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投資總結

2019年是收穫的一年。

經歷了第一季度的的小陽春之後,第二季度上證指數又重新跌回3000點以下。之後就是反覆掙扎在3000點下方,直到12月下旬才開始逐漸突破,能不能站穩還要2020年才能見分曉。

對於年初空倉的投資者,今年可能就要難受多了。尤其是3200點一猛子扎入的同志們,我在此心疼你們3秒鐘。你們辛苦了!

下半年的反覆波動也挺折磨人的好在我用波段賬戶做了一些波段,吃到了一部分收益,這個後面展開講。

2019年,我給自己的操作打80分。以下是分項總結。


指數基金

因為年初的一波急漲,各指數的估值都有了不同的提高。雖然大部分都還在很便宜的估值區域,但相比去年的白菜價還是高了一截。因為資金有限,為了守住手中為數不多的彈藥,所以上半年我幾乎沒什麼操作。

雖然幾乎沒操作,但是收益還是美滋滋的。然後,緊接著,第二季度就被吃回去一半。幹得漂亮。

之後的大概半年時間,在幾波3000點以下波動裡,我用場內波段賬戶吃了兩三波波動的利潤。但是體量很小,聊勝於無。

吃的是後面兩波的收益。前面由於偏向樂觀,以為還能再漲一漲......嗯,天真無邪。

在2900點左右的位置,略尷尬。想加倉,覺得略虧,因為去年2500點以下的歷史低點還歷歷在目;想做T,又怕爬上3000點之後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在後半年的操作還是偏向於謹慎的。雖然可能錯過幾個波段行情,但未來的新一輪大牛市是絕對不可以錯過的。買的比較足了,能不動則不動。

今年年中總結後,我及時更正了一些之前的不當操作,雖不算及時,但目前看是停止了損耗。談不上止損,只不過清倉掉部分買錯了的爛貨,換成了中證500和全指醫藥以及給其它配置稍少的指數打了一點補丁。目前用後視鏡來看,操作暫時正確,不過還有待更長時間的觀察。在之後的總結裡我還會再次提及。

股票

這一年,我對於股票的操作,比指數基金的操作更無聊。主力賬戶紋絲沒動,僅在做波段的賬戶做了少數不怎麼影響總體收益的操作。

先是在8月份準備建倉興業銀行,誰知才只買了一手底倉,興業就來了一波漲幅,漲了百分之十幾,我就一直沒捨得繼續下手...雖然現價買入也算合理低估,但想想比底倉成本高了百分之十幾,總不太舒服。那就這麼放著吧。市場上好股票多得是,買哪個不是買,實在不行就無腦加倉招行,愛咋咋地。

今年傻乎乎的錯過了平安銀行的可轉債行情。明擺著的要奔著強贖轉股去,白給的錢沒賺到。一是精力不夠用,這是硬傷沒辦法,咱又不是職業股民,沒法投入太多的精力和心思;二是意識不足,反應不夠快,在平銀髮布可轉債時就應該意識到平銀會推動快速轉股。


對於第一點,沒有解決辦法,也不用解決,守好自己的招行格力一畝三分地就夠了;對於第二點,一回生二回熟,多經歷幾次,多找找感覺,應該會好一點。

這不,浦發銀行的可轉債來了。不過因為浦發沒有平銀那麼給力的乾爹支援,推動轉股的力度和速度很可能沒有平銀那麼強,所以浦發轉債上市後正股的走勢相對來說還是要弱一些,並且現價距離轉股價還有一定差距,並且無法下調轉股價,所以浦發轉債強贖的速度極可能會比平銀慢。因為現在還沒到轉股期,所以當下這個時間節點也許是一個不錯的入場時機。我剛買了浦發正股不久,只是一手底倉,未來會考慮適度加倉。希望浦發別像興業一樣,從明天開始一漲不復返,那樣可就難受了......

另外,我還在11-12月少量建倉中字頭基建股。基建股萎靡好幾年了,現在的估值屬於嚴重低估,嚴重到不知道的還以為要破產清算了呢......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現價的優質中字頭基建股不容錯過。

不過,我沒碰中國建築。雖然知道中國建築是龍頭,中國建築的營收中有大概40%是房地產貢獻的。雖然房地產行業目前也在被市場低估的範圍內,但我想買得更純粹一些。看好基建就買中字頭基建股,看好房地產就買保利萬科(沒開港股賬戶,買不了融創和碧桂園),同時看好基建和房地產就買中字頭基建股+保利萬科。中國建築作為基建和房地產的結合體,既像是雙主業又不能被定義為雙主業,這樣的公司結構我不是很喜歡。所以我買的是另外兩隻中字頭基建股。

雖然我也同時看好房地產行業,但我既沒買保利也沒買萬科。因為據我的觀察,貌似近幾年融創和碧桂園的發展更迅速一點。對於房地產這樣一個類存量市場的市場環境下,誰能在未來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是提高業績最重要的手段。萬科保利固然好,但因為買不到我更看好的融創和碧桂園,所以索性乾脆不買了。

收益率


又到了最沒勁的收益率環節。不廢話,直接上圖:

2019年投資總結

今年,場外賬戶嚴重拖累了總收益。一是因為前文我提到的那些爛操作;二是我的指數持倉裡中證500的倉位較重,而今年中證500漲的沒有滬深300好;三是年初漲的太急,導致指數基金被對應的指數落下的有點多(因為指數基金最高只能有95%的股票倉位,所以在指數急漲急跌時,指數基金跟不上對應的指數漲跌是正常現象,不用過於在意)。

總的來說,總收益跑贏滬深300大概7個點,還是很令我滿意的。


展望

首先,我看好2020年的春季行情。因為降準。這幾天大V們以及說了挺多了,我不再贅述。

對於2020全年的行情,很遺憾,我能力有限,看不了那麼遠。

沒錯,即使是短短的一年時間,我也猜不到結局。

不過,我擺兩條關鍵線索出來,可以玩玩推理遊戲。

一是外資持續的流入。2019年,超過3500億外資流入A股,在A股擺脫2018年陰霾的路上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未來,隨著中國更加開放以及外資越來越重視A股的投資價值,外資的流入很可能是每年遞增的。

二是社保,保險,資管計劃等長線資金入市,對股票市場(尤其是優質股票)股價上漲有很好的推動作用。這些長線資金再加上外資,會令A股市場投資偏好發生本質上的改變,A股港股化美股化會越來越明顯。以後,炒概念炒垃圾股的賭徒們會虧得更慘,緊握優質龍頭公司的長線投資者的前途會更加可見的光明。

你猜2020年A股會怎麼走?今後3年呢?5年呢?10年呢?


誰知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