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鎖》經典語錄



《人性的枷鎖》經典語錄

《人性的枷鎖》是薩默塞特·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出版於一九一五年。用毛姆自己的話說,這“不是一部自傳,而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事實與虛構密不可分地交織在一起”。小說通過敘述主人公菲利普從童年時代起的三十年生活經歷,反映了一個青年努力尋找生命的意義,逐步擺脫種種枷鎖,獲得心靈解放的過程,其中的種種痛苦、迷惘、失望、探索和感悟,一百年來引起全世界無數讀者的共鳴。


1,菲利普突然想起那些張口呆看的遊覽觀光者,那些手捧旅遊指南、大腹便便的異國客,以及那些為滿足不足掛齒的慾念和俗不可耐的愛好而蜂擁擠人商店的平庸之輩,他們都是人,最終都不免一死。他們也有所愛,但是,終究都得同他們心愛的人永世分離,兒子要同母親訣別,妻子要同丈夫永別,說不定他們生死別離的場面將更為悽慘,因為他們一輩子都過的是醜惡的、下賤的日子。他們連究竟是什麼給世界帶來美這一點都一無所知。

2,要時時刻刻為生計操心,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這更丟臉的了。那些視金錢如糞土的人,我就最瞧不起。他們不是偽君子就是傻瓜。金錢好比第六感官,少了它,就別想讓其餘的五種感官充分發揮作用。沒有足夠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得處心積慮,錙銖必較,決不為賺得一個先令而付出高於一個先令的代價。你常聽到人們說,窮困是對藝術家最有力的鞭策。唱這種高調的人,自己從來沒有親身嘗過窮困的滋味。

3,青春是面對現實去想象的能力,而不是按照別人的想象來欺騙自己

4,正是享樂慾望的暴烈,使人類的行為喪失了一切歡樂。他們無可奈何地,被一陣狂風攆著倉促向前。他們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要往何方。命運似乎凌駕在他們頭上。他們跳呀跳,彷彿永恆的黑暗就在他們腳下。他們的沉默有點令人驚慌,彷彿生活嚇壞了他們,奪去了他們的說話能力,使他們心中的哀鳴在喉頭消失。

5,人們是憑自己的情感去行動的。但是他們的情感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壞的。看來,他們的情感是把他們引向成功還是毀滅,純粹是偶然的際遇而已。人生是一片無法擺脫的混沌。人們在這種無形的力量的驅使下四處奔波,但是對這樣做的目的的何在,他們卻一個也回答不出,似乎只是為了奔波而奔波。

6,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過一大片乾旱貧瘠、地形險惡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現實世界。所謂‘青春多幸福’的說法,不過是一種幻覺,是青春已逝的人們的一種幻覺;而年輕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為他們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全是從外部灌輸到他們頭腦裡去的,每當他們同實際接觸時,他們總是碰得頭破血流。

7,人們總抱有一種幻覺,以為自己的意志是自由的,而且這種幻覺如此根深蒂固,以至連我也樂意接受他了。當我採取這種或那種行動的時候,總以為自己是個有自由意志的作俑者。其實事成之後就很清楚:我所採取的行動,完全是各種各樣的永恆不滅的宇宙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個人想防止也防止不了。它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即使幹了好事,我也不想去邀功請賞,而倘若干了壞事,我也絕不引咎自責。

8,人們要為年輕時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付出飽嘗幻滅之苦的慘痛代價。

9,世界上只有兩件東西使我們的生活值得苟且,這就是愛情和藝術。 我總覺得你我應當把生命視作一場冒險,應當讓寶石般的火焰在胸中熊熊燃燒。做人就應該冒風險,應該赴湯蹈火,履險如夷。

10,他一向具有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在他眼裡,他遇到過的理想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對生活的懦怯的退縮。理想主義者自動地逃避生活,因為他受不了那種人群的競爭擠撞;他沒有力量去奮鬥,所以就把這種奮鬥說成是庸俗的;他虛榮,由於他的同伴沒有用他對自己的估價來看待他,他就以蔑視他的同伴來自我安慰。

11,等你年事稍長,就會發現,要使世界成為一個尚可容忍的生活場所,首先得承認人類的自私是不可避免的。

12,我真看不出來,總是沒完沒了地讀同一樣東西有什麼用,這只不過是一種貌似勤勞的懶惰而已。

13,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事:你接連數月每天都碰到一個人,於是你同他的關係便十分親密起來,你當時甚至會想沒有了這個人還不知怎麼生活呢。隨後兩人分離了,但一切仍按先前的格局進行著。你原先認為一刻也離不開的夥伴,此時卻變得可有可無,日復一日,久而久之,你甚至連想都不想他了。

14,我從來都無法得知,人們是究竟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的心上都有一個缺口,它是個空洞,呼呼的往靈魂裡灌著刺骨的寒風,所以我們急切的需要一個正好形狀的心來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陽一樣完美的正圓形,可是我心裡的缺口,或許卻恰恰是個歪歪扭扭的鋸齒形,所以你填不了。

15,在愛情的事上如果你考慮起自尊心來,那隻能有一個原因:實際上你還是最愛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