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強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專注力強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日本有一家保險公司,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小學生理想調查,題目叫:“如果你成了大人,你想做什麼?”最近的一次調查是在今年一月份公佈的,我們來看一下日本的孩子們都有些什麼理想。

在男孩子的理想當中,第一是想當足球選手,第二是想當棒球選手,第三是想當警察,第四是想當地鐵輕軌和大巴司機,第五位比較意外,是想當木工師傅。

而在女孩子中,第一是想當蛋糕店的售貨員,第二是想當幼兒園的老師,第三是想當護士,第四是想當醫生,第五是想當學校的老師。

從這份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日本男孩子最熱衷於當的就是體育選手,足球、棒球比賽中男性的那種健美和拼搏的精神,影響了許多男孩子的身心,讓他們覺得長大以後當體育選手最有魅力。

讓人意外的是,男孩子理想的第5位職業,居然是木工師傅;女孩子理想職業的第一排名也竟然是蛋糕店的售貨員。

專注力強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原來在孩子們的心中,這些木工師傅、蛋糕店售貨員比醫生、律師、老闆等還有魅力,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在日本,木工師傅是一個很好的工匠形象,木工師傅那種專注的神情與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可以親手搭建起一棟房子的神奇,令孩子們敬佩。

因此,當孩子喜歡上了這種專注精神,未來就更能勝任陽光、富有朝氣的職業。

專注力強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無論小學還是大學,你會發現身邊的學霸都是上課時專心的孩子,他們眼睛緊盯老師,思維在不停地跟著老師走,當老師提出問題時,一定能又快又準確的回答出來。

很多有經驗的老師往講臺上一站,目光所及就能看出哪些同學是專注的,哪些是走神的;原因很簡單,專注的孩子眼睛明亮,思路清晰,而不專心的孩子不是手裡玩著小東西,就是東看西看,要不就是目光呆滯,人雖然在教室,但心卻不知道早跑到哪裡去了。

同樣一個班裡,專注的孩子成績一定是好的;同樣坐在一起,專注的同學更能收穫更多。

有段時間我帶孩子在小區裡玩,看見一位小朋友的爺爺正在和他一起搭積木,孩子一遍遍地將搭好的積木推倒再重來,重新搭好再推翻,可爺爺一點兒也不嫌煩,耐心地和他一起玩得很開心。

有人誇讚這位爺爺真有耐心時,他卻和我們說:“當孩子在認真玩一種東西時,不要隨意打斷他,那是他最專注的時光,要耐心陪著他,一起將這種好習慣培養起來,這對孩子以後長大很有好處。”

不難看出,這真是一位有智慧的爺爺。

是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專注的好習慣,他們將來無論學習什麼,就會學得更輕鬆。

邁克爾.桑德爾就曾說過:“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是否觸發了你的思考,讓你有所收穫。”

專注力強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有人說孩子小的時候,貪玩又好動,怎樣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呢?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通過繪本故事引導

有一次我給小女兒講了一個專心的小熊的故事,她從故事中就能認識到分心是做不成事情的,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學會專心致志。

二 陪她一起做專注力訓練

這個訓練不是體力上的,而是腦力上的,比如一些益智類的腦力思考題,建議大人小孩一起完成:

找找幾幅圖上的不同;

看出來藏在某個地方的某個人物;

每天和她一起做20道數學題等等;

這些都是不錯的方法。

三 給孩子佈置個安靜的環境

安靜的環境更有利於孩子集中精力,不要在嘈雜的地方進行看書或閱讀,孩子本身還小又容易分心,旁邊吵鬧他也會控制不住自己,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他才能身心放鬆,最好有家長的陪伴,那就更好了。

越是浮躁的現代社會,匠人精神越是寶貴。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在專注中有所收穫,在成長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