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提高抗挫能力,不需要“刻意”吃苦

孩子抗挫能力也是情商的一種,一個人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須要具備面對失敗的勇氣,如果一個孩子很容易被現實打敗,生活中一點小打擊就會一蹶不振,輕易說放棄,其實就是抗挫能力低的表現。

在生活中誰都會面臨很多的失敗,但是如果能將其看成一種挑戰,勇敢跨過去,那就是成長。抗挫能力低的話就會拖慢他們成長的腳步,甚至有可能將其引導到負面發展中去。

抗挫能力就像一個保護罩,能夠幫助他們抵抗不良因素的影響,培養抗挫能力最好從小學開始,因為這個時候他們能夠聽懂道理,很多事情還沒有形成固定的觀念,是家長教育的最好時機。

抗挫能力高的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會很高,小學階段孩子大部分時間都需要在學校與同學和老師在一起,這個時候他們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景來自己處理各種問題,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大,需要生活自理,獨自應對困難,如果能夠有足夠的抗挫力,這些就都不是問題。


讓孩子提高抗挫能力,不需要“刻意”吃苦


即使在不利的環境中孩子也能夠具備很好的發展潛能,即使遭受挫折也能夠樂觀向上,用積極的態度看待未來。

不過有的家長會認為現在之所以孩子抗挫能力差,就是因為物質生活條件太好了,平時只需要對孩子物質嚴加管束就可以了,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吃苦太少,只要讓他們多動手實踐,就能有很好的抗挫能力,甚至會將孩子送到一些體能訓練營中,想要通過接受運動訓練來提高抗挫力。

但是那些大人刻意安排的挫折和磨難對孩子來說未必能夠提高抗挫能力,反而有可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敏感,或者脾氣暴躁。

從艱苦的環境到正常的生活孩子未必會延續已經養成的好習慣,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那麼家長要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孩子抗挫能力呢?


讓孩子提高抗挫能力,不需要“刻意”吃苦


1. 看見與肯定

當看到孩子被失敗的打擊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家長要先肯定他們的努力,讓孩子接受自己的當下的情緒,為了穩定他們的情緒,家長可以說一些自己小時候遇到過的類似的狀況,從而讓孩子放鬆下來。

其實抗挫能力差的孩子往往都是自尊心很強的,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失敗,如果父母這個時候還因為他們的失敗而責備孩子的話,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敢嘗試。反而肯定他們是最好的安慰和鼓勵。

2. 反饋與建議

每一次困難都是最好的抗挫能力教育機會,把握挫折時機,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挫折,在面臨困難的時候,引導他們看到事物發展的過程,而不是隻將注意力集中在失敗的結果上。

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給他們梳理一下做事的條理,關於如何去做的反饋與建議,所以家長可以給他們提一些自己對這件事應該如何去做的見解,但最終決定權還是在孩子手上,幫助他們明確前進的大方向就夠了。


讓孩子提高抗挫能力,不需要“刻意”吃苦


3. 引導與鼓勵

最後就是家長需要成為孩子面對困難的最大後盾,當孩子決定要用什麼方式去面對困難的時候,家長可以在一旁為他們加油鼓勁,當孩子從沮喪挫敗中緩過來專注於解決問題的時候,在面對失敗這件事上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如果順利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家長可以通過慶祝的方式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將此刻的成就感銘記於心,這樣在面對今後的困難時就能夠力量滿滿的解決問題。

當下的小小成功在今後的漫長的人生路中看起來真的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過程,帶來的正向積極的體驗,對於孩子來說是最寶貴的財富。

沒有人一生中永遠都是順遂的,只要活著就總要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準備好應對苦難的信心,在事情進展不順利的時候靠自己的能力找到出路。

想要讓孩子體驗生活的全部,不幸時候的痛苦和幸福時候的歡樂全都需要感受。抗挫能力能讓孩子在不完美的世界生存下來,在困境中保持樂觀和自信,努力向前。

抗挫力在不同事情上表現的強度可能不同,一個人對於一種類型的問題可能有很高的心理彈性,但是面對另外一種類型的問題就需要外力來幫助自己恢復。抗挫能力並非是堅不可摧,完美無缺的,而是能夠幫助孩子面對困難不放棄的優秀品質。

每個孩子天生就有著抗挫能力的差距,但是通過後天的訓練,即使早期很容易放棄的孩子也能夠通過引導來變得更加積極樂觀的看待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