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四娘子為何接受南宋招安?淺談水滸傳歷史原型“紅襖軍”

崛起於宋、金、蒙三國鼎足時期的忠義軍,淺談“紅襖軍”下篇

公元1206年(宋開禧年間)官居丞相之上的平章軍國事"韓侂冑"因貪小利失其大利,而導致興兵討伐女金之戰失敗後,史彌遠藉機取代韓侂冑而居之,後一再向金朝割地求和,屈膝妥協,史彌遠安於一隅的思想將南宋王朝帶進了窮途末路。

而此時,女金政權忙於招架成吉思汗,而對山東地域的管理也日漸削弱之際,"山東紅襖軍"與那些盤踞於地方的各股勢力也順勢揭竿而起,這就意味著女金政權在山東地面上的統治地位也名存實亡了。

李全、四娘子為何接受南宋招安?淺談水滸傳歷史原型“紅襖軍”

公元1212年(宗慶元年),首先在山東地面上斬木揭竿的人是劉二祖、楊安兒、李全。

公元1215年,起義不久的劉二祖就被金軍捕獲斬首了,跟隨劉二祖起事抗金的霍儀也就順理成章地沿襲了這股武裝勢力的領導地位。

公元1201年,揭竿而起抵抗女金政權的紅襖軍頭目楊安兒的這股起義軍其核心骨幹有:劉全為義軍統帥,展徽、王敏為義軍幕僚,還有汲君立、王琳、閻通、董友、張正忠、孫武正等成員。

而山東另一股起義隊伍李全因蒙古兵入侵山東境內之時,家人皆被蒙兵所害,因此與蒙古軍有血海深仇。

李全所領導的起義軍核心成員有:劉慶福、國安用、鄭衍德、田四、於洋、於潭等人。

李全、四娘子為何接受南宋招安?淺談水滸傳歷史原型“紅襖軍”

《宋史.李全傳》記載:"大元兵退,金乃遣完顏霆為山東行省,黃摑為經歷官,將花帽軍三千討之,敗安兒於闌頭滴水,斷其南路。"

因抗擊蒙古侵略者有功,接受金朝招安的"花帽軍"受命進駐山東地區以武力征討起義軍,楊安兒、霍儀、李全等三股抗金力量皆遭受史前的打擊。

楊安兒起義軍被金朝"花帽軍"擊潰,本人也在渡船逃亡途中遭受奸人謀害。

(花帽軍,就是指金朝末年時期,盤踞於河北區域的豪強們所擁有的地方武裝力量。

頭目郭仲元、郭阿鄰、李霆等人皆因抗擊蒙古大軍侵略金朝時立下汗馬之勞,女金賜國姓"完顏",同時對這支軍事力量重新編制,授命為"花帽軍"。

隨後,略加整頓後既調防至山東地區圍剿楊安兒、郝定等所領導的起義隊伍,也就是紅襖軍。)

李全、四娘子為何接受南宋招安?淺談水滸傳歷史原型“紅襖軍”

楊安兒亡後,由於身後無嗣,接管起義軍的責任也就落在了他的妹妹楊妙真的身上,綽號"四娘子"。

話說,這位"四娘子"頗負盛名,為人更是聰明機智,力量驚人,一杆"梨花槍"耍得出神入化,而且還頗具團隊領導能力

後來,楊四娘因為要籌集一萬餘人的糧餉而蒞臨磨旗山(山東莒縣馬亓山),通過武力交鋒的形式與李全喜結良緣,兩支起義武裝就這樣變成了一家人。

公元1216年(南宋嘉定九年),接替劉二祖成為起義軍領導人的霍儀在和金兵廝殺中戰死疆場,尚存的武裝力量除了一部分鳥散魚潰外,還有很大一部分都跟隨彭義斌投靠了李全。

而此時,金朝的軍事力量在和蒙古兵戈之後,也騰出手了,屢屢針對山東的紅襖軍發動攻擊。

山東"紅襖軍"的武裝力量也頻繁被金軍打敗,鬥志頹喪,起義部隊食糧嚴重短缺,以至於暴發了人吃人的地步。

(關於山東"紅襖軍"吃人肉的傳言,或許也是一種類似於黃巢起義軍吃人肉的傳說。)

李全、四娘子為何接受南宋招安?淺談水滸傳歷史原型“紅襖軍”

山東"紅襖軍"內憂外困之際,起義軍核心領導層的頭目們也就為了各自的前程不得不思慮它日之路,很多頭領打算接受南宋政權的招安,以解"跋胡疐尾"的困境。

可是,南宋政權對於山東"紅襖軍"的立場問題上,勢必要有一個思想轉變的過程。

因為,南宋政權當初將山東"紅襖軍"看作是一夥打家劫舍的"山林盜匪"。

所以,南宋統治者對山東"紅襖軍"是趑趄不前、顧慮重重,接收吧,害怕因宋金之間的合約而開罪金朝;不接收吧,這是一塊到嘴的肥肉,有些捨不得。

根據《絜齋集》記載,南宋江淮帥臣張貼文告,自淮北地區南遷的民眾全部勸返,佈告還說明將動用武力圍剿"叛亂賊匪"。

這就是說,自金朝都城南遷至汴京以後,南宋統治者或許是杯弓蛇影之故,仍舊畏懼已是泥菩薩過江的女金政權。

而忽視朔方地區的風雲萬變之局勢,依然採用閉關鎖國自守的策略方針,毫無疑問地說,這就是一種避世絕俗的逃避。

李全、四娘子為何接受南宋招安?淺談水滸傳歷史原型“紅襖軍”

為什麼,南宋統治者會針對山東起義武裝和逃亡的民眾採用驅趕、剿殺的固執立場呢?

那是因為,南宋朝廷上至君、下至臣,都對死亡線上做困獸猶鬥的金朝仍舊萬分驚駭。

究其原委,依舊是南宋開禧年間,宋金之戰的陰影還沒有從南宋君臣的腦海中消退。

還有總攬南宋軍政要務的史彌遠不管局勢如何的變化,仍舊對女金統治者俯首帖耳,以求苟且偏安。

公元1208年(宋金嘉定和議之後),南宋為防止和金朝發生爭端,特頒佈告示警示邊防線上的蕃漢民眾。

告示說明,邊境之民眾無論因何事宜與金人發生紛爭,不究原委,一概處決。

儘管,女金政權在遭受成吉思汗大軍頻繁襲擾而選擇南遷汴京後,南宋政權是否繼續給金朝進獻歲貢的問題上依舊是惶恐不安,恐懼女金大張撻伐。

同時,金朝在都城南遷之後就針對南宋政權採取了步步緊逼的戰略。

因為,在金朝都城南遷以後,女金政權所控制的版圖範圍也趨於日漸萎縮,國民財政也窘迫拮据,國民生產力和國防力量也今不如昔、每況愈下,昔日的北方霸主也由此陷入逆境。

但是,女金政權一向把南宋政權視作無庸無能之輩,覺得在蒙古淫威下失去的土地、物質基礎都能以侵略的手段來逼使南宋朝廷乖乖地獻上歲貢來補償,於是在公元1217年(宋嘉定十年)興兵侵略南宋。

李全、四娘子為何接受南宋招安?淺談水滸傳歷史原型“紅襖軍”

《通鑑續編》記載:"壬戌、金人遁去,隨州、光化軍皆以捷聞。時金人既為蒙古所擾,山東畔之,惟東阻河、西阻潼關,地勢益蹙,遂有南窺淮漢之謀,兵端復啟矣。"

《元遺山集.卷第十八》記載:"金貞祐以後,主兵者不能外御大敵,而取償於宋,故頻歲南伐。"

《金史.卷四十六》記載:"宋絕歲幣而不許和,貪其淮南之蓄,謀以力取,至使樞府武騎盡於南伐。訛可、時全之出,初志得糧,後乃尺寸無補,三軍僨亡,我師壓境,兵財俱困,無以御之。"

公元1217年(宋嘉定十年)四月,女金政權獲悉成吉思汗御駕東征之時,蒙古汗國對金戰爭也無暇顧及之際,金朝大軍傾巢而出侵略南宋。

公元1217年(宋嘉定十年)六月,宋寧宗趙擴迫於局勢需要,也昭告全國,同時頒佈了宋伐金的詔書。

宋金兩國之間簽署的嘉定和議迄今全面決裂,宋金趨於劍拔弩張的關係也正式走向了戰爭。

宋金兩個政權之間的這場消耗戰持續了六年多的時間。

李全、四娘子為何接受南宋招安?淺談水滸傳歷史原型“紅襖軍”

正因為如此,女金政權興兵掠宋也讓南宋統治者意識到了山東地區"紅襖軍"是可以羈絆和阻擋金朝南侵途中頗具價值的一股武裝力量。

因而,南宋政權立刻轉變對山東"紅襖軍"的立場。

同期,山東"紅襖軍"頻頻慫恿南宋京東經略安撫使"應純之"、淮東安撫司公事"崔與之"等南宋邊臣,轉達願意接受南宋朝廷招安之意,京東經略安撫使"應純之"先期已私下接管了部分"紅襖軍"。

"寅緣鐸得見純之,道豪傑願附之意。時江、淮制置李珏、淮東安撫崔與之皆令純之沿江增戍,恐不能御,乃命先為機察,諭意群豪。"《續通志.叛臣傳五》

緊隨其後,這個方案也得到了南宋重臣李珏和崔與之的先後附和與一致贊成,並任命政治思想合格的軍官撙節歸順的山東"紅襖軍",借用其武裝力量阻擊南侵的金朝士兵。

僅僅數月,山東"紅襖軍"的戰鬥力就勢如破竹、每戰每捷,在金兵南侵途中起到了行之有效的作用。

"紅襖軍"也因此名聞遐邇,南宋執政者們也對他們也刮目相待。

再說,歸附於南宋的"紅襖軍"的卓越發揮也大大鼓舞了南宋朝廷光復昔日傲視群雄的遠大志願。

《宋史.卷四百七十六》記載:"純之見北軍屢捷,密聞於朝,謂中原可復。時頻歲小稔,朝野無事,丞相史彌遠鑑開禧之事,不明招納,密敕珏及純之慰接之,號"忠義軍",就聽節制。"

李全、四娘子為何接受南宋招安?淺談水滸傳歷史原型“紅襖軍”

公元1218年(宋嘉定十一年),南宋朝廷鄭重接納了山東地區的"紅襖軍",更軍號為"忠義軍",並調撥一萬五千兵卒的糧餉,史稱"忠義糧"。

隨後,山東"紅襖軍"李全、石珪、彭義斌等先後接受朝廷招安,這些接受南宋朝廷招安的武裝力量中,以李全為首的"忠義軍"實力最為強大。

李全,出生於濰州北海(濰坊),本是窮苦出身,家中弟兄三人,職業以售賣牛馬為生計,與拜把兄弟雄霸一偶。因善騎射,耍鐵槍,人送外號"李鐵槍"。

他縱橫馳騁齊魯大地,馳名長城內外。李全歸附南宋初始,滿腔正義的精誠報國之心非常感人。

因為,女金皇帝完顏珣就曾極力招安李全歸附金朝。然而,李全卻答覆道:

"寧作江淮之鬼,不為金國之臣"。《李全傳》

公元1219年(宋嘉定十二年)三月,女金大軍襲擊江淮地區,李全自告奮勇帶兵馳援,和女金政權的駙馬"僕散安貞"(原名阿海)打了一場遭遇戰,斬殺金朝將官數名,繳獲金牌,一路追殺金軍數百里後勝利而歸,立下了赫赫戰功。

"壬辰,與阿海戰於化陂湖,大捷,殺金數將,得其金牌,追至曹家莊而還。阿海者,金所謂四駙馬也。"《宋史.卷四百七十六》

南宋政權隨後任命李全為"達州刺史,妻楊氏封令人。"《宋史.卷四百七十六

李全、四娘子為何接受南宋招安?淺談水滸傳歷史原型“紅襖軍”

公元1219年(宋嘉定十二年)六月,達州刺史李全返回家鄉濰州,將家人屍骨遷移,埋葬於淮南,以表真心降宋之意。

李全準備動身返回淮南之時,獲悉金朝元帥張林有投誠歸宋之意,就孤身前往遊說張林儘早脫離女金,歸順南宋。

"六月,金元帥張林以青、莒、密、登、萊、濰、淄、濱、棣、寧海、濟南十二州來歸。始,林心存宋,及摑敗,意決而未能達。會全還濰州上冢,揣知林意,乃薄兵青州城下,陳說國家威德,勸林早附。林恐全誘己,猶豫未納。全約挺身入城,惟數人從,林乃開門納之,相見甚歡,謂得所託,置酒結為兄弟。全既得林要領,附表奉十二州版籍以歸。表辭有云:舉諸七十城之全齊,歸我三百年之舊主。"《宋史.卷四百七十六》

這段史籍,就是說金朝的署元帥張林歸附南宋,一併將金朝統治的青、莒、密、登、萊、濰、淄、濱、棣、寧海、濟南等二府九州四十餘縣,將官千餘人,軍馬近兩千匹,士兵十五萬,悉數投誠南宋朝廷。

李全、四娘子為何接受南宋招安?淺談水滸傳歷史原型“紅襖軍”

南宋統治者鑑於李全的功績,委任他為左武衛大將軍、廣州觀察使、京東忠義軍都統制、馬步軍副總管,又賞賜銀、絹、錢等之物頗多。

由於,山東"紅襖軍"(也就是接受南宋朝廷招安之後編制為"忠義軍")"靴刀誓死"的決心和竭盡忠誠之心,南宋統治者也萌生了席捲八荒之勢的夢想。

正如《金史.卷一百十八》中記載:"御史中丞完顏伯嘉曰:"宋人以虛名致李全,遂有山東實地。苟能統眾守土,雖三公亦何惜焉。"

忠義軍“李全”死因之謎,其妻“四娘子”為何叛逃蒙古?欲知後期如何,下篇文章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