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讀師範大學的人都很多,為什麼選擇當老師的卻很少?

每一年讀師範大學的人都很多,為什麼選擇當老師的卻很少?

如今的老師這個職業可謂可以和事業單位,公務員聘美的職業了,每一年總有很多的大學生選擇讀師範類大學,但是有一個現象存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覺,就是正真讀師範大學的學生很多都沒有做老師,知道原因你就理解了。

每一年讀師範大學的人都很多,為什麼選擇當老師的卻很少?

1、教師不是這種容易就當的

雲南省有一個地方:昭通,2018年的教師補員可謂發生了很多的事,總的招聘人數為316人,報名人數也是好幾萬。這些人來自雲南、四川、貴州、重慶等,這比例不比考公務員難,這其中有師範類畢業的也有其他非師範類畢業的大學生。

教師考試難度大競爭大,很多師範類的大學生並不是不想當老師,只是進不去,考試不通過或者面試不通過。

每一年讀師範大學的人都很多,為什麼選擇當老師的卻很少?

2、發展空間有限,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不想一輩子當老師

很多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其實都有自己的夢想,有激情、有憧憬、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現如老師的招聘很多都在小地方,這是很多大學生生不願意去的一個原因,等他們知道社會的殘酷以後,才會選擇競爭老師這崗位。老師的工作就是教學生,而且一直教學生,所以工作的重複性高,很多大學生覺得太枯燥。

當老師壓力大、發展空間有限。但對於農村來說,當老師的確是很好的職業。

3、師範大學只是學校名字而已

很多高考填的志願只是選擇學校、地域而已,並不是衝著當老師去的,“師範”只是大學的名字而已。畢業後的工作其實和當初報“師範”類的大學沒有多大的關係,主要是根據大學學的知識、對社會的認知有關。

每一年讀師範大學的人都很多,為什麼選擇當老師的卻很少?

4、供需關係

每一年畢業的師範類的大學生多之又多,而老師的招聘本來又少,所以很多畢業生是當不了老師的。崗位少,求職者多,不是不願意當,而是沒有機會而已,社會現實打敗、逼迫不得不從事其他行業,這才是根本。

此文章只代表自己的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