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孩子與農村孩子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城市孩子與農村孩子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總的來說我覺得農村孩子都比較隨和,比較容易相處。而城市孩子個性要比較鮮明,相處起來較難。上大學時寢室八個兄弟儘管都處得不錯,但來自城市的四個哥們之間卻處得很一般,不過他們四個中每個人都和我們四個農村的處得不錯。打個形象點兒的比方:農村的孩子像磚,稜角較少,故而很容易壘成一面牆;城市的孩子像尖的石頭,必須找到其他合適的石頭才能結合起來砌起一面牆。

還有就是農村的孩子比較識大體,每逢有集體活動都儘可能參加,儘管有些活動他們不是很感興趣。而城市的孩子卻只對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積極,自己不感興趣的就不是很積極。當然也有不少的農村孩子比較自卑,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不過這種現象不是很普遍,於群體特徵影響不大。

農村的孩子都很靦腆,不善於表達自己,一般相處長了你才能對他有更深的瞭解。而城市的孩子大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大方瀟灑,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善於表達自己思想,一般組織能力較強,老師們比較器重。大學剛入學時一般最耀眼最奪目最出風頭的都是城市來的孩子,農村的孩子一般只能坐在自己鋪上靜靜地聽城市孩子海闊天空地交談,或者眼睜睜看著他們和師兄師姐們打得火熱。大學中各種演講比賽辯論賽文藝演出也大多是城市孩子是主力。

城市孩子與農村孩子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孩子成長必讀秘籍

中國自古就有這樣一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它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

3歲和7歲在古代雖然只是一個概數,但卻不無道理。

那麼,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特別是在孩子們的7歲前這整個階段,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哪些好習慣呢?

1、懂禮貌

你不難發現懂事的孩子總是喜歡對人說“謝謝”,這麼簡單的兩個字,很多人卻說得很少,可能大部分人總覺得一家人,沒有什麼謝與不謝的。而且很多家長也不會身體力行,從來不會對孩子說謝謝。

孩子小時候說謝謝可能是模仿,可是當長大了,謝謝說多了以後內心就會對他人心存感激,對任何得到的事物都會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培養出的孩子不僅僅是懂禮貌,對他人說謝謝,而且還會更加懂得感恩。

2、愛讀書

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讓孩子把圖書作為一種愛好和樂趣,而不是為了簡單的目的才去讀書。

小時候給孩子讀繪本,孩子對故事裡面深刻的意義不明白,可是即便孩子一時半會理解不了故事的內容,但是漸漸地也會培養出他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甚至從故事中學會了如何做才是正確的行為。

城市孩子與農村孩子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3、會表達

我們身邊不乏上課不愛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老師一提問就愛低下頭。這是因為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尤其是害怕自己說的和答案或者他人不同時,害怕自己被認為是另類,更是不敢積極主動的講出自己的想法。

想要孩子善於、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那就要鍛鍊孩子能自己想的事情自己想,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決定。今天穿什麼衣服,明天想去哪裡玩,讓孩子自己動腦筋。

4、喜運動

孩子不僅要有健全的心理,優良的品質,還應當有健康的體魄。

讓孩子從小養成運動的習慣,讓他熱愛運動,不僅能夠鍛鍊身體,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不懶惰。現在孩子上學之後就很少有時間可以運動,也更難培養出熱愛運動的好習慣,所以最好在孩子學前就培養他這一愛好。家長還可以多帶著孩子到戶外參加一些活動,比如騎行俱樂部,或者爬山,週末一家人爬山,野餐,還能夠讓孩子視野、心胸都開闊。孩子從小養成的愛好、習慣都會伴隨其一生,受益終身。

城市孩子與農村孩子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另外一個現象就是城市來的孩子都不太願意和別人有太多錢財上的來往,他們借錢和被借的時候很少。而農村孩子相對來說經常和錢打交道,我們當時農村孩子之間經常互相借錢週轉,三塊五塊的往往也就不計較。而城市孩子在錢財上算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寢室一市裡的哥們說還我一塊錢,當時嚇我一跳,原來人家對一塊錢這麼重視,我趕緊回憶我有沒有借過人家一塊兩塊錢而後來沒還。

還有就是我發現農村的孩子比市裡的孩子要多一些愛心。大學時有個同學生病大家為其募捐,最後的統計結果是窮學生捐的錢要多於富學生,農村同學捐款要多於城市孩子。有一個勤工儉學的學生,衣著寒酸,其貌不揚,結果捐了一張壹佰圓的。我同學當時就想將錢掏出來還給他,後來在場同學都落淚了。

以上說了這麼多,都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的人,而是我總結出來的群體性格。另外就是我是男孩,對女孩那邊城市與農村孩子的差別不太瞭解,故而以上所論主要針對男孩。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比較明顯的差別,我想主要還是環境的差別造成。農村獨生子女少,大多一群孩子一塊玩,而且還有相互串門的習慣,人與人交往較多。城市裡獨生子女較多,玩伴也很少,大多數家庭對門不相識,自掃門前雪。

城市孩子與農村孩子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關注(tsetyy),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邀您共同關注兒童疾病,關愛兒童健康

1. 經濟因素:

雖說現在農村經濟條件比以往有很大的提高,但總體水平和城裡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農村的上等生活水平和城裡的中等生活水平差不多吧.

2.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應該包括兩部分: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

農村比照城市相對來講,信息閉塞,很多流行的東西也是在城裡流行過了以後再逐漸轉移到農村的,就像城裡流行的東西一樣,也是從其他大城市或國際上流行過後再轉移到小城市的,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全世界同步的.

城裡的孩子從小接觸的人就多,只要一出門大街小巷的全是人,所以從小就不怕生,從小就是什麼公園啊,動物園啊的到處可以看到很多新鮮的東西,相比農村就沒有這樣的優越條件.看到的東西少,自然懂得就少.

很多農村小孩子上的不叫幼兒園,叫託兒所,有人看著別餓著就成了,根本沒有素質教育.再不就是爺爺輩的看著.成天跑在風中,太陽下,地裡,和整天貓屋裡的城裡小孩臉色當然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