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和孩子談錢

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和孩子談錢

生活中,很多家長常常會遭遇孩子這樣的問題:

“媽媽,我們家有錢嗎?

我們班誰誰誰家有錢?

你的工作賺的錢多嗎?”

面對這些,你是怎麼回答的呢?

據調查,有很多家長,要麼迴避、要麼沉默、要麼不知所措。

父母認為孩子還小,和他們談這些根本沒有必要,還有的甚至覺得孩子想要知道的太多,家庭的財務狀況只要父母知道就好,對孩子要保守秘密。

最近在讀的一本羅恩.利伯的《反溺愛》卻建議家長一定要和孩子談錢,而且最晚在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就要開始了。

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和孩子談錢

一 給孩子零用錢,是培養孩子的耐心

很多家長喜歡當孩子做完家務活的時候給孩子一定數量的零用錢,但本書卻不建議這麼做,它認為,父母做家務沒有任何報酬,為什麼小孩做了就該給呢?這樣容易造成孩子貪婪、自私的習慣。

一個家庭的家務就是一家人的責任,全家人要一起努力、共同分擔,而不僅僅是父母的責任,小孩也有義務完成,這樣才能讓孩子從小養成勤勞、有擔當的優秀品質。

當孩子有了一定數量的零用錢以後,要教他積攢下來,讓他們學會消費與儲蓄,這是一種在成長過程中無法用其他方式習得的技能。

給孩子零用錢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培養他們的耐心,讓他們學會延遲滿足。

當他們學會等待,面對想要的物品剋制,直到用積攢的財富換回來的那一刻,他們在這一整個過程學習到的將是他們最大的一筆財富。

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和孩子談錢

二 告知孩子工作的意義,能培養孩子的毅力

當孩子問你的工作時,你是怎樣回答的呢?你會如實回答還是會有所隱瞞?

《反溺愛》這本書中建議父母要如實回答孩子的問題,可以在合適的時候告知他們:你的工作是在幫助別人,或是在為社會創造財富,想要獲得更多的報酬,就要踏實、勤奮、刻苦的工作,要發揮人生的價值,就要持續努力地做到最好。

整個過程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學習到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而要持久精進的可貴品質,還有隻有好好工作,才能賺到能養活自己和家人的錢。

當孩子知道了工作的意義,他會勤奮摸索、慢慢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行動;有些很小就賺到了錢,還能分擔自己的學費,為父母減輕負擔。

因此,我們不妨先從家裡開始,給孩子注入“想要勝任工作”的動機,等他們長大後,從小培養的這些好習慣,就能讓他們能夠勝任更多的工作。

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和孩子談錢

三 學會聰明消費,能培養孩子取捨的智慧

如果當孩子手中有了一部分錢,和周圍的人越對比,就會越想購買好東西。

這個時候,我們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立一條“需要”和“想要”的界限,讓他們懂得哪些東西是需要的,哪些只是想要。

基本的生活需要我們可以答應孩子,並要給他們提供足夠的保障,但若僅僅只是因為孩子想要,就給他們購買,就顯得有些不夠理智了。

這時這條界限就要發揮作用,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思考:“這樣的物品有用嗎?是自己需要的嗎?”

或是帶孩子去一些二手購物商店,不必花費高額的費用就能挑選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或是向周圍的鄰居發出需求信,或許還能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優秀的家長,一定會和孩子談錢

當孩子懂得了取捨的智慧,也漸漸培養了自己的價值觀。

今天的孩子,在學習科學、文化、藝術的同時,我們作為家長,還應該對他們進行金錢和價值觀的教育,幫助他們從小理解金錢,讓他們明白如何與財富做朋友。

重要的是,無論他們在物質上擁有多少,都能過上精彩紛呈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