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路天氣,航班延誤罪魁禍首之一

導語:

在乘坐航班出行時,大家是否經歷過“被等待”?跟天氣相關時,大都是因為起降機場的天氣無法滿足標準而延誤,但是否也遇到起飛和落地機場明明晴空萬里卻被告知延誤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一般是由於航路天氣的不適航造成的。那麼常見的航路天氣有哪些?分別都有什麼樣的影響?旅客在出行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什麼是航路?

在介紹航路天氣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航路。在看似一望無垠的蔚藍天空中,有一條由無數個通信、導航信號鋪築而成的“天路”。這條天路就像陸地上的“公路”一樣,有著一定的高度和寬度,連接著地面各個機場,這就是航路

所有航班在空中飛行時,都要按照事先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門申請的航路飛行,並且聽從空中交通管制員的指揮,這樣就保證了空中交通井然有序和飛行安全平穩,也進一步提高了空域的使用效率。


航路天氣及影響

常見的航路天氣有雷雨和顛簸,另外颱風和火山也常對航路飛行造成影響。

航路天氣,航班延誤罪魁禍首之一

航路雷雨

顧名思義,當雷雨覆蓋在航路上時就稱為航路雷雨,旅客通常在候機樓內是感受不到的。當雷雨覆蓋機場周邊時,特別是覆蓋了某個方向的離港點時,相當於出去的“大門”暫時被關閉了;當雷雨覆蓋了航路,相當於“血管”暫時堵塞、不能流通。

對於未起飛的航班,最穩妥的方式是等待航路雷雨將“大門”和“血管”讓開,因而會造成旅客在地面上的等待。對於空中的航班,如果有繞飛的餘地,一般會在得到管制部門的許可,評估剩餘油量足夠後,進行適當的繞飛、躲開雷雨天氣;如果航路雷雨嚴重、無法繞飛,機組會執行航班返航或者備降,避免飛入雷雨中。

航路顛簸

高空飛行與顛簸相伴相隨,我們常說的顛簸分為兩類:晴空顛簸和伴隨其他天氣的顛簸

晴空顛簸是指在沒有云的高空由於大氣活動造成的飛行器顛簸,它的發生難以察覺或有預測手段,通常是機組第一時間廣播提醒客艙的旅客。

另一類顛簸是有跡可循的,諸如降水和大風條件下產生的顛簸。經常乘坐飛機的人都知道,飛機進入雲層後會有顛簸發生,特別是在積雨雲區、強降水區中顛簸尤為強烈。這類顛簸可以藉助機載雷達、天氣預報等手段提前告知旅客,並做好防護。

颱風及火山

航路天氣,航班延誤罪魁禍首之一

我國的華東及華南沿海地區在夏秋季經常會受到颱風的“光顧”。颱風的影響不僅範圍大,而且會帶來多種危險天氣,比如強降水、雷暴和大風等。當預計颱風對機場和航路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時,航空公司一般會提前組織會商,對所涉及的航班做出取消和是否補班的處置,及時通知到旅客;當颱風影響趨於減弱達到起降標準或有繞飛餘地時,航空公司會調配有經驗的機組執行航班,並且帶夠適量的備份油。

儘管不常遇到,但在洲際飛行中,火山灰也是航路飛行中的“隱形殺手”,一旦火山灰進入發動機,會造成空中停車的嚴重後果。火山灰具有突發、難預測的特點,因而對於空中飛行的航班威脅最大。這種情況下,航空公司會及時向空中的航班提供改航的方案,確保能安全避開火山灰區域。對於未起飛的航班,選擇備份航路以繞開火山灰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