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勒爺、畫家、天文學家

天文學 | 教育 | 認識世界 作者 / 高爽

1

晚清有位貝勒爺,是恭親王奕訢的孫子,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原名溥儒。

咱這位貝勒爺從小就是神童,被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誇讚過,6歲上學,9歲會寫詩,12歲能作文。

後來,溥儒愛上了書畫,成了一代書畫大師,和張大千齊名。

這就是著名的民國書畫大師溥心畲先生。

溥心畲先生早在1930年就和夫人一起在北京辦過個人畫展。在那個軍閥混戰的歲月裡,他幾乎以一己之力,讓中國北方的書畫技藝繼續傳承和提升。

晚年,他居住在臺灣,四處講學。

1963年,溥心畲先生病逝臺灣,享年67歲。

2

好玩的是,如果你在百度上同時搜索“溥心畲”和“天文學”兩個詞,結果會讓你瞠目結舌。

溥心畲先生晚年發表了一篇自述文章,論述自己的求學經歷。其中白紙黑字地寫著,自己14歲入讀政法大學,17歲研習德語,經過德國威廉親王介紹,去德國讀書,22歲獲得

天文學博士學位生物學博士學位

你感受一下,貝勒爺,書畫大師,前清貴族,是柏林大學天文學博士,還順便是生物學博士。

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的1922年,這是一個博士也難得一見的民國。書畫大師一口氣拿回來兩個博士學位,從第一次學德語開始,到獲得雙博士學位,一共用了8年。

給跪,神童就是神童,你看看人家這貴族基因。

3

且慢。

這可能嗎?

潛心書畫的大師,怎麼可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分身柏林?又怎麼可能在完全沒接受過自然科學教育的情況下8年拿回兩個博士?

柏林大學查不到先生的論文和學籍,也不可能查得到。

為什麼?

為什麼溥心畲先生晚年還要編造自己的學歷?

更重要的問題是,這麼做有什麼必要呢?溥心畲先生早就是站在文化頂峰的人物,為什麼需要為自己編出一個天文學博士來愚弄世界呢?

實際上,先生晚年在各地講學。每到一處,總要彙報出自己的學歷。博士鄙視碩士,碩士鄙視大學,大學鄙視沒上過大學……先生不勝其擾,又難以改變這個唯學歷論的世界,索性當起了老頑童。

你們不是問我的學歷嗎?

如實相告,你們不接受,好吧,讓我來滿足各位,我是天文學博士,外加生物學博士,還是德國造。

你看,這兩個專業和先生的生活相距太遠,德國和德語跟先生也相去太遠,甚至身邊人都知道那段時間先生在山西學畫。

老頑童為我們講了一個貴族去歐洲求學當學霸的童話故事,在這個故事裡埋下了一個又一個明顯的 bug。因為他生氣了,氣的是跟他學畫的人張口便問學歷。

講到這裡,我的感慨是,老先生選擇天文學來開這個玩笑,是對天文學極大的尊重。天文學,無布可衣,無餐可食,聽者不懂,聞者不知。天文學就是老先生心目中離開讓他生氣的世界最遙遠的地方,是他的孩童心的所在。

很可惜,先生已經往生了半個世紀。如果先生長壽,或者我能生得更早,真希望有機會當面請教,我為溥心畲講一講天文學——

這是一個真德國天文學博士,對一個假德國天文學博士的致敬。

高爽的得到app課程

歷時1年打磨,大綱推翻6次,每節課平均修改8次

幾萬人共同學習

贝勒爷、画家、天文学家 | 高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