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終極打法:行業聯盟和流量共享

只有和平發展,才能實現多方共贏


現在社交電商現在還處在野蠻生長的階段,所有的平臺都在為了流量而不顧一切燒錢引流,拉人頭。

社交電商終極打法:行業聯盟和流量共享


這固然是能夠快速擴大規模的做法,但是我們要了解消費者的心理,現在利用各種補貼來吸引消費者,以後呢?能夠補貼一輩子嗎?就算平臺同意,背後的資本也不同意啊。看看共享經濟的今天就知道,補貼只能做一時,而不能做一世。補貼一停,消費者馬上拍屁股走人。佔便宜習慣了,沒有便宜佔還有誰理你?

做電商行業的朋友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世界上沒有忠誠的消費者,消費者和平臺一樣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誰給得利益多,就認誰,通俗點就是:有奶便是娘。

社交電商終極打法:行業聯盟和流量共享


大家都在說流量為王,話雖不錯,但是也要看這流量是怎麼來的,如果是買來的,肯定不能長久,如果是主動找到來的,那就是真正的流量。其實燒錢補貼和微博刷粉的原理差不多,這個觀點我在前面說內容為王的文章有過闡述,這裡不再重複。

怎麼樣才能讓流量成為真正的流量,而且達到流量最大化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聯立聯盟,然後流量共享。

社交電商終極打法:行業聯盟和流量共享


怎樣打造一個強有力的聯盟?兩步走策略

一、尋找只做細分市場同行

比如社交電商平臺,不要一哄而上,都做一個行業,只做一個細分市場就夠了:張三做生鮮,李四做健康,王二做日用品,麻子做教育,首先自己各自利用有粘性的內容或產品建立起自己的私有流量池,激活所有用戶。只要每個平臺都有這種意識,這個格局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市場競爭避免不了,但是惡性競爭必定的幾敗俱傷,而良性競爭才能互相成就。

阿里和騰訊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阿里主打電商,騰訊主打社交,偶爾再互相刺激一下,促使對方快速成長,所以阿里和騰訊以一起成為了世界級的巨頭,這是良性競爭的結果,當然這也是雙方創始人格局決定的結果。

二、時機成熟,建立聯盟

等各自都有足夠大的私有流量池之後,同行之間互相開放,建立起行業聯盟,平臺之間相互引流,因為大眾的消費需求是全方位的,每天既要吃點生鮮水果,也需要健康食品,日用品不可缺,教育也是必需品,這們各自的流量都能為對方產生價值,這就是流量共享的概念。

流量的本質就是自由人,不可能總會在一個地方逗留。如果有10個不同的平臺,每個平臺有1億用戶,大家成為一個平臺聯盟,把各自的流量進行共享,那各自能得到的流量就是10億,瞬間可以放大10倍,這就是聯盟的威力,也是流量共享的魅力。

個人幹不過團隊,團隊幹不過平臺,平臺幹不過生態,生態幹不過聯盟!

社交電商終極打法:行業聯盟和流量共享


市場總是從瘋狂走向理智,從野蠻化發展到規範化。大家在商場中打得你死我活,其實就是一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局。如果能專心做好自己的核心業務,然後各自分享自己的流量資源,結成聯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互相成就,命運與共,這樣就能無敵於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