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國企辭職,求職卻屢屢碰壁,不服輸,逆向思維活出不一樣人生

我二舅,70後,初中時趕上接班潮,初中剛畢業就成為當地一家大型企業的正式員工,他的同學都很羨慕他,因為他早早就有了自己的工作。


35歲國企辭職,求職卻屢屢碰壁,不服輸,逆向思維活出不一樣人生


當時的企業,都有自己的子弟技術進修學校,二舅就是在單位的那種學校經過再次培訓上崗的。小小年紀就成為一名工人的二舅,對什麼都有很強的新鮮感,但是除了學習。

在那時,二舅的思想時總認為自己的這一輩子就好了,吃穿不愁了。所以對自己的能力也沒有什麼過高的要求,只要滿足平日裡的工作需求就好。

正是因為二舅這種對自己人生隨意的態度,沒有一點人生規劃,致使他後來面單位改革,成為裁員名單上的一員。

35歲國企辭職,求職卻屢屢碰壁,不服輸,逆向思維活出不一樣人生

二舅在35歲那年,被企業一刀切的政策給賣斷了。一夜之間,一生不愁的人突然成為失業狀態,二舅很受打擊。

只是這時,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今後的路有多艱難。休息幾天後,他那閒不下來和得心,就開始去人才市場找工作。

只是但凡是一份工作,人家不是要求學歷就是要有技術。這對於一個沒有任何學歷,在大型企業散養了幾樣的人來說,是何等的殘酷。

35歲國企辭職,求職卻屢屢碰壁,不服輸,逆向思維活出不一樣人生

面對不同的招聘,迎接二舅的是清一色的“拒絕”。面對挫折,一般人不是放棄就是迎難而上。多次找工作被拒的經歷,讓二舅識到了學歷、能力、技術、溝通力等的重要性。

二舅第一次對這種嚴峻的生活局面產生了“挑戰”的心理,他不服輸,不想讓人看不起,不想讓兒子看到一個無能的爸爸,不想讓父母看到一個失敗的兒子。

他白天去工程打短工,晚上學習,並利用艾森豪威爾原則分類法,對自己的人生目標進行了拆解。

35歲國企辭職,求職卻屢屢碰壁,不服輸,逆向思維活出不一樣人生

對自己的人生要努力的事情 進行了5個類別的劃分:A必須做的事;B應該做的事;C量國而為的事情;D可委託他人去做的事情;E應該刪除的工作等。

在一天的時間裡,他也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 放入到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標裡,結合實際情況,量身訂製發展計劃、調整結構,規劃步驟、嚴格執行。

老話說得好"自知是自善的 第一步"。二舅就是要自己強烈想要改變現狀的訴求下,首先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剖析解決,提升自我。

35歲國企辭職,求職卻屢屢碰壁,不服輸,逆向思維活出不一樣人生

以此釋彼,二舅明白事萬物皆有聯繫,做人不能一根筋,要把握關鍵,抓住機會,就改變命運。

二舅就是在這樣的脫皮效應下,勇於挑戰,不斷超越自我,成為我們當地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

現在,二舅的公司越辦越大,已經在很多城市,都開了自己的分公司。二舅常說,有因必有果,自己的人生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做出多大的努力,就會收穫多林的果實。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