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信披進入“讀秒”階段 信息不對稱問題將大大減少

網貸信披進入“讀秒”階段 信息不對稱問題將大大減少

“網貸行業信披邁入以秒計時階段”。近日,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主導的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下文簡稱“登記披露平臺”)正式上線了項目信息功能模塊,實現了項目實時更新。業界人士認為,這大大減少了此前出借人與網貸機構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信息披露不透明、不規範一直是困擾著網貸行業的主要問題之一。為促進行業進一步規範發展,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下文簡稱“中互金協會”)積極研究制訂了信息披露業務標準和配套自律規則,並在此基礎上完成了登記披露平臺的建設,於2017年6月5日正式上線。

該登記披露平臺的上線,首次統一了網貸行業信息披露標準,實現了從0到1,真正為網貸行業營造了一個統一規範、公平公開的信息披露環境,初步解決了一些網貸機構不披露、亂披露乃至虛假披露、欺詐披露等問題

在上線將近兩年的時間裡,中互金協會不斷擴大接入平臺的覆蓋範圍,並逐步深化網貸機構信息披露——從基礎信息到運營信息。

2019年4月19日,登記披露平臺首次向公眾開放項目信息查詢功能,即公眾可通過登錄該登記披露平臺,查詢網貸機構上傳的融資項目關鍵數據(已脫敏),包括借款金額、借款期限、借款用途、年化利率、借款人基本信息、借款人收入及負債情況等。

出借人也可查詢相關投資信息並持續跟蹤所投項目。此次實現項目信息實時更新,標誌著網貸行業信披進入“讀秒”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鑑於登記披露平臺實行統一集中並防篡改的特點,網貸機構一經在該平臺披露相關信息後,不得再擅自更改所登記披露的信息。

開鑫金服研究院高級戰略顧問凌衝指出,這一方面有利於監管部門通過這個平臺可以一站式、動態瞭解網貸行業的底層資產狀況,落實穿透性監管,為制定行業政策提供數據支撐。

另一方面,出借人也可多利用該平臺數據,通過將項目信息、運營信息、合同信息及資金存管流水信息進行多方比對,核驗其登記披露數據的真實性,有效地深入瞭解各個網貸機構的實時運營情況,從而幫助出借人進一步去辨別網貸機構安全與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