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作為東亞文化之都,每一個來泉州旅遊的人們都能收穫美好的印象。

古城文化底蘊深厚,旅遊文化資源豐富:滄桑古樸的寺廟佇立千年,曲折悠長的小巷星羅棋佈,風格多樣的城市建築......每年都能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遊人們。

泉州,一張文明旅遊的名片也正因此煥發出更加靚麗的光芒。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千年古城

風貌留存惹流連

獨特的古城風貌總能讓人流連忘返,無論你來自何方,這愜意的風情總能將你深深感染。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穿越千年的古街古巷,鐫刻千年的古香古色,流播千年的古風古韻,泉州,不負“海濱鄒魯”的盛名。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航拍之下的南門片區,繁盛潮湧而來的車流和人流已經隨著時光的長河潮退般遠去

西街,一千多年來,這條古街區猶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鏈,將泉州唐宋以來眾多絢麗多彩的文物勝蹟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於其間的名賢逸事、民間傳說一一貫穿起來。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日暮之下的西街,依然有著古城人間的煙火氣息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每月的農曆廿六,西街便是古城中最熱鬧的一隅


除了開元寺、東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現代洋樓外,還保留著大量風姿獨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樓群,簡直是一個活的建築博物館,既蘊含著古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又訴說著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滄桑鉅變。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今年三月份,開元寺內的櫻花悄然盛開,一片明媚

雖然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泉州有部分古城牆、牌坊群等歷史遺蹟被拆除,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座城市的整體文化風貌依然未變,走在古城6.41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拐進任何一個街巷之中,你都有可能撞見大量的文物古蹟和傳統民居。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燕尾脊是閩式建築中最常見的存在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古城之中,各色風貌的建築相互依存

我們欣慰地看到,保護古城、維護古城固有風貌的工作已經啟動,也使我們看到了沉寂多年的泉州古城的美好明天。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古代刺桐城國際商貿門戶,“漲海聲中萬國商”和“市井十洲人”的繁榮景象一一再現,這也使古城泉州成為了沒有圍牆的海絲博物館,閩南人展示獨特風情的聚集地,海外華僑尋找鄉愁記憶的精神家園,文化藝術工作者揮灑天資的創意舞臺,創客一族激發靈感的圓夢空間。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大美泉州

美好旅程盡在此

我們可以說,泉州是一個經得起時間沉澱的城市。

這是一個時刻能體會到溫潤的城市。漫遊泉州,宜居是最深切的感受。空氣清新、生活舒適,人與城、自然與歷史、傳統與現代,和諧交融。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一座筍江橋,橫跨傳統與現代的和諧交融

無論是盈滿生活氣的鯉城古城,還是四溢城市化的現代豐澤,總能讓人感受撲面而來的溫暖。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泉州生長著綠意,生長著活力,生長著幸福。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泉州,這顆東南沿海的璀璨明珠,引人入勝的不僅是它的“高顏值”,更在於它的獨特氣質。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這一座集獨特區位優勢、悠久文化底蘊、豐富文物古蹟、優美自然風光於一體的千年古城,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我們希望,泉州人溫文爾雅、開放包容、愛拼敢贏的美好氣質,將泉州打造為開放的創新之城、更加綠色的生態之城、更加包容的人文之城。

泉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目前,泉州正深度打響“文明旅遊·為中國加分”口號,向全國乃至全球講好中國海絲故事,助力“創新、智造、海絲、美麗、幸福”的現代化泉州建設。


(來源:泉州文旅,文內用圖由攝影師 @BLUEBLUR 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