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基礎小白到上稿1000萬粉絲大號,我做了這3點

最近幾年,“副業剛需”成了流行詞。

“在這屆年輕人口中,不管你做什麼工作,永遠要有自己的plan B。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跟你一起上班的同事,在做的副業是工資的幾倍。”

我很羨慕那些擁有副業的“兩棲青年”,但是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副業呢?

記得羅振宇說過: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是影響力。而寫作是構成普通人影響力的基礎。

從0基礎小白到上稿1000萬粉絲大號,我做了這3點

於是我不再猶豫,加入了寫手圈訓練營,成為了新媒體學員,並且第一篇文章就有機會上稿千萬粉絲大號卡娃伊卡,實現了0的突破,因為我努力做到這3點:

01 克服焦慮,調整心態

上了幾節課之後,群裡不斷有學員上稿,在真心恭喜別人的同時,心裡也感到很失落。

我沒有靈感,沒有素材,也不會打磨金句,坐在電腦前2個小時,還是寫不出滿意的句子,我承認我焦慮了。

老師說:“在寫作這件事上,不要和別人比,一個剛進入自媒體領域的寫作小白,卻要和一個從小有寫作習慣,長期讀書的人,不是自找焦慮嗎?”

這句話一下子敲醒了我,就像老師說的,每個人的寫作背景、讀書積累、生活閱歷、思想深度都千差萬別,我拿自己去和別人比,不是自找焦慮嗎?

又想起一句話:所有事情一定要先完成,再完美。於是我決定先寫出來再說。

從0基礎小白到上稿1000萬粉絲大號,我做了這3點

於是我急匆匆地只用一個下午,就寫出了稿子,信心滿滿地發過去給老師點評。

結果卻被打臉了,素材是爛大街的,案例分析不夠深刻,金句不夠有力量,看著老師的反饋,我的心情瞬間跌落到谷底。

但我也明白,別人能寫出優質文,爆款文,我照樣也可以。

還記得曾經在知乎上看到:《戰爭與和平》前後改稿七次,《紅樓夢》更是增刪長達十幾年。

大作家海明威也說過:“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臭狗屎。”

我意識到是我太心急了,於是決定讓自己慢下來。

我讓自己靜下心來,認真回聽課程做好筆記,從選題到找素材,再到寫提綱,最後成文。

這回我認認真真的改稿子,自以為很不錯了,結果老師又指出了很多問題,於是再改。

簡·耶格爾曾說過:寫作是一個過程,出色的寫作不應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寫出達意的作品與“一次性寫好”的理論相牴觸。

從0基礎小白到上稿1000萬粉絲大號,我做了這3點

哪裡有什麼一氣呵成的好文章,你看到的好文章,99%都是改出來的。

相信每個新媒體小白都經歷過焦慮,崩潰,自我懷疑的階段。

每個人的起點都不一樣,只要找到自己的節奏,堅持寫下去,今天比昨天有所突破,就是在進步。

02 堅持有效輸入,才能持久輸出

有句古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事不經過不知難。”

新媒體寫作,如果沒有積累素材的習慣,臨時找案例是一項很耗時的工作。

但是我們也常常有疑惑,明明也看了很多書,可合上書本我啥也記不住?

最近我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發現了“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真的顛覆了我以往的讀書方式。

作者提倡用“摘抄+評論”的方式記錄書中精華和閱讀感想,就像“蔥鮪火鍋”的蔥和肉一樣,這樣在閱讀讀書筆記時,有時甚至可以達到重讀原書的效果。

其中摘抄部分用“○”表示,而自己的評論部分則用“☆”表示。以我在讀這本書時記下的筆記為例子:

○ 圖書都是有重點的,沒有必要從頭到尾詳讀。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點功夫讓自己對讀過的書有點印象。即使只記下這本書的作者、書名、閱讀時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堅持寫讀書筆記,這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

☆ 記讀書筆記看似很慢,如果熟悉並堅持記讀書筆記,反而會方便進行素材積累。記錄評論感想的同時,也能慢慢培養嚴密的邏輯思考能力,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更加有深度。

從0基礎小白到上稿1000萬粉絲大號,我做了這3點

僅僅通過閱讀記讀書筆記是不夠的,平時還要多留意熱點新聞,關注豆瓣、知乎、微博,公眾號等平臺,看到不錯的案例也要及時收入自己的素材庫。

同時還要善於進行知識管理,可以利用一些APP,像印象筆記,微信讀書,有道雲筆記等進行整理,寫文章需要用到素材時就直接檢索,方便又高效。

聽過一句話:輸入的強度,決定了寫作的高度。

寫作其實是一個輸出認知的過程,認知升級需要大量的輸入。只有堅持閱讀,才能有大量的輸入,也才能輸出更多優質的文章。

03 保持寫作慣性,保持思考

沒有進行寫作以前,我以為寫作一定要有靈感了才能動筆。直到開始學習寫作後,才知道很多自媒體大咖都有堅持日更的習慣,寫作靠的更多是自律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對自己有個嚴格規定,無論有沒有靈感,每天都必須完成4000字的寫作。

他說:“寫稿就跟工廠車間差不多,每天定時定量生產東西。”

高產的華人作家嚴歌苓,每天四五點起來寫作,堅持寫五六小時。

想要在新媒體領域有所收穫,更是離不開自律。

從0基礎小白到上稿1000萬粉絲大號,我做了這3點

因此保持寫作慣性,保持思考,可以從以下3點努力:

1. 戰勝懶惰,戰勝拖延

李笑來老師說:“成長才是剛需,為了成長必須做出選擇,選擇的標準則是,看這次選擇能不能讓自己積累更多的能力。”

因此要找到你寫作的內在驅動力,為自己創造“心流”狀態,就能克服惰性思維,才能更好地進行持續的學習和成長。

2. 留心觀察,學會延伸

《文心》裡提到:寫作最重要的是觸發的功夫。所謂觸發,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而這種觸發感悟就是我們日常寫作靈感的來源。

要多留意身邊的素材,懂得深入挖掘其中的內容,每一個關鍵詞都能延伸成無數個故事,進行創作。

3. 堅持讀,堅持寫

每天給自己安排固定的時間閱讀和寫作,讀完覺得有價值的精華部分,可以及時收入自己的素材庫,整理歸類,方便日後檢索使用。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嘗試日更,可以從每天800字開始寫起,哪怕就是記錄自己的隨想,日積月累,相信你就能輕鬆寫出1500字甚至更多。

以上這3點看似簡單,但能堅持做到就很不容易。

何炅曾說過一段話讓我很認同:“要得到你必須要付出,要付出你還要學會堅持,如果你真的覺得很難,那你就放棄,但是你放棄了就不要抱怨。”

知道自己擅長的領域,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堅持正確的思路和方向,為自己創制定一份計劃,循序漸進的學習,堅持下去總會成功的。

從0基礎小白到上稿1000萬粉絲大號,我做了這3點

寫在最後

如今,寫作訓練營已經接近尾聲,但是我的寫作路,才真正開始。

回顧這一個月來,有過焦慮,有過沮喪,有過期待,有過失落,也有過無與倫比的激動,往後,我仍需保持平常心。

在這裡,要感謝寫手圈給我們提供了學習平臺,感謝老師們將寫作知識傾囊相授,給我們提寶貴的修改意見,感謝同學們互相加油打氣,一起為上稿努力。

李笑來在《財富自由之路》中說:“無論如何,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長上去。”這也是實現財富自由的終極秘密。

寫作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自我投資,願你我都能在寫作的路上不斷精進,最終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新葉,熱愛讀書寫作,終身成長踐行者。文章首發寫手圈(xieshouquan010),歡迎一起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