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史上22場大會戰你知道幾個?(三)

15.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薛嶽、楊森、李玉堂、方先覺、夏首勳、陳沛、孫明瑾、餘程萬

這次長沙會戰,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中國正面戰場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進攻作戰,薛嶽將軍負責的第9戰區一線兵團依託各陣地逐次抵抗,給日軍相當的損耗和遲滯。待敵深入長沙預定決戰地區,中國長沙守軍頑強堅守核心陣地,連續挫敗日軍進攻。

同時,第二線反擊兵團周密協同,對日軍進行合圍。日軍屢攻長沙不下,周圍中國軍隊又不斷壓縮包圍圈。日軍彈藥將盡而補給線已被切斷,只能空投補給。日軍見勢不妙立即展開退卻。我軍合圍部隊立即轉為向敵阻擊、截擊、尾擊作戰,窮追不捨,在多處予敵重大打擊,擴大戰果,敵狼狽逃竄,至1942年1月15日,日軍退過新牆河,恢復戰前態勢。

由於第9戰區部署得當、協同密切,作戰得力,從而取得了此次會戰的勝利。此役共斃傷俘日軍5萬餘人,成為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以來,同盟軍唯一決定性之勝利。

16.浙贛會戰(1942年4月~7月28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顧祝同、上官雲相、劉建緒、黃紹竑、汪之斌

日軍大本營決定摧毀浙贛兩省中國軍隊機場,打通浙贛鐵路,最後基本實現預定目標,曾經佔領衢州機場,但遭到嚴重損失,第15師團師團長陣亡,日軍戰史記載傷亡1.7萬人。

17.鄂西會戰(1943年5月~6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陳誠、胡璉、王瓚緒、王敬久、馮治安、王甲本

鄂西會戰歷時月餘,第六戰區以10個軍的兵力抗擊了日軍約5個師團兵力的進攻。

日軍沿長江向上遊進攻,第六戰區及友鄰部隊夾擊日軍,殲滅敵軍4000人。

18.常德會戰(1943年11月2日~12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孫連仲、王耀武、餘程萬、施中誠、胡璉、池峰城、張靈甫

在此次會戰中,中國空軍以及美國駐中國基地空軍也參戰並取得重大戰績。集結轟炸機和驅逐機約200架,對日軍飛機、艦船、地面部隊展開作戰,有力支援了地面作戰。

中國軍隊依託陣地節節頑強阻擊,遲滯日軍進攻,給敵重大消耗,斃日軍1萬餘人。

19.豫中會戰(1944年4月~5月25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湯恩伯、蔣鼎文、胡宗南、李家鈺、何國柱、呂公良(殉國)

豫中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一部分,1944年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就要看到勝利的曙光,侵略成性的日本軍國主義妄圖挽救因太平洋戰爭慘敗而導致即將覆滅的命運,根據“一號作戰計劃”,發動了以打通平漢鐵路南段,消滅中國軍隊湯恩伯部主力為目的的“河南會戰”,史稱“豫中會戰”。其中“許昌保衛戰”成了當時這場戰役最為慘烈的戰鬥之一。

這次會戰是侵華日軍發動的最大規模的戰役,日軍勢在必得打通大陸橫貫南北的交通線。

20.長衡會戰(1944年5月~8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薛嶽、方先覺、周慶祥、容有略、葛先才

長衡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二部分,豫中會戰的同時,日軍開始進攻湖南,打通粵漢鐵路。第10軍在衡陽進行了不可思議的長達48天的抵抗。最後因寡不敵眾,衡陽失守。在這裡要強調的是中日雙方公佈的日軍在長衡會戰中傷亡人數均是6萬人,驚人的一致,這是八年抗戰唯一的一次。

21.桂柳會戰(1944年8月~12月10日)

參戰的主要將領:白崇禧、張發奎、韋雲淞、闞維雍(殉國)、孫元良

桂柳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三部分,日軍為摧毀大西南的美軍空軍基地和打通大陸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交通線,發動桂柳會戰。由於蔣和桂系之間的矛盾,這次會戰中國兵力嚴重不足,導致桂林柳州相繼失守,在整個會戰中日軍也付出了傷亡3萬餘的代價。

22.湘西會戰(1945年4月~6月)

參戰的主要將領:王耀武、施中誠、胡璉、李天霞、廖耀湘、韓璇

1945年4月至6月的湘西雪峰會戰,是中國軍隊給日軍最嚴厲的打擊之一,也是中日戰爭的一次攤牌作戰。此戰役直接給日本政府敲響了喪鐘,湘西也由此成了日軍侵華戰爭的終結地。日軍最終在湖南湘西芷江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