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和人民的汪洋大海

人民的名義和人民的汪洋大海

《出埃及記》是部老電影,初映於1960年,跟小鮮肉的爸爸媽媽同時代,年輕一代缺乏關注這部作品的理由和熱情,甚至壓根兒不知道世上有這一號,不丟份。以色列不算大國,但經常是國際新聞的製造者或者當事人,這每每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這部電影。說想起,也不是真能準確回憶起許多細節,我念念不忘的是劇中的個別細節和場景。

二戰初期的納粹德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不到四個小時就搞定了丹麥。按說丹麥是打著避免人民流血、秉持和平信條的旗號主動舉的白旗,但有些時候投降似乎真的不是屈服強權或者貪生怕死——德軍住下之後,丹麥王室及人民表現得很骨氣很局氣:丹麥人民、丹麥國王打仗不行,無力抵擋納粹鐵蹄踐踏蹂躪神聖的國土,硬骨頭卻有幾根,對於納粹侵略軍丹麥人始終報以輕蔑、嘲諷的情感態度,國王甚至表現出了砍頭只當風吹帽、視死如歸的精氣神,每天照常騎著駿馬走出王宮,驕傲、坦然地遊走於哥本哈根的繁華大街,身後尾隨著忠誠和敬仰國王的丹麥人民。那情景,彷彿是丹麥活捉了希特勒。

納粹德國橫掃歐陸的同時,念念不忘的是以國家的名義迫害、屠戮猶太人。武裝佔領丹麥之後,納粹當然不會輕饒生活在丹麥的猶太人,下令丹麥境內的猶太人必須佩戴黃色的大衛之星袖標,否則格殺勿論。這當然是強勢對弱勢肆無忌憚的侮辱與欺凌,可魚肉面對刀俎又能去哪兒叩問公平與真理呢?關鍵時刻,感人肺腑的場面出現了:這道命令生效那天,丹麥國王手臂上戴著黃色的大衛之星袖標,驕傲、坦然地走出王宮,走上大街。很快,幾乎所有的丹麥人都主動戴上了大衛之星袖標,大有“我們都是猶太人”的豪邁氣概。彼時刻彼形勢,跟納粹如此作對,膽兒小了真撐不住。

人民的名義和人民的汪洋大海

電影《出埃及記》改編自歷史小說《出埃及記》,“小說”既然貼有“歷史”的前綴,按慣例當有多多少少的歷史真實為依據,於是便有考據癖多方研究、剖析這一細節的真實性,比較主流的結論是:這一細節於史無據,因為納粹佔領軍的這道命令最終並沒有執行。但又有材料說,之所以下了命令卻沒有執行,主要是因為丹麥國王正告佔領軍說,你們真敢強制丹麥的猶太人佩戴黃袖標,我肯定第一個戴上這種袖標上街!德國與丹麥比鄰,兩國本簽署有友好協定,納粹撕毀協約閃電般拿下丹麥,看重的是丹麥的資源——戰爭機器亟須來自丹麥的肉製品、奶製品來飽肚,故而德國當時的話事人、決策層並不願與丹麥王室翻臉,這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這樣想來,真實處境而不是電影中的丹麥猶太人得以免於更悲慘的命運,丹麥國王功莫大焉、善莫大焉,有沒有電影中的壯舉,國王及人民都是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更有文獻證實,當時的絕大多數丹麥人民對猶太人持同情態度、有保護行動,不僅收留、掩護本國的猶太人,還收養了許多來自國外的猶太兒童,直至殘酷戰爭的落幕。以色列建國後,跟丹麥等北歐國家始終保持著鐵桿關係。猶太民族,記仇,亦報恩。

猶太學者漢娜•阿倫特在《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中剖析了近代反猶主義不幸爆發的因由,原因之一是那時的猶太人是歐洲唯一的非國家族群,最容易受到以國家的名義施加的歧視和排擠。在世界急劇變遷的二戰前夕,沒有祖國的族群更容易遭遇風雨與威脅。更要命的是,猶太人善於集聚財富,社會失控狀態下,刀俎最喜歡大魚肥肉,猶太人的悲慘命運註定是在劫難逃。當下,有人鼓吹“商人無祖國”的論調,我認為即便僅僅是為了自己和家人免遭荼毒,這些人也需認真閱讀和理解這部由反猶者與猶太人共同寫就的血淚史。

人民的名義和人民的汪洋大海

德國是1940年4月以突然襲擊的方式佔領了哥本哈根。此時的中國,正經歷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國家在呻吟,人民在流淚,廣大中國人民的遭遇並不好於歐陸的猶太人民。想著丹麥國王的智慧,我忽然聯繫到這之前發生在中國貴州的一件事兒。

當時的中國領袖蔣委員長當然也是大人物,身邊也不全是酒囊飯袋,決策層已然斷定未來幾年後中日必有一場大戰。不論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專制,還是為國家涵養打大仗的底氣,老蔣當時最最需要的是真正統一全國,政令、軍令統一,而當時的貴州實際掌控人王家烈就成了主要障礙之一。

由史料以及民間傳說看,王家烈這人不壞,政績政聲不差。問題是,老王和老蔣不“同床”不說,還“異夢”,換了哪個雄才大略的領袖,都免不了鬥智鬥勇或者兵戈相見。老蔣做事,也講究先禮後兵、政治先行,於是給王家烈打招呼,要求在貴州建立國民黨黨部,要求王家烈寫申請書加入國民黨。

王家烈是久經江湖的老油條,當然知道老蔣肯定沒憋好屁,當然知道老蔣要打貴州的主意,當然不願拱手讓出苦心經營的地盤,於是嚴肅認真地答道:“報告委員長,我率全體貴州人民集體加入國民黨!”

老蔣的小九九,迅即陷入貴州人民的汪洋大海。這個回合算是不歡而散,老蔣後來費了一些功夫終究拿下了貴州,這裡就不展開贅述了。我想說的是,當時的丹麥和當時的中國,國體不同、國情不同,意識形態、價值觀念、行為方式迥異,然而丹麥國王和中國貴州最高話事人老王遇到挑戰時,居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人民的力量,想到了利用人民的汪洋大海淹沒自己的棘手困難、化解對手的無理要求。希特勒和老蔣都是永載史冊的大獨裁者,真遇到人民的汪洋大海,真遇到以人民為名義的對抗,一時半會兒也會蒙圈。

電影《出埃及記》以猶太人復國建立以色列為高潮。立場不同,對猶太復國、對建立以色列國的評判截然不同,甚囂塵上的觀點是,是因為英美的偏袒和扶持才有了今天的以色列國。英美為什麼要偏袒和扶持猶太人平地摳餅建立色列國呢?甚囂塵上的觀點是,散佈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腰裡趁錢,是美國能量最大的院外勢力,在政經各道兒掌控著話語權。這話沒錯,沒錢沒勢連原有的祖國都會風雨飄搖,在坐地戶手裡搶地盤豎新旗的念頭想想也就罷了,但我更願意認為,猶太人能夠建立以色列,並屹立多年越打越強,歸根結底跟猶太人的人民的名義、人民的汪洋大海有莫大的關係。

納粹投降後,掙扎在集中營、流離失所於各地的猶太人不再直面殺戮的厄運,但當時誰願意、誰能夠為他們提供家園和庇護呢?

戰爭甫結束,有美國猶太裔富商購買一艘退役軍艦,改裝後接在歐洲的猶太同胞前往中東地區。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後來爭得臉紅脖子粗的這片土地,當時既不屬於巴基斯坦亦不屬於以色列,而是由英國人管轄。英國當局為了自己的利益,不許船上的猶太人登岸。英國人軟硬兼施,欺騙、撞船等手段都使上了,猶太人寧死不走,場面讓人潸然淚下;眼看登岸無望,滿載猶太人的這艘大船轉而馳向歐洲,所有國家都不願收留猶太人,法國出於某種考慮允許他們入境,但是滿船猶太人寧死不下船……這場以命相博,據說連英國當局都在心裡承認:必須讓猶太人在中東故土建立自己的國家!

人民的名義和人民的汪洋大海

苦難是懲罰,苦難亦是砥礪。美國電影《出埃及記》輸出的當然是美國人的三觀,猶太作家筆下的《出埃及記》當然站位猶太人的角度和立場,但其對命運、對人性、對意志的思考與表現並不偏頗。以色列得以建國,首先是人民的意志和信仰,如果以色列是一艘大船,它始終乘風破浪於人民的汪洋大海。猶太裔富商的財富、英美的偏袒和扶持,不過是鼓帆的風爾。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屆聯合國大會表決巴以分治決議,33票贊成、13票反對(其中10個是伊斯蘭國家)、10票棄權,這是以色列立國的法理基礎,也可見多數國家對猶太復國的立場。

小說《出埃及記》出版後,美國主流媒體給予很高評價,電影也被奉為經典。客觀地說,《出埃及記》無論小說還是電影,娛樂性、情節性都不強,不過我還是推薦大家找來讀一讀、看一看,其間不僅有猶太曆史,更有人類普遍需要的關於信仰、關於意志、關於人性的闡釋和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