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發脾氣不一定是嬌慣,而是一種自我保護,家長要理性化解

最近和朋友聚餐,發現她憔悴了很多。問她怎麼了,她說都是帶娃心累的,而且還調侃說帶娃就像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而現在對她來說,最難的一關就是孩子的脾氣太差了,動不動就發火。

不讓他吃糖和冰淇淋,發火;不讓他在吃飯時看電視,也生氣,摔東西;自己要上班,沒時間陪他玩,也生氣,坐在地上撒潑。

老公因為工作很忙,平時很少回家,現在回來看到孩子現在這麼暴躁,都怪朋友沒有好好教孩子。

其實,這樣的“熊孩子”並不少見,而且我們往往看到一個愛發脾氣的孩子,也經常會把責任歸結到家長沒有好好教養的原因上,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喜歡發脾氣,真的不是家長的問題。


孩子愛發脾氣不一定是嬌慣,而是一種自我保護,家長要理性化解


孩子喜歡發脾氣,是天性使然

對於孩子亂髮脾氣的問題,加州大學兒童心理學家福祿培爾從專業角度給出瞭解釋,他認為嬰幼兒發脾氣並非我們想象中的"情緒發洩",相反,它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孩子運用發脾氣的方式,將自己的不滿表達出來,告知父母自己正處於困境,希望引起父母的關注和得到幫助。

這就如同動物界裡的幼崽在遇到危險時會嘶吼、大叫,引起媽媽的注意,尋求保護,來躲避危險。

這是孩子的一種本能,並不能都是把孩子發脾氣的責任推脫到父母身上,指責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問題。


孩子愛發脾氣不一定是嬌慣,而是一種自我保護,家長要理性化解


擁抱,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BBC有一期節目《baby的異想世界》,專門介紹了兒科專家格迪·辛格博士的情緒實驗,他利用監控孩子心率的方式來衡量他們的怒氣等級。

在節目中,實驗者給18個月大的女嬰戴上一個監控儀,並且讓她玩搭積木的遊戲,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女嬰的心跳也很平穩,心率基本維持在130左右,但是隨著時間過去,這個積木遊戲的難度越來越大,孩子的情緒也有了越來越大的波動。

辛格博士通過研究女嬰的心率,結果發現,當這個孩子在生氣時,她的心率就會急速上升,達到180,而且這個心率持續的時間還很長。

他就採用了最常見的安撫孩子的方法—擁抱,可是卻沒有產生很大的效果,這個孩子的心率仍然維持在較高的數字,沒有迅速下滑。

他又再次對其他孩子進行這種實驗,結果發現,非但沒讓孩子的心率下降,還產生了負面的效果,原本有下滑趨勢的心率指數,在父母的擁抱下,又出現了上升的趨勢。

在很多時候,用擁抱處理孩子的憤怒情緒的方法並不可行,我們可以看見,有些孩子在生氣的時候,父母嘗試擁抱孩子,想讓他們的情緒平穩下來。但是孩子還是會盡力去掙脫,當父母越是用力時,他們越是拼命想掙脫,最後使得孩子情緒愈加激動。


孩子愛發脾氣不一定是嬌慣,而是一種自我保護,家長要理性化解


孩子發脾氣,父母應該怎麼做?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發脾氣的情況很頭疼,也覺得在生氣的孩子很難哄,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們的需求得不到重視,而且在孩子生氣時,父母也沒有找到正確安撫孩子的方法。所以,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共同制定規則,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所以邀請孩子共同來制定規則,是很必要的,而且在制定完規則的時候,還需要引導孩子更好地遵守。

比如當孩子遲遲不去睡覺時,你不要只是不耐煩地催促“時間到了,趕快去睡覺!”,這樣對孩子其實起不了太大的效果。

選擇和孩子制定規則,同時還給予一定的積分獎勵,這樣在孩子不聽話時,可以給孩子選擇的權力,能夠問他,“你是想要按時關掉電視呢?還是不遵守規定,那就會失去本輪的積分哦!”,很多情況下,孩子就會選擇聽話去睡覺了。


孩子愛發脾氣不一定是嬌慣,而是一種自我保護,家長要理性化解


2. 積極暫停,等待解決問題的時機

《正面管教》一書中寫到:在生氣時,人們接通的是“原始腦”——其選擇只有“戰”(爭奪權力)或者是“逃”(後撤,並且無法溝通)

在面對於脾氣暴躁、胡攪蠻纏的孩子,我們父母也常常會很生氣,讓“原始腦”主導我們的行為,可是這樣就會導致無法良好的解決問題,這時用上積極暫停法,倒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這是一種源自於國外的有效的方法,當父母和孩子雙方都有不良情緒時,不是被自己的情緒控制,不顧後果地批評和責罵孩子,而且按下一個“暫停鍵”,彼此回到各自的空間,等到時間過去,彼此恢復了理智,再來處理問題。


孩子愛發脾氣不一定是嬌慣,而是一種自我保護,家長要理性化解


3. 有效溝通

有效的溝通,指的是在日常和孩子的交流和溝通中,多使用積極話語,少說負面的話。

比如孩子做事情很不認真,總是馬馬虎虎,考試也時常因為粗心失分,這時候,孩子因為自己考試考不好,鬧脾氣,消極的話就是“你這個馬大哈,才考這麼點分數,還有臉發脾氣?”,積極的話就是“不要生氣了,如果你下次再認真點,媽媽相信你肯定會取得好成績!”

孩子得到父母的正向反饋,也就會改善自己發脾氣的情況。


孩子愛發脾氣不一定是嬌慣,而是一種自我保護,家長要理性化解


孩子發脾氣並不可怕,只要你採用了正確的方法,那麼就能改善這個問題,家長們,請用上溫柔而堅定的方式,耐心的態度,讓孩子改掉壞習慣,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