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望所歸,有機蔬菜如何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兒時去的地方不多

但天總是清澈的

兒時吃的蔬菜品種不多

天然卻是記憶中熟悉的味道

兒時奔跑于田間

是內心揮之不去的懷念


眾望所歸,有機蔬菜如何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昨天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在千瘡百孔的大自然面前,我們唯有敬畏,唯有謙卑。

2020年春季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還在持續衝擊人類社會的文明,這是全球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考驗。

或許這場災難,能讓我們記住一些什麼,也能讓我們改變一些什麼。

眾望所歸,有機蔬菜如何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在這個地球上,我們只是千萬物種之一,大自然其實並不需要人類,是人類需要大自然。

環保界流傳著一句話:“如果蜜蜂消失,人類最多再活四年。

言論並不嚇人,而最真實的情況是,大量使用農藥和環境的破壞,中國本土蜜蜂——中華蜂,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農業部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因為人類從自然界的獲取的食物,大約三分之二,都需要蜜蜂的授粉來繁育,沒有蜜蜂,我們的自然食物系統都將崩潰。

眾望所歸,有機蔬菜如何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在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健康成了大家比較關心的部分,一小部分人決定做出一些改變,大家從餐桌上的食物開始,選擇讓家人吃著放心的原生態的良心食材,找回兒時的那種味道!

眾望所歸,有機蔬菜如何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有機農業”概念在1940年出版的《關注土地》一書中首次提出,通常指在生產過程中不採用基因工程、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等物質,儘量遵循生態節律和自然循環,強調農產品的優質和天然,追求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和諧、高效、持續發展。


眾望所歸,有機蔬菜如何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隨著有機蔬菜專區在越來越多的超市裡亮相,有機蔬菜讓人們的“菜籃子”多了一份健康飲食消費選擇。

2019年《中國有機產品認證與有機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有機產品產值為1666億元,有機加工類產品產值為1089億元,有機產業呈現快速、穩步發展態勢,未來有機農業與有機產業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尤其是隨著近些年我國農業生態化進程明顯加快,常規農業向有機農業或生態農業的轉型將成為未來的趨勢與方向。

眾望所歸,有機蔬菜如何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國內有機蔬菜產量少價格高,且多偏向於會員消費、定製消費,有機蔬菜距離走上普通百姓的餐桌還有一定距離,當更多人加入認可和選擇有機產品,加之有機農業規模不斷擴大,有機產品的價格終究會迴歸市場。

眾望所歸,有機蔬菜如何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麥草人有機農業公園作為有機農業生產結合兒童自然教育的一三產業融合示範項目,全年約九十個社會節假日開放接待攜帶4-12歲兒童的親子家庭,2020年計劃開園時間為5月1日。

眾望所歸,有機蔬菜如何真正走上百姓餐桌?

我們期望通過不斷努力,為城市生活注入健康活力,為您配送健康食材,保障日常營養品質,傳遞可持續發展生態理念,與你一起共建美好生活家園。

關注我們,參與留言互動:你知道西安周邊的,按照有機方式生產的農場有哪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