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養成了“巨嬰”?跟家長的教育有關,別再做“鏟雪車父母”

前不久的時候,和一些朋友去外面兒童餐廳聚餐。但是一些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方式讓我瞠目:

隔壁桌有一個小女孩大概是七八歲左右,從進入餐廳那一刻開始最好像一個小公主。媽媽幫孩子揹著書包,為孩子擺好碗筷,甚至是到了後面是媽媽拿起碗來喂孩子。吃完後,可能弄髒了手"媽媽,我想洗手。"

我們原本以為孩子的媽媽會給孩子指路,讓孩子自己去,畢竟孩子挺大了而且洗手間就在前面不遠處。結果卻是,那位媽媽立馬放下手中還沒吃完的飯,牽著孩子去了洗手間。

等待吃完要離開的時候,也是媽媽為孩子整理好衣褲。這讓我們幾位媽媽都感到不可思議。不得不承認越來越多的父母成了"鏟雪車父母",為孩子剷除一切障礙,將孩子養成讓人聞風喪膽的"巨嬰"。

"鏟雪車父母"只能把孩子養成"巨嬰!

"剷雪式父母"最早是來源於美國的一個流行詞彙:Snowplow parent。這個概念其實很好理解,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簡直就像溺愛的大型鏟雪車,恨不得為他們剷除前進道路上所有的障礙,確保孩子可以平穩快樂的度過一生。

父母只顧著為孩子剷雪,沒有在風雪裡摸爬滾打的孩子,他們沒有遭遇過失敗和挫折,那怎麼會長大呢

孩子被養成了“巨嬰”?跟家長的教育有關,別再做“鏟雪車父母”

萬一哪一天父母鏟雪車出現了嚴重的故障,那孩子豈不是要一直停滯不前?他們可能連邁出第一步的勇氣都沒有,更不要說獨自面臨風吹雨打了。

如果父母對於教育孩子的目標只有一個:一切以孩子為重。那麼其實也是父母自身的自私,這樣無時無刻的愛是沉重的。父母放棄了自我的生活,還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得不償失。

特別是在現在競爭激烈的時代,從孩子一出生就進行所謂的精英教育,為孩子量身定製的教育,出了一點點的狀況都不得了。在家更是除了學習什麼都不需要動手,喪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別再做"鏟雪車父母"了,不然回報你的將是中國式的巨嬰和媽寶孩。

孩子被養成"巨嬰",缺失獨立意識危害重重!

1. 孩子無能,缺乏基本技能

讓孩子面對困難,他們才會學習解決問題,敢於去冒險並且克服困難的精神,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必要的生活技能和心理素質。

在合適的年齡做自己合適的事情。不然的話,孩子小時候父母不教會他自己吃飯,到了快十歲的年紀還要媽媽喂;父母越是包辦一切,孩子就越是無能。

到了後期更是沒有責任感,哪怕是快遲到了,他依舊還是賴在床上不肯起來;寫作業磨磨蹭蹭,一章的練習題可以寫個幾小時;學習上不去也不會上心。

孩子被養成了“巨嬰”?跟家長的教育有關,別再做“鏟雪車父母”

他們沒有擔當,總想著父母包辦了一切,那我就不用擔心了。而且面對父母的辛苦和親力親為,沒有一絲的感激,甚至覺得這種照顧是理所應當的。這樣的只知道索取,不願付出的孩子如何應對壓力重重的社會?

2. 不懂得堅持,隨時甩鍋

做事有始有終,持之以恆;但是如今獨生子女較多,父母都爭著代替為孩子做事,不讓孩子受一定的苦楚。

作業,父母替孩子想答案;手工,父母齊齊上陣。長期下來,孩子一旦遇到一點的困境就放棄,讓父母去善後。長大後也很難堅持完成一件事情,自律性不好,總是拖拖拉拉,有的甚至直接不開始就放棄。

同樣的,因為父母的偏愛,孩子不會歸結為自己的錯,而是隨時的甩鍋,這不是我的錯,不關我的事!

3. 抗挫能力極差

大家都聽過失敗是成功之母,只有從小進行挫折教育,孩子才不會一看見挫折就嚇得後退,才會勇於面對。憑藉著一次次的挫折而得到的經驗無比珍貴,錘鍊孩子的內心,也讓孩子吸取教訓加以改正。

孩子被養成了“巨嬰”?跟家長的教育有關,別再做“鏟雪車父母”

但是家長把挫折拒之門外,一帆風順的孩子一旦遇見狂風暴雨,就會被深深打擊,甚至會因此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過激舉動。

家長該如何拒絕做"鏟雪車父母"?

1. 放開手,減少干預

父母需要注意不要將孩子當做是附屬品,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享有自我的權利。從現在開始,慢慢學會放手,減少大家長式的干預和掌控,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孩子被養成了“巨嬰”?跟家長的教育有關,別再做“鏟雪車父母”

研究表明,孩子2-3歲就會發展自我意識,出現了維護自我權利的想法。學會了向成年人表達自己想做什麼,又不願意做什麼。我們應該為孩子的成長感到高興,只要是威脅孩子安全和底線的行為,父母應該肯定和引導。

比如像剛剛學會拿筷子的孩子表示出強烈的想要自己吃飯,那媽媽就不要覺得孩子會弄髒衣服而拒絕。如果嘗試自立的孩子做的不好,比如自己倒牛奶卻灑了出來,可不要嚴肅批評,告訴孩子自己將衛生搞乾淨就可以了。

到孩子稍大一旦,父母還可以主動的說出自己的小麻煩和困擾,問問孩子的意見,還能提升維護孩子自主權和選擇權的意識,培養孩子的全面解決問題的思維。

2.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幼兒園的時候就得教會孩子自立,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小時候可以引導孩子自己扔尿片;大一點就讓孩子自己學習穿衣服,穿鞋襪;學會自己整理房間和玩具。加強孩子自我的歸屬感,有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

因為在自理的過程中,孩子也在協調四肢的靈活度,怎麼才能將房間整理的更好,也是在培養自我的邏輯思考能力。

孩子被養成了“巨嬰”?跟家長的教育有關,別再做“鏟雪車父母”

等到上小學的時候,孩子就可以自己制定目標和計劃,合理利用和分配時間。父母也就不需要盯著孩子寫作業,好習慣和自律是從小培養出來的。讓孩子學會按部就班,自律自立才是最終的成人目標。

3. 適當的挫折教育很重要

鏟雪車父母是為孩子剷除一切障礙,我們不如做聰明的父母,引導孩子跨過障礙,授人以魚不如授漁。生活和學習中,孩子碰到挫折和障礙,父母的鼓勵和引導顯得格外重要。

我們要肯定孩子,為孩子樹立信心,教導孩子風雨過後會有彩虹,哪怕是失敗了也不可怕,只要孩子敢於面對,事後會反省,那麼孩子就是最棒的。

記住,不要用結果去衡量孩子的成就,告誡孩子:"孩子,雖然你這次沒有拿到理想的名次,但是你較上次已經進步了,我們不能總是和別人比較,要和自己比!"

不要將孩子放在溫室裡成長,必要的風雨會讓他更強勁。引導孩子學會在實踐中總結和昇華,想一想自己到底是那一方面欠缺,就針對性的加強。

教育孩子是一個有學問的問題,鏟雪車父母的事事親為,看似為孩子著想,實則是害了孩子一生。一個不能承擔生活責任,無法自理的人,就是巨嬰;對於身邊的親人和社會都是一個禍害。放開手吧,讓孩子在風雨中前進!

我是尼尼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