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事認真負責,追求完美,結果卻被炒魷魚

她做事認真負責,追求完美,結果卻被炒魷魚

01

之前公司有一位同事,是一名策劃,她的辦公桌十分乾淨整潔,她在平日的工作中也非常認真仔細,一絲不苟,不放過任何細枝末節。

她做完策劃方案之後會和同事一起討論,有時候同事就會給她指出一些不太好的地方,她不會覺得同事吹毛求疵,反而會推翻整個方案,然後重新做一份。

她的優點是做出來的方案往往都很不錯,不好的地方就是,在截止日之前,經常會完不成。

有一次公司接了一個比較大的單子,老闆雖然知道她的毛病,但是這一次比較重視方案質量,所以最終還是決定把這個策劃任務交給她來做,而且特別強調,這次必須按時完成。

她接到任務,不敢懈怠,立馬投入到工作中,開始苦思冥想,希望拿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策劃方案。

可是,整整過去了一個星期,她還沒有動筆,原因是她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向,沒有一個完美的架構。

老闆向她詢問過幾次方案的進展情況,她的回覆都是還在想,老闆忍著怒火沒有發作,只能催她趕快做。

又過了兩天,她終於開始做方案了,可是離截止日期還有五天了,沒辦法,她就開始瘋狂的加班。

可是,她對策劃方案的質量過於重視,不允許中間有任何的瑕疵,結果在截止日的時候,她又沒完成。

公司和這個客戶是第一次合作,因為沒有按時拿出完整的策劃方案,客戶就取消了合作,讓公司損失了不少錢。

老闆多日來忍著的怒火最終爆發了,一氣之下,就把她辭退了。

這位同事本身不是做不出策劃案,而是對自己要求太高,過於追求完美,總希望自己的策劃方案沒有瑕疵。

認真細心,工作負責本是好的品質,可是超過了限度,不計後果的追求完美,往往令結果更糟。

丘吉爾就曾經說過:“完美主義等於癱瘓。

她做事認真負責,追求完美,結果卻被炒魷魚

02

關於完美主義,北宋大文豪蘇軾有一句詞就曾經闡釋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有一個寓言故事,也說明,完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

從前有一個偉大的雕刻家,他才華出眾,技藝非凡,致力於追求藝術的完美,但凡出自他手的雕像,和真人簡直一模一樣,令人難辨真假。

後來有一天,一個占星師告訴他,他的大限將至。雕刻家非常傷心和害怕,他和所有人一樣,內心無比懼怕死亡。

於是,他苦思冥想,想要躲避,最終他覺得自己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那就是雕刻一堆自己的雕像。

當死神降臨的時候,他就混在十一個雕像之中,然後屏住呼吸。死神看到十二個一模一樣的人,很是奇怪,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因為上帝創造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更別說十二個完全一樣的人了。所以死神非常疑惑,不知道該帶走哪一個。

懷揣著疑問,死神去見上帝,問道:”你到底做了什麼?居然會有十二個一模一樣的人,而我要帶回來的只有一個,我該如何選擇?“

上帝笑著把死神叫到身旁,在他耳邊輕聲說了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是一個暗號,只要到那個雕刻家藏身的那個房間裡說出這個暗號,就會真相大白。

死神無奈,只好帶著暗號來到雕刻家藏身的房間,然後說了那個暗號:“先生,你做的非常好,一切都近乎完美,可是,我還是看到了一個小小的瑕疵。”

雕刻家一聽就急了,完全忘記自己躲起來的事,跳出來問道:“哪裡有瑕疵?”

死神笑著說:“總算讓我逮到你了,你無法忘記你自己就是瑕疵天堂都沒有完美的東西,何況人間,還是乖乖跟我走吧!”

所以這個世間,本身就不存在什麼完美的東西,所謂的完美,只存在於想象中罷了。

她做事認真負責,追求完美,結果卻被炒魷魚

03

蔡依林是大家熟悉的歌手,《日不落》、《愛情36計》等歌曲紅遍大街小巷,而她以前是一個極度追求完美的人。

她對自己要求非常地嚴格,她說:“要做就要做到極致的人,比一般人還瘋狂。”

當時學習舞蹈,她一天要練14個小時,練到渾身是傷,甚至累到暈倒;為了挑戰芭蕾舞20轉,她練到肩胛歪掉,大腿肌肉拉傷。

為了在粉絲面前展現完美的一面,她甚至在刷牙的時候都把一隻腳掛在肩膀上練一字馬。

為了追求病態的瘦,蔡依林還寫過一本教人如何把自己吃瘦的《養瘦》。

之前有綜藝節目拿出蔡依林的禮服,她的禮服比模特的腰身還要細,她的身高並不高,可是她的身材卻非常好。

不過,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她卻失去了自我,身體也被拖垮,她過的並不快樂。

後來她自嘲說:“

以前追求完美,讓自己活得不像人,因為永遠追不完。”她還說:“追求完美就是一個bull shit (狗屎)”。

現在的蔡依林不在像過去那樣執著的追求完美,而且在不完美中找回了自我,她通過寫日記來慢慢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快樂與灑脫。

生活處處都有遺憾,人生沒有完美可言,這才是真實的人生。過度追求完美,有可能讓生命失去色彩。

她做事認真負責,追求完美,結果卻被炒魷魚

04

《意林》雜誌上刊登過徐薇的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名叫阿拉斯戴爾·克萊爾的故事。

他曾經就讀於牛津大學,是學校裡的明星。畢業之後,他成為一名學者,因為成就很高,備受推崇,還贏得過許多獎項。

他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曾出版過自己的小說和詩集,還發行過兩張唱片,唱片中有的歌曲還是自己親手寫的。

他還親自編劇、導演、製片並推廣發行了一部電視片《龍的心》,是一部關於中國的電視系列片,後來這部片子獲得了艾美獎。

遺憾的是,克萊爾並沒有到現場領獎。因為在他48歲時,也就是剛剛完成這部片子之後不久,他就選擇撲向一列疾馳的火車,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前妻說:“他也曾經贏得過許多比艾美獎還要大的獎項,但沒有一個可以使他滿意,他每做成一件事就必須開始下一個目標,以得到完美的結果。”

克萊爾一生都在追求完美,我們看到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他自己卻不這麼認為,一直以來,他都想要獲得艾美獎,可是始終沒有實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完美狀態,克萊爾的心徹底被傷害了,最終因為受不了自己的不完美而自殺,只可惜他沒機會感受獲獎的喜悅了。

完美主義者拒絕一切妨礙完美的瑕疵、缺陷和偏差,而當他們為自己設定的標準無法達到時,痛苦的是他們自己。

完美主義者,看似是在追求最好的結果,實際上卻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他們不僅無法體會到完美帶來的喜悅,反而會深陷完美的沼澤無法自拔。

我們都知道斷臂的維納斯是非常美的一尊雕像,曾經有人試圖將她的手臂復原,可是無論怎樣都沒有現在的美,最後只能放棄,所以說缺憾也是一種美。

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不要過度追求完美主義,因為你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況且,這個世上也沒有完美。

有人說: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做人無法做到完美,做事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可以去追求極致,追求卓越,但是一定不能追求完美,前者通過努力還能實現,後者卻是永遠都實現不了的。

所以,對於做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對於做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