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一個月前說想辭職的女生,中秋節後已經辦完離職手續;經常吐槽錢少事多的男同事,國慶節假期回來就開始走離職流程;而我,自去年9月萌生裸辭的念頭,叨叨一年多了,還沒有勇氣提離職……”

光棍節閨蜜聚會,說起最近公司年輕人扎堆裸辭的事,小菲語帶羨慕。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作為小菲的狗頭軍師團,我們幾個全程目睹了小菲裸辭想法由開始-發展-高潮-衰退-蟄伏的全過程。

在28這個尷尬的年紀裸辭,朋友以及小菲的家人,都勸她慎重。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沒有傘的孩子,沒有資格淋雨


在小紅書裡搜索“裸辭”關鍵詞,你會看到大相徑庭的經驗分享。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一方面,有很多非常上頭的經驗分享

“從金融行業轉戰新媒體行業,我只用了XX天”;

“零基礎轉行攝影師,月入X萬”;

“31歲裸辭BAT創業成功”;

“裸辭半年/1年的優雅生活”;

…………

彷彿不辭職就是耽誤你暴富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另一方面,許多人裸辭一時爽,遊山玩水見朋友,之後就陷入了“找不到工作、沒目標、缺錢、內分泌失調、焦慮抑鬱……”等負能量的沼澤,最後只能哭著對人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有人發帖質問:“都說今年就業環境不好,可為什麼別人一辭職就找到新工作,我卻三個月都乏人問津?”

年輕人,勸你少看毒雞湯。

你口中的“別人”要麼是白富美、要麼是高精尖,前者不需要找工作,後者不愁找工作。都不在一個起跑線上,還攀比什麼呢?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那些你看起來的毫不費力,背後都有人在支付著昂貴的代價,如果你拒絕買單,那還債的只能是你的家人。

沒有傘的孩子,沒資格淋雨,因為生不起病。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成年人不做選擇,自由和錢我都要

“自從我上次跟家裡說太累了好想休息,我媽現在一打電話就催我辭職回老家。”一個兩年前公司校招的小姑娘聊天時說。

現在就業嚴峻,別家父母都死活攔著不讓孩子裸辭,我心想這姑娘八成是個家裡不差錢的“富二代”。

沒想到,她接下來說的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我半年前和朋友在老家開了一家奶茶店,現在每個月收入好幾萬,我媽覺得我現在工作又累又不掙錢,還不如辭職回老家,一家人有個照應。”

經濟學上常講,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進一個籃子裡,以防投資失敗,一無所有。

這個姑娘的全部收入中,奶茶店收入佔了絕大部分,工資的佔比很少。

所以,媽媽才會支持女兒裸辭,因為女兒完全可以憑副業收入養活自己。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當然,這裡不是想勸你開奶茶店,而是想說一個人的收入來源越多元,他的抗風險能力也就越強。

反觀那些裸辭後生活得如魚得水的人,很多都在之前的工作中開闢了副業和兼職,收入來源非常多樣化。

HR可以幫人撰寫、修改簡歷賺錢;設計可以利用業餘時間接點私活;新媒體人可以寫作投稿;如果你精通一門外語,可以做兼職翻譯;更有甚者,交友廣泛的可以做微商、旅行體驗師;能歌善舞、長得好的當個兼職主播……

誰說裸辭就是窮並快樂著?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成年人不做選擇,發展一門副業,自由和錢我都要。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裸辭不是目的,而是開始

“裸辭兩個月,感覺找不到工作了。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

我廢了。”

阿喜凌晨2點在朋友圈寫下這段陰鬱的話,點擊僅自己可見後,發表。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辭職前夢想的,“早上睡到自然醒,一杯咖啡一本書”的閒適生活只短暫存在了兩週,之後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阿喜開始感到空虛、迷茫。

因為缺乏自律,她原本辭職清單裡計劃的學英語、練瑜伽、每週看一本書的任務,一項也沒有完成。

對阿喜而言,原來的工作就像一顆屎味的巧克力,雖然難吃但能果腹

裸辭後的生活則是巧克力味的屎,外表美味內裡惡臭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她說:“我比辭職前,更加討厭自己。”

在被稱為“社畜裸辭宣傳片”的日劇《風平浪靜的閒暇》裡,28歲的女主大島凪也遇到相同的窘境,因為無法忍受刻薄虛偽的同事和男友,她毅然裸辭,搬去了鄉下。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然而美好的田園生活只維繫了短短數日,大島凪的財務和情感生活就頻頻亮起紅燈,生活拮据不得不領失業金,新交往的男友是個花心大蘿蔔……

就像找上門來問罪的前男友說的那樣:“你以為就憑扔個東西搬個家,就能重置人生了嗎?”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逃離原來的生活,並沒有拯救凪的人生,相反,又重蹈覆轍。

職場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跟凪一樣的想法:裸辭清零,然後重新開始。

但事實上大部分人最後都忘記了初心,變成坐在堆滿外賣盒的家裡通宵打遊戲、刷劇的“積極廢人”

我們總是習慣被他人的故事感動,最後為自己的衝動買單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你的裸辭應該是一次自我的提升,一次生活的充電。

你需要找到自己適合的生活方式,做自己喜歡的事,然後堅定地活出真正的自己。

裸辭不是目的,而是開始。

畢竟電視劇裡的結局,女主大島凪在小長假裡找回久違的自信、重新建立起內心世界的秩序,又元氣滿滿地回城市裡上班去了。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Are You Ready?


美團總裁王興曾說過一句話:“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

起風了,與其詛咒這見鬼的天氣,不如裹緊衣服,奮力前行。

記住:你現在做出的所有努力,都將成為你以後裸辭的底氣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最後

長到了可以和父輩舉杯碰杯的年紀

卻沒能成為年少時心中了不起的人

我不知道穿上西裝後是否還能看動畫片

抽著煙是否還有小朋友跟我玩

總說吃的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

我不想做什麼人上人

可這世間疾苦一樣沒有放過我

生活從沒放過誰

我也未曾躲過生活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沒有裸辭的命,卻得了裸辭的病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