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讀書,看1本勝過10本

這樣讀書,看1本勝過10本!!!

自從最近學了新的閱讀法,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所以,今天想大家一起探討更有趣的閱讀方法!

■■■■■

看了很多書,生活依舊沒有改變?

不是你看的書不夠好,而是你看書的方法有問題。

之前,看見閱讀訓練營,我都會覺得肯定沒有市場,讀書誰還不會呀?

最近看了赤羽雄二的《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後,我要啪啪打自己臉了。發現閱讀方法真的很重要,好的閱讀方法,看1本抵上10本,沒有好的閱讀方法,看100本也可能收效甚微


這樣讀書,看1本勝過10本


本書的作者赤羽雄二,在麥肯錫工作14年,創辦了麥肯錫韓國分公司。作為一名諮詢師,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各種領域的知識,但他總是能夠通過閱讀,快速瞭解各個領域的基礎知識。

在本書中,他分享了自己獨特的讀書技巧,從選書到閱讀時間,到牢記書中的知識,再到實際行動,都一一有具體的操作方法。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立馬優化的自己的閱讀方法,實踐1個月,閱讀質量明顯提升了。

現在我把書中學到的幾個小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幫提升我們的閱讀質量,更好地吸收書中的知識。


這樣讀書,看1本勝過10本


讀書前,思考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很多時候,我們看書都是拿起就看,看完就忘,最後看了很多書,但自己提升並不明顯。

所以,作者在書中強調,看書一定要思考:“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我讀這本書書的目的是什麼?”

比如我看《碎片化學習》這本書,目的就是想要了解,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提升自己。看書時,直接把方法找出來,留下適合自己的,去掉不適合自己的。

這樣帶著目的去找答案,既節約時間,閱讀效果又好。


這樣讀書,看1本勝過10本


限制讀書時間,花更多的時間輸出

現在網上很多人吹捧閱讀數量,認為看書越多越好。而作者跟這些人恰恰相反,他認為我們在30歲之前閱讀量到達300以後,更應該注重閱讀的效果和實踐

所以他建議我們限制讀書時間,花更多的時間來輸出。把學到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知識,而不是僅僅把看書,當成信息收集的方式。

如果你之前已經看了不少書,並沒有很好的運用過書中的知識點,那麼不妨嘗試一下,限制閱讀時間,花更多時間來輸出。


這樣讀書,看1本勝過10本


看完一本書或一部電影,肯定會有自己的感受,但是如果這種感受不及時記錄下來,很快就會忘記。


這樣讀書,看1本勝過10本


所以作者在書中建議,大家看完一本書後,要立馬寫明自己讀完這本書的感受。如果你不能寫出很長的感受,也沒有關係,可以寫簡單的感受。

比如,你看完一本書,覺得這本書不是很好,感覺不值,你可以直接寫,這本書很一般,不值得讀。

以後,翻到這本書的讀後感,你就能回憶起看這本書的感受了。


這樣讀書,看1本勝過10本


閱讀完一本書,列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我們懂得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懂得不等於能做到,所以過不好這一生很正常。

看書也是一樣,看了很多,依舊沒有改變,是因為我們僅僅看了,並沒有去實踐

作者在書中強調,看完一本書,一定要列下一步的行動清單,及時把書中好的方法,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讓知道變成做到。



擺脫看過就忘,A4筆記法記住書中重點

關於怎麼做閱讀筆記的文章和書很多,但是很多都不夠簡潔,實踐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赤羽雄二在書中分享了A4筆記法,簡單方便,可操作性強。


這樣讀書,看1本勝過10本


△A4筆記法

一本書的重點,閱讀目的、讀後感、下一步行動、書籍信息等等,全部歸納在一張紙上,最後把這張紙收藏好,重讀的時候直接看“重點”就行了。



規劃5年目標,找自己的要讀的書

自從我在豆瓣上分享閱讀筆記後,很多朋友私信我,讓我幫忙推薦書單。

因為大家的情況不一樣,適合我的書,不一定適合大家。所以,有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該給對方推薦什麼書。


這樣讀書,看1本勝過10本


而作者書中提到,我們可以規劃自己未來5年的目標,然後用倒推法,找自己要閱讀的書。

比如我未來5年的規劃,是成為一個文案高手,到達某個高度,那麼利用倒推法,我根據自己每年的進度,就能找出自己需要看的書籍了。

這種有自己目標的閱讀,比盲目找書單,效果會好很多。

如果你現在正在書荒,不知道看什麼類型的書,不妨先給自己做一個5年目標規劃。


這樣讀書,看1本勝過10本


提高閱讀效率,每次專注讀一本書

看這本書之前,我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喜歡同時看好幾本書,最後總是會漏掉很多書,閱讀質量和效果也大大折扣。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中提出:一次要專注看一本書,看完再看下一本,買來的書一定要立馬看。

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我們亂買書,亂囤書,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質量和效率。


這樣讀書,看1本勝過10本


在本書中,還有很多可以非常實用的閱讀方法,篇幅有限,我就不一一寫出來了,有問題可以給我留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