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裡藏著自由的奧祕

在任何人類通過自己的精神,而非與生俱來的天賦創造出的世界中,書本世界是最了不起的一處。

——赫爾曼·黑塞

书里藏着自由的奥秘

上個月參加了冉雲飛老師主講的聽啊讀書課第一季課程“中外閱讀法九講”,收穫頗多。九次課程,七本必讀書,分三個層次,貫徹經驗、理性、超驗的“大三角讀書法”,信息量巨大。

今天是202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寫作小文一篇,作為一份遲到的聽課作業。

先看書單。

一、「超級入門」讀物

1、(日)樺澤紫苑《過目不忘的讀書法》(中國青年出版社)

2、樊登《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中信出版集團)

二、「進深對比」讀物

3、張明仁編著《古今名人讀書法》(商務印書館)

4、王世家編《青年必讀書:一九二五年〈京報副刊〉「二大徵求」資料彙編》(河南大學出版社)

三、「經典建構」讀物

5、(美)艾德勒、範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商務印書館)

6、(美)瑪麗安娜.沃爾夫《普魯斯特與烏賊:閱讀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鳳凰出版社)

第一階段的兩本“超級入門讀物”,主要以速食的工具書閱讀方法為主。第二階段則是對比了古今名人讀書法和民國名人的推薦書單。第三階段,則是從三本書中獲得對閱讀的元認知。

選擇一個課程,首先是因為老師,以及老師和課程主題的匹配度。

我從高中階段在牛博網上最初讀到冉老師的文章,就對他“日拱一卒”的寫作習慣印象深刻。後來認識冉老師之後,更是每個月都能看到他發佈自己當月的閱讀書單,基本都在15本左右,而且從不間斷。

冉老師談閱讀,視角必然和市面上老生常談的內容差別迥異。光是這個書單,就很見功力了。

书里藏着自由的奥秘

我自己小時候,頗為湊巧的與書結緣。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做閱讀推廣。這些年,身邊的友人師長,多數都是讀書人,我常常能從他們的日常閒談中,得著一些古老的卓越思想。

誰都不是偉大的人,但讀書人往往能通過閱讀經典,從而和偉大的事物打交道。

我從不覺得讀書就高人一等,反而越讀書越覺得自己愚鈍,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讀書的人,通常都更加渴望自由。

他們更加渴望從他人的思想中領悟到隻言片語,去體察那個讓文字躍然紙上的表達衝動,去感受那個繆斯女神眷顧的瞬間,以及靈感來臨的那一刻,別樣的自由。

不知你是否有同感:寫比說更嚴肅。

書寫意味著某種有限的永恆的可能性,而話語的歸宿就是被誤解和遺忘。

書寫是人類追求真理的一種渺小的嘗試。多少傑出的頭腦,窮極一生的經驗和才華,才留下了啟迪後人的一兩句話。

有人說,蘇格拉底、孔子、耶穌,這些最偉大的老師,都是述而不作。

但正是他們的學生和信徒的記錄,使得他們的思想流芳百世。

所以黑塞才說:在任何人類通過自己的精神,而非與生俱來的天賦創造出的世界中,書本世界是最了不起的一處。

书里藏着自由的奥秘

錢理群先生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

而閱讀史的開始——就像克拉生在《閱讀的力量》裡引用崔利斯的說法——都有一本“全壘打書籍”。

什麼是全壘打書籍?

“人生的第一本書,第一次親吻,第一個全壘打永遠是最棒的。”

一場棒球比賽裡,全壘打是讓人激動萬分的頂峰體驗。

“心流”理論的提出者希米贊特米哈伊說:閱讀是最長被提及的心流活動。

而學習的體驗裡,一次高度專注的閱讀,就足以塑造一個愛書之人。

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都從來沒機會遇到那本自己的全壘打書籍,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曾體會過閱讀的曼妙。

书里藏着自由的奥秘

四、

我曾組織過一個線上社群:妙手閱讀俱樂部。

妙手二字,取自“妙不可言,手不釋卷”。

閱讀的妙處,因人而異,未必普適。但閱讀的用處,你必須瞭解。

首先,閱讀會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嬰幼兒時期聽到的詞彙量和孩子長大後的學業成績成顯著正相關。

崔利斯在《朗讀手冊》裡給出了大量的實證研究和案例,只是為了推廣親子的陪伴閱讀。

崔利斯說:“大多數人並沒有教育孩子,而只是看著孩子長大。”

而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徜徉在各種故事裡。

第二、閱讀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

很多人都說,讀書讀不進去,不如聽別人給我講。

但殊不知巴菲特、查理芒格、比爾蓋茨、馬斯克……這些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無一沒有每日閱讀的習慣。閱讀是他們取得成功的認知基礎。

比爾蓋茨更是有三大閱讀原則:每天1小時閱讀,在空白處做筆記,一本書一旦開始就一定要讀完。

《閱讀的力量》裡引用了大量實證研究,證明自由閱讀FVR(Free Voluntary Reading)在閱讀、詞彙、寫作、語法測驗中,都比直接教學的成績要高。並且項目持續時間越長,效果越顯著。

所謂直接教育,就是以技能培養和糾正錯誤為主要目標的語言教育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彌補自由閱讀一些語法、詞彙在完整性的疏漏。這是最佳的模式,而不是相反,以自由閱讀彌補直接教學。

自由閱讀,一直是我們好奇學習社區鼓勵和支持學生做的事情。從2018年的千蔚同學的書單,以及2019年馨雨同學的書單中可見一斑。

我們能明顯的察覺,大量的自由閱讀帶來的認知提升。

我們也很榮幸,能請到這麼多偉大的老師,到我們學習社區來教書。

詩集

《另一個,同一個》[阿根廷] 豪·路·博爾赫斯

《地圖冊》[阿根廷] 豪·路·博爾赫斯

《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智利] 巴勃羅·聶魯達

《疑問集》[智利] 巴勃羅·聶魯達

《時光的皺紋》[敘利亞] 阿多尼斯

《石川啄木短歌》[日] 石川啄木

《人間情書》沈顥

小說

《動物農場》[英] 喬治·奧威爾

《莎拉的鑰匙》[法] 塔季雅娜·德·羅斯奈

《快樂的死》[法] 加繆

《窄門》[法] 安德烈·紀德

《白夜》[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仲夏之死》[日] 三島由紀夫

《沙之書》[阿根廷] 豪·路·博爾赫斯

《電影女孩》[智利] 埃爾南·里維拉·萊特利

《使女的故事》[加拿大]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自述/他述

《魔燈:英格瑪·伯格曼自傳(全譯本)》[瑞典] 英格瑪·伯格曼

《黑箱》[日] 伊藤詩織

《切爾諾貝利的悲鳴》[白俄] S·A·阿列克謝耶維奇

社會/文化/歷史

《美國秩序的根基》[美] 拉塞爾·柯克

《論出版自由》[英] 約翰·彌爾頓

《言論的邊界: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簡史》[美] 安東尼·劉易斯

《自殺作為中國問題》吳飛

《鄉土中國》費孝通

《武士道》[日] 新渡戶稻造

教育

《一個數學家的嘆息》[美] 保羅·洛克哈特

哲學/宗教

《眼淚與聖徒》[法] E·M·齊奧朗

《愛的多重奏》[法] 阿蘭·巴迪歐

新聞/傳播

《輿論》[美] 沃爾特·李普曼

工作/項目需要

《超越平凡的平面設計》[美] 麥克韋德

《OKR工作法:谷歌、領英等公司的高績效秘籍》克里斯蒂娜·沃特克

《精益創業》[美]埃裡克·萊斯

《精益創業實戰》Ash Maurya

戲劇

《李爾王》[英] 莎士比亞

《仲夏夜之夢》[英] 莎士比亞

《我們的小鎮》[美] 桑頓·懷爾德

《山羊》[美] 愛德華·阿爾比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意] 達里奧·福

《戀愛的犀牛》廖一梅

攝影集/繪本

《正方形鄉愁》阮義忠

《傳奇卡帕》羅伯特·卡帕

《瀕危:我們與它們的未來》[英]蒂姆·弗拉克(攝)

《北海怪獸》彭磊

《草莓》[日] 新宮晉

《我的秘密朋友阿德》[英] 約翰·伯寧罕

程馨雨,公眾號:屎蛋鬼扯2019書影總結

(程馨雨2019書單)

书里藏着自由的奥秘

(李千蔚2018書單)

第三、與偉大的思想對話

比爾蓋茨之所以堅持在書裡記筆記,其實就是在和這些偉大的思想對話,以打磨自己的觀念。

《學會學習》書中記錄了日本生物學家南方熊楠的學習技巧:

如果有條件的話,他就借書回家謄抄;如果不能外借,他會把書裡的內容記下來,回家再抄寫。

他在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借閱了500多本書,整理了50多本筆記。

普魯斯特發現,閱讀是一種奇特的溝通方式:“我相信就其本質而言,閱讀是一個在全然的孤獨之中,仍令人心滿意足的溝通奇蹟。

馬基雅維利在讀書的時候,為了更加沉浸,甚至會打扮成作者那個年代的樣子,併為他和作者準備一個雙人桌。

書籍就像始終忠誠的朋友,不僅適合你諮詢以尋求答案,時而會激勵你。而你在現實中的激憤痛悱,也往往能在閱讀中得到安慰。

书里藏着自由的奥秘

第四、衣食父母

前段時間,聽郭初陽老師講閱讀的用處時,講到了翻譯家黃燦然,他將陸谷孫先生主編的《英漢大詞典》視作自己的衣食父母,十餘年的翻譯生涯,這本書已然被翻得破爛不堪。

Malcolm·X曾在獄中採用研讀字典的方式自學,讓他後來名聲大噪的那些著名演講,都是在那時奠定的基礎。後來有記者採訪他時,問他從哪一所學校畢業?他說:書籍大學。

书里藏着自由的奥秘

第五、閱讀促進寫作

大量研究證明,閱讀可以極大程度緩解寫作的恐懼。

語言學習主要靠的是輸入,而不是輸出。

通過寫作去訓練寫作的效果,遠遠不如通過閱讀去訓練寫作的效果。

閱讀能大大促進寫作能力,而寫作又能大大促進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說,閱讀與寫作是訓練思考能力的基石。而思考能力使我們通往自由的天梯。

書裡藏著自由的奧秘。

书里藏着自由的奥秘

閱讀不是萬能的,閱讀也有侷限。

否則,達芬奇、愛因斯坦等閱讀障礙症患者,也不會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

研究閱讀腦的書籍《普魯斯特與烏賊》 裡就詳細介紹了關於閱讀障礙的各種科學研究。

閱讀障礙症患者的左腦功能往往受到了限制,但同時也讓他們的右腦變得更加發達。所以在很多重視右腦的領域裡反而更有思維的優越性,尤其在創造力方面表現突出。

不過其中的奧秘至今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解釋。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讀書日。

我希望閱讀應該成為全民的共識,將來不再需要搞一個節日來鼓勵閱讀。

我倒覺得可以把讀書日改為不讀書日,藉以讓讀書的人放鬆娛樂換換腦子,開發一下右腦。讓不讀書的人多一絲對閱讀的好奇和困惑,或許反而更能促進閱讀。

明天,我將進一步介紹提升閱讀興趣的十二個方法,敬請關注。

《黃燦然:我的衣食父母》鏈接:

我辦了個閱讀聯賽

聽啊讀書課第二季:通識教育為何如此重要

《通識教育為何如此重要》“聽啊讀書課”第二季招生公告

池曉題大作troublec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