義重大。

當騰訊3月21日公佈了其2018年度第四季度財報與全年業績後,由於其第四季度淨利潤下滑巨大,同比下滑了32%,因此有不少媒體將其解讀為“一份令人不安的財報”、 “騰訊史上最差財報”……虎嗅給騰訊算了一下,這是13年來騰訊季報首次出現淨利潤劇烈下滑的情況——上一次淨利潤下滑,還要追溯到2005年第三季度。

營收“大模樣”

2018年,騰訊總收入3126.9億元、同比增長31.5%,這是騰訊營收首次突破3000億。EBITDA(息稅攤銷前利潤)達1104億、同比增長23%,年度淨利潤799.8億、同比增長10.4%。

過往五年,騰訊營收從2014年的789億增至2018年的3127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8.9%。

腾讯不会席地而坐

騰訊將營收分為三類:增值服務、網絡廣告及其它。

最近三年,增值服務收入從2016年的1078.1億增至2018年的1766.5億,在總營收中的份額卻從2016年的71%降至2018年的56.5%。

同期,網絡廣告收入從2016年的269.7億增至2018年的580.8億,但在營收中的份額幾乎沒有變化,2016年17.8%、2018年18.6%。

其它收入主要來自金融科技、雲服務,從2016年的171.6億增至2018年的779.7億,在總營收中的份額從11.3%提高到24.9%。

腾讯不会席地而坐

2012年騰訊34億網絡廣告收入相當於百度的15.2%,2018年騰訊581億廣告收入已相當於百度的70.9%。

未來騰訊業務結構已有“大模樣”:增值服務(包含遊戲)、網絡廣告、To B服務(金融服務、雲服務等)及戰略投資,各佔四分之一。騰訊業務進入四足鼎立的時代。

下面分析一下增值服務和網絡廣告(因另兩大業務數據披露很少)。

增值服務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

2001年2月,騰訊QQ在線用戶突破1000萬,財年營收4908萬元,移動增值服務佔比達77%,主要來自各種付費增值服務。

互聯網增值服務後來居上,2005年收入達到7.9億,是移動增值服務的152%。到2012年,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達320億,已是移動增值服務的8.6倍。

從2013年開始,騰訊將增值服務收入分為網絡遊戲和社交網絡兩個部分。

2018年,增值服務總收入1766.5億元,同比增長14.7%,佔總營收的56.5%,較2014年低23.7個百分點。

腾讯不会席地而坐

進入2018年,騰訊增值服務幾乎在“原地踏步”,Q4收入436.5億,較Q1下降6.6%。

腾讯不会席地而坐

2018年Q3,網絡遊戲收入同比下降4%;Q4網絡遊戲收入242億,同比下降1%,較Q1下降15.5%,在騰訊總營收中的份額更是從39%降至29%。

腾讯不会席地而坐

今年3月初和投資界人士聊騰訊,感覺他們對遊戲業務過於看重,想盡辦法鑽刺打探某款遊戲的充值金額,其實這些數據只對騰訊近期股價有些影響。

總之,騰訊增值服務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此項收入在營收中的份額還會下降。

網絡廣告提速

騰訊曾將廣告收入分為“效果廣告”和“品牌展示廣告”兩類。前者的主要載體是微信,後者的主要載體是騰訊新聞、騰訊視頻等。

近年騰訊將廣告收入重新劃分為社交廣告和媒體廣告。顯然,前者來自微信,後者來自視頻、門戶和客戶端。

2018年,社交廣告、媒體廣告收入分別為398億和183億,合計581億,佔總營收的18.6%。

腾讯不会席地而坐

推動騰訊網絡廣告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是微信。2018年前三季度,社交廣告對網絡廣告收入增長的貢獻一直在80%以上,第四季度貢獻率為72%。

腾讯不会席地而坐

前幾年,在中國網絡廣告大盤中,百度、騰訊的份額大約分別為30%和15%,百度比騰訊高1倍。今日頭條崛起被認為“搶了騰訊的蛋糕”,但2018年騰訊網絡廣告收入增速仍達43.6%,多賺176.4億。

腾讯不会席地而坐

騰訊的兩個“其它”崛起

騰訊兩報裡有兩個“其它”:

第一個是與增值服務、網絡廣告並列的主營業務,目前主要包括金融科技及雲服務。騰訊這個“其它”是營收的一部分,相當於阿里的“創新業務及其它”(Innovation initiatives and others)。

第二個是與市場費用、行政開支並列的“其它虧損/收益淨額”,主要來自於投資收益。

1)主營業務“其它”

2013年“其它”收入金額為6.22億,僅佔總營收的1.2%。2015年增至47.26億,也只不過佔營收的4.6%,是名副其實的“其它”。2016年“其它”開始崛起,到2018年收入金額暴漲至780億,佔總營收的24.9%。

腾讯不会席地而坐

2016年,“其它”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同樣增長強勁的網絡廣告,達25.3%;

2017年,“其它”對總營收增長的貢獻率達30.5%,尹生調侃騰訊是以“其它業務”為最大增長引擎的神奇公司;

腾讯不会席地而坐

不過“其它”業務超越增值服務,成為最大引擎發生在2018年,兩者的營收貢獻率分別為46.2%、30.2%。

財報披露,2018年微信支付日均交易量超過10億次,其中商業支付佔一半以上。此外,中國半數以上游戲公司成為騰訊雲用戶。

2)非主營“其它”

對外投資是騰訊發揮兩大核心能力(流量和資本)的最佳途徑,據說這是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的主張。

去過幾年投資累計投資了700多家公司,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超過100家,其中60多家已經上市。

2017年是騰訊投資業務的豐收之年,易鑫、眾安、搜狗、閱文扎堆上市,“其它收益淨額”達201.4億元,佔當年經營利潤的22%。2018年,“其它收益淨額”回落到170億,佔當年經營利潤的17%。

腾讯不会席地而坐

騰訊投資的規模不輸一線基金公司,但背後的邏輯與財務投資者不盡相同。拿到騰訊流量,自然有機構願意投錢。

騰訊一手給流量一手給錢,相當於借出一匹轅馬幫企業拉車,同時把自己的貨物放到馬車上運載到“彼岸”——資本市場。轅馬是騰訊的流量,貨物是騰訊的資金。到達彼岸後,騰訊要牽回轅馬(戰略合作到期)、卸下貨物(套現)。

坐擁10億微信用戶、8億QQ用戶,流量是取之不盡的“可再生能源”。騰訊用流量“拉車”、搭載資金的投資模式能夠週而復始地運轉下去。在廣告、遊戲、電商、增值服務四大變現方式之外,騰訊開創了“第五種流量變現方式”。

總體而言,騰訊的這份財報喜憂參半,但還遠不到令人擔憂的地步,大象不會席地而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