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盪市必看投資攻略:買的基金一直跌該怎麼辦?

主持人:投資疑雲密佈?真相只有一個!歡迎來到投資真相調查局。

小景博士:我是來自景順長城基金的小景博士,很開心再次與大家見面,新老朋友們有什麼買基難題,都可以提問哦。

現場觀眾:最近總是犯愁,買的基金一直下跌,我到底該怎麼辦?

小景博士:這個問題很經典,很多人在投資基金過程中,都會有類似的困惑。如果要提供一個標準答案,我認為應該是——分兩步“積極自救”。

主持人:到底是哪兩步呢?

小景博士:第一步,看自己的基金有沒有問題。如果是主動偏股型基金,重點檢查基金經理是否更換、投資風格是否變化;如果是被動指數基金,則要關注基金跟蹤的標的指數前景如何。倘若發現基金質地有問題,就得考慮及時止損、更換標的了。

主持人:如果不是基金本身的問題呢?

小景博士:那就只能是市場回調帶來的基金下跌了,此時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市場漲漲跌跌是常態,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

相反,市場回調後基金淨值降低,正是我們“撿便宜貨”的好機會。這就是我要說的“積極自救”的第二步——可以考慮低位買入。

現場觀眾:哦,我知道,攤薄成本~

小景博士:是的,但是補倉時請牢記——紀律性很重要。什麼是紀律性?一是設置跌幅閾值,比如滬指每回調10%才補倉;二是設置補倉金額,根據自己的資金存量和工薪收入合理制定,避免步入“子彈”被用完的囧境。

現場觀眾:明白了,低位自救要有紀律性,細水才能長流。

小景博士:沒錯,當未來市場不明朗大概率底部震盪時,堅持越跌越買能一定程度上將成本降低;合理安排補倉節奏,手中始終握有一定的“子彈”,能減輕內心的不安。長期堅持,大概率能等到柳暗花明。

現場觀眾:您說得非常有道理,可是看著賬面的虧損,還是會覺得心慌慌……

小景博士:投資單一資產,短期賬面浮虧是無法避免的,為了分散風險,我始終建議大家進行組合均衡配置,同時買入股、債等多類資產。這樣可能一類資產下跌的時候,另一類資產是上漲的,起到降低整體組合風險的作用,投資者也更容易接受和堅持呀。

主持人:謝謝小景博士分享的“基金下跌自救技能”,你都學會了嗎?好啦,本期的投資真相調查局就到這裡,寫下你的投資困惑,小景博士會精選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在今後講解中做出解答。咱們下期再見!


風險提示:我國基金運作時間短,不能反映股市和債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新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購買基金前,投資者應詳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