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的靖康恥,到底有多荒唐。靖康之變:一把荒唐淚

1127年1月9日,金國攻破開封,擄走了宋徽宗、宋欽宗這對父子皇帝,北宋宣佈滅亡。


念念不忘的靖康恥,到底有多荒唐。靖康之變:一把荒唐淚

宋徽宗


念念不忘的靖康恥,到底有多荒唐。靖康之變:一把荒唐淚

宋欽宗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變”。

“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建立起了南宋。


念念不忘的靖康恥,到底有多荒唐。靖康之變:一把荒唐淚

趙構

就像“安史之亂”是唐朝的拐點一樣,“靖康之變”是宋朝的一個拐點:

北宋之前的“祖宗之法”被打破,讓南宋以新的方式防禦金國;南宋在長江以南建都,使中國經濟和文化中心南移的進程得以完成。

“靖康之變”前,北宋承平日久,經濟和文化異常繁榮,宋徽宗陶醉在“豐亨豫大”的美夢中,為滿足自己高雅的藝術趣味,大肆揮霍。然而,只三、四年的時間,一個繁華盛世就煙消雲散了。

“靖康之變”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北宋的國內和國際形勢,會讓這場戰爭不可避免呢?

從北宋的角度來看:

第一,北宋的軍事制度有弊端,“將不識兵,兵不能戰”。

北宋初年,為了限制將官的權利,把調兵和練兵的職責分給了樞密使和三衙(掌管皇帝親軍的機構),打仗的時候,將官指揮的部隊都是臨時分配的,“將不識兵,兵不識將”,毫無忠誠度可言。

宋徽宗重用奸臣,“六賊”之一的童貫擔任樞密使,高俅掌管三衙。童貫大膽地貪汙軍費,剋扣軍餉;高俅也不把士兵的訓練當一回事,讓會做鞋和做陶瓷的士兵去做鞋和陶瓷,然後拿出去賣錢。賣出去的錢,就歸高俅自己了。缺糧餉,少訓練,這樣的軍隊能打仗才怪。

第二,北宋“引狼入室”,借金國消滅遼國。

如果國家太平,軍隊戰鬥力差點也沒什麼。但國際局勢卻發生了變化:北宋和遼國的“均勢”被金國的崛起打破。

金國的軍隊兇悍無比,崛起於白山黑水間,很快就把遼國的土地蠶食得差不多了。這時,金國向北宋伸出了橄欖枝,要聯合起來滅遼國。這個建議跟北宋君臣一拍即合,因為,雖然友好相處了一百多年,但北宋人從沒有忘記燕雲十六州。


念念不忘的靖康恥,到底有多荒唐。靖康之變:一把荒唐淚

燕雲十六州地圖

燕雲十六州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北方民族越過這裡,可以直抵中原腹地。北宋建國時,這片土地就在遼國手裡了,早期的幾個皇帝跟遼打了二十幾年,也沒奪回來。遼也打累了,兩家就簽了“澶淵之盟”:邊境不變,北宋每年給遼國支付歲幣。就這樣保了一百多年的邊境和平。

北宋“好戰派”童貫早就想聯金抗遼,但苦於搭不上線,這回金國主動示好,當然喜出望外。結果呢,收回燕雲十六州的短期目標實現了,但更大的隱患卻種下了:睦鄰友好的遼國不存在了,大宋國要直接面對強悍的金國了。

自古都是弱弱聯合,共同對付強者,三國時,孫劉聯合對付魏國是這個道理,戰國時,六國合縱對付秦國也是這個道理。北宋倒好,聯合強大的金國對付同是弱國的遼國,遼國滅了,金國不掉頭打你才怪。

宋軍很弱,聯合攻打遼國的時候,金國人就看出來了。但真要起兵攻打,還是需要一點理由的,宋朝君臣的外交能力也讓人堪憂,人家需要理由,就給送去了:不講信用。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看看靖康之變的過程就明白了。

“靖康之變”的歷史過程,可以劃分成金國的兩次“汴京之圍”。

第一次汴京之圍,宋朝賠款送人質。

滅遼時,宋金雙方約定,都不能招降遼國投降的人,但宋朝並沒有履行諾言,宋徽宗甚至親自合夥遼天祚帝。當金國指責宋朝違約時,宋朝打死都不肯相信,戰爭就這樣來了,而且勢如破竹。宋徽宗慌了,議和不成就一跑了之,將皇位強行傳給兒子宋欽宗。

金國大概只想撈一把就走,圍攻汴京城受阻,就決定議和。宋朝答應割地賠款送人質,金國就撤軍了。

第二次汴京之圍,宋朝竟親自打開外城大門。

不知道宋朝君臣為什麼做不到的事還答應,反正,上次承諾給金國的東西都沒給,這樣人家就有了再一次打你的藉口。

八萬金軍在黃河邊敲了一夜的鼓,十四萬宋軍就全消失了,汴京第二次被包圍。本來攻下汴京並不容易,但宋欽宗卻讓道士郭京招7777個“神兵”來做法禦敵,不讓人看不說,還要大開城門。金軍正愁攻不進來,城門卻自己開了。

當時汴京城分外城和內城,外城被攻陷了,但內城並不好打。金軍就說,你們把之前說好的錢湊齊,再讓皇帝來議和,事情就好辦。欽宗真的去了,但錢該給不起還是給不起。錢不夠,人來湊。就這樣,金軍把包括宋欽宗和宋徽宗在內的3000多人全部擄走了。

中國歷史上皇帝被俘的事還有一次土木堡之變,但明英宗那是御駕親征,戰敗被俘,相比之下,宋欽宗和宋徽宗就窩囊多了。

“靖康之變”終結了北宋,催生了南宋。但它帶來的影響,還不止王朝更迭這麼簡單:

第一,讓中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轉到了長江以南。

金軍在北方殺人,劫掠,侵佔土地,造成大批人口南遷。都城臨安成為政治中心,吸引大量士人前往。政府鼓勵農民開墾土地,採取各種措施鼓勵文化傳播,讓整個長江以南的經濟和文化都空前繁榮起來。

歷史上,西晉滅亡和安史之亂也引發了大量的人口南遷,但“靖康之變”讓中國經濟和文化中心南移的進程基本完成。。

第二,北宋原有的軍制被打亂。


念念不忘的靖康恥,到底有多荒唐。靖康之變:一把荒唐淚

南宋.四川彭山虞公著墓石刻甲士

南宋初年,面對金軍壓境,只能違背祖制下放權力給將官,一改北宋“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狀態,造就了以岳飛為代表的“中興四將”,也讓南宋可以和金對峙上百年,和蒙古斡旋五十年。

靖康之變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多邊格局中,選擇與強者的聯合並不一定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宋朝在選擇和金朝聯手的時候,歷史的多米諾骨牌就已經被推翻,之後的一切,都不過是連鎖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