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騎士雙槍與開拓者雙槍的差距,看騎士的後場之殤

01 騎士雙槍問世

騎士在2019年的選秀大會上用首輪第5號籤選擇了來自範德比爾特大學的球員達柳斯-加蘭德,從而與塞克斯頓一起組成了騎士的後場雙槍組合。

當騎士選下加蘭德時,已經打了一個賽季的塞克斯頓採訪中表示,自己和加蘭德會成為像利拉德與CJ-麥科勒姆那樣的後場雙槍組合。

如今,兩人聯手為騎士打了65場比賽後,情況如何呢?

深度 | 從騎士雙槍與開拓者雙槍的差距,看騎士的後場之殤

塞克斯頓和加蘭德作為騎士的後場雙核,都各自打出過個人高光表現:

塞克斯頓在3月4日與凱爾特人比賽中打出生涯新高的41分;加蘭德則在1月4日與快船比賽中拿到14分10助攻的生涯首個兩雙。

然而作為一個整體時,他們的表現卻顯得極其掙扎:

作為騎士雙槍的兩人,一起打了超過1000分鐘的比賽,場均合計拿到33.1分6.9助攻的同時,還附贈對手5記失誤。

兩人的進攻效率為105.8,是整個聯盟中超過1000分鐘組合裡,最差的那一對。身高同為1米88的兩人,很容易被對手在防守端針對。這種情況下,兩人的防守效率也不樂觀——117.3,所有防守組合中最差的一對。

在攻守俱差的核心帶領之下,騎士取得19勝46負的東部墊底戰績,也就不足為奇了。

02 開拓者雙槍

深度 | 從騎士雙槍與開拓者雙槍的差距,看騎士的後場之殤

反觀開拓者,阿爾德里奇在2015年離開球隊到2019年之間,開拓者雙槍帶領球隊連續4個賽季闖入季後賽,勝率始終保持在50%以上,上賽季更是闖入到了西部決賽。

本賽季,開拓者連續遭遇傷病打擊的情況下,雙槍場均合砍51.4分12.1助攻的數據,帶隊打出了29勝37負的同期最差戰績;即便如此,因為有雙槍的存在,人們依然相信開拓者能夠返回到季後賽當中。

身高1米88的利拉德和身高1米91的麥科勒姆組成的雙槍,同樣會因為身材矮小成為對手針對的對象。兩人本賽季的防守效率也不高,111.1,但進攻效率卻達到了115.3。勉強做到了取長補短,以攻補防的效果。

那麼,同為後場雙槍的騎士雙槍和開拓者雙槍的差距在哪裡呢?開拓者雙槍的打法又有哪些可以值得騎士雙槍去借鑑的?


03 開拓者雙槍與騎士雙槍進攻區域的不同

深度 | 從騎士雙槍與開拓者雙槍的差距,看騎士的後場之殤

開拓者進攻區域分佈:

利拉德弧頂三分進攻佔比達到47.16%;合理衝撞區進攻佔比達到32.62%;中距離投籃佔比為11.19%;油漆區的佔比為7.06%;左右底角三分佔比分別為0.77%和1.2%;

麥科勒姆弧頂三分進攻佔比達到31.85%;合理衝撞區進攻佔比達到19.72%;中距離投籃佔比為23.1%;油漆區的佔比為19.39%;左右底角三分佔比分別為2.89%和3.05%;

從雷達圖中可以看出,利拉德最為突出的進攻區域為弧頂三分和合理衝撞區;

而麥科勒姆犧牲了弧頂三分和合理衝撞區的進攻比例;增加了中距離和油漆區內的出手。

從而使開拓者雙槍的進攻區域互為補充,達到了不留死角,覆蓋全面的進攻組合。

深度 | 從騎士雙槍與開拓者雙槍的差距,看騎士的後場之殤

騎士雙槍進攻區域分佈:

塞克斯頓弧頂三分進攻佔比達到 26.53%;合理衝撞區進攻佔比達到34.7%;中距離投籃佔比為15.1 %;油漆區的佔比為 18.86%;左右底角三分佔比均為2.47%;

加蘭德弧頂三分進攻佔比達到33.7%;合理衝撞區進攻佔比達到 20.74%;中距離投籃佔比為 19.46%;油漆區的佔比為 17.6%;左右底角三分佔比分別為 5.15%和 3.29%;

騎士雙槍除了各自主要進攻區域外,次要進攻區域都熱衷於中距離和油漆區,兩人在這兩個區域的進攻比例幾乎相同。

相比於開拓者雙槍,騎士的塞克斯頓和加蘭德的進攻分佈就缺乏互補性了,就會早中距離區域和油漆區造成資源浪費,從而影響到全隊的進攻。

04 開拓者雙槍與騎士雙槍不同進攻手段進攻效率比較

深度 | 從騎士雙槍與開拓者雙槍的差距,看騎士的後場之殤

開拓者雙槍不同進攻手段每回合得分:

利拉德單打每回合得分為1.08分,轉換進攻每回合得分為1.15分,擋拆持球人每回合得分為1.14分,定點投射每回合得分為1.15分,繞掩護每回合得分0.96分,手遞手每回合得分為1.08分。

麥科勒姆單打每回合得分為0.84分,轉換進攻每回合得分為1.12分,擋拆持球人每回合得分為0.94分,定點投射每回合得分為1.18分,繞掩護得分每回合為1.13分,手遞手每回合得分為0.94分。

深度 | 從騎士雙槍與開拓者雙槍的差距,看騎士的後場之殤

經過對比可以看出,利拉德的擋拆持球人、單打都是優於麥科勒姆的。

而在繞掩護得分和訂單投籃方面,麥科勒姆的每回合得分又優於利拉德。

兩人在進攻手段上又形成了無縫銜接的互為補充,同時,也讓球隊的打法變得多樣化。

深度 | 從騎士雙槍與開拓者雙槍的差距,看騎士的後場之殤

騎士雙槍不同進攻手段每回合得分:

塞克斯頓單打每回合得分僅有1分,轉換進攻每回合得分1.13分,擋拆持球人每回合得分為0.9分,定點投射每回合得分為1.1分,繞掩護每回合得分為1分,手遞手每回合得分為0.98分。

加蘭德單打每回合得分僅有0.75分,轉換進攻每回合得分0.92分,在當下最為流行的進攻手段擋拆持球人的進攻中,加蘭德每回合只能拿到0.76分,繞掩護每回合得分為0.9分,手遞手每回合得分為0.77分。

騎士雙槍的進攻手段中,塞克斯頓進攻手段只有轉換進攻和定點投射,勉強拿得出手。另一位核心加蘭德的所有進攻手段又都處於“拉後腿”都狀態。

受到雙槍進攻效率不高的影響,騎士排名聯盟第26的106.9的進攻效率,也就不足為奇了。

05 總結

深度 | 從騎士雙槍與開拓者雙槍的差距,看騎士的後場之殤

經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同為“後場雙槍”,但騎士的後場雙槍進攻問題重重:

塞克斯頓和加蘭德兩人的進攻區域重疊過多;加蘭德各種進攻手段效率低下又拖了雙槍的“後腿”,最終,導致了騎士進攻出現乏力的狀況,使得球隊無法像開拓者以攻補防達到提升球隊戰績的目的。

不過,騎士後場雙槍塞克斯頓年僅21歲,加蘭德也只有20歲,兩人還有時間去改善自己的不足。合理分配彼此的進攻區域;耐下心來,提高自身的進攻手段。

經過改進之後的兩人能否帶領騎士取得成功,我們不能倉促斷言。畢竟,這只是兩個新秀合作的第一個賽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