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度GDP比下降6.8%,更艱難的仗在後面

首季度GDP比下降6.8%,更艱難的仗在後面


新冠疫情的破壞力比預計中強,比想象中持久。

它危及人類健康,影響社會正常運轉,吞噬經濟活力,甚至引發人們內心對未來預期的悲觀。

多年前,我的好基友王寶劍在QQ上撩妹時經常引用一段話:

我們沒有世界大戰可以經歷,也沒有經濟大蕭條可以恐慌。


我們的戰爭充其量不過是內心之戰;我們最大的恐慌就是自己的生活。

這其實是電影《搏擊俱樂部》裡,布拉德·皮特的一句臺詞。


這部20年前的老片子,王寶劍並沒有看過,但他喜歡看天涯和豆瓣上的經典電影臺詞精選。

王寶劍之所以經常引用這段話,一來顯得深沉,假裝可以洞察一切;


二來他斷定我們這代人壓根兒不會經歷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

所以他才能給那些妹紙們餵雞湯,告訴她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怎麼辦?

彼時的王寶劍,青春年少,尚未經歷生活的摩擦,以及當下這場地球級疫情對生計的衝擊。

首季度GDP比下降6.8%,更艱難的仗在後面

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

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最低的季度增長,也是首次負增長。

從產業增加值來看,第一產業下降3.2%,第二產業降9.6%,第三產業下降5.2%。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同比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為歷史新高,3月份有所下降,但也達到5.9%。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1%;貿易出口下降11.4%。

疫情肆虐之下,負增長在意料之中,在具體的行業領域,這種不景氣表現得更為直觀。

廣東汕頭澄海,世界玩具之都。當地玩具企業超過6000家,從業人員達12萬人,玩具禮品年產值近500億元,其中7成以上出口。


隨著海外疫情爆發,玩具製造商的日子很不好過,沒有訂單,機器停擺,資金週轉壓力非常大。


有些扛不住的乾脆關門歇業。

除了醫療物資,整個出口製造業都在經歷至暗時刻。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10.3%。

消費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同比下降19.0%。這當中,餐飲消費下降44.3%,商品零售下降15.8%。

疫情期間,大部分實體消費場所被按下了暫停鍵。


雖然3月以來,隨著商場、餐飲恢復營業,情況好轉了許多,但客流和營業流水仍然大不如前。

我在重慶,看到最先反彈的餐飲品類是火鍋。解禁後的第一個星期,這座城市的生機很大程度就在那一鍋麻辣鮮香裡。

餐飲堂食恢復後,大多數門店能恢復到五成以上,但仍然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在一次線上演講時說,


“4、5、6月份餐飲日子是非常煎熬的。餐飲恢復到原點可能要等到明年春節。”

很多城市都在發放消費券,鼓勵消費,刺激消費。但消費意願和動力依然不足,很大一個原因還是收入下降,對經濟預期不樂觀。

王寶劍一臉惆悵地說,哪有什麼報復性消費,TM根本無力報復啊。

是啊,大家都在捂緊錢袋子。地主家也沒餘糧啊。

我有一個朋友,兩口子都在航空公司,男的是飛行員,女的是空姐。這幾個月,是他們從業以來最清閒的時光,幾乎都快忘記天空是什麼顏色了。

前幾天,民航局發言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季度全行業累計虧損398.2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336.2億元。

過去的一個月裡,航空公司每週都要從市場上撤掉大約5800萬個座位,以應對疫情所造成的需求下降。一些航空公司一個月甚至虧掉了去年利潤的8成。

旅遊業更是停擺。早在1月24日,文化旅遊部門發出通知,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等旅遊產品。

朋友圈的導遊,一夜之間都做起了微商。

原本以為國內控制住了疫情就會好轉,沒想到海外卻爆發了。今年的出境遊業務徹底告吹,國內遊反彈也要等到下半年。

中國旅遊研究院測算,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國內旅遊人次將分別下降56%和15.5%,國內旅遊收入分別下降69%和20.6%;預計全年同比減少旅遊人次9.32億,減收達1.18萬億元。

A股上市旅遊企業發佈了業績預告,大部分在一季度都是千萬級的虧損。峨眉山A一季度預虧甚至達到9800萬元。

同程集團董事長吳志祥說,疫情發生後,全國2萬多家旅行社的40至50萬名從業人員,超過10萬家酒店,接近100萬間的住宿設施,受到普遍波及。


酒店、景區商戶、航空公司等超過1000萬的從業人員,在未來三四個月的時間裡沒有工作。

我表妹在重慶九街一家公寓酒店工作,清明小長假之後,訂房量恢復到50%的水平。至於五一小長假會有多少入駐量,她心裡也沒底。

首季度GDP比下降6.8%,更艱難的仗在後面

最慘的是電影院、KTV、網吧等經營性娛樂休閒場所。

這些場所有著一定的密閉性和聚集性特點,復工要求也最為嚴格。

崔哥負責一家縣城影院的經營管理,疫情發生以來,影院都是停擺狀態。


這家影院平時生意就不溫不火,原本想靠春節檔票房賺上一筆。沒想到,春節檔賀歲片全線撤檔,一季度收入幾乎為零,導致影院現金流非常緊張。

崔哥說,影院歇業3個多月,廣告物料公司、保潔公司都深受影響,許多臨時工都沒了收入。


他有個朋友開了家保潔公司,專門做影院的保潔業務,因為影院歇業,有400多萬的保潔費未能到賬,只能靠銀行貸款給員工發工資。

開發商難熬,製造企業難熬;實體商貿難熬,電商難熬;廣告公司、婚慶公司、公關活動公司日子難熬;酒樓飯店、教育培訓機構日子難熬。

經濟就是這樣,一環扣一環,牽一髮動全身。

有些行業無法開工,是因為疫情防控需要;有些行業無法開工,是因為零部件或者原材料來自海外;有些工廠復工了又放假,是因為市場在海外。

這麼多年,我們習慣了經濟一路高增長,這次負增長對我們心裡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但形勢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峻,要做好應對複雜局面和各種困難挑戰的準備。


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會議還強調,要著力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提高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要保持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促進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要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恢復經濟水平,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這或許是一場比防疫抗疫更艱難的仗,但我們必須要打贏,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國家如此,企業如此,個人亦復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