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過知仁:仁學的初始實踐指南(4·7)

《里仁篇》的4.1-4.4是對仁的屬性、功用、作用、效果等的論述,而從4.5開始講仁學的實踐。4.5講仁學的善惡與日常善惡其實並非對立,而需要以仁為標準進行判斷,仁學是實現內在自主人格成長的唯一路徑,需要日夜守護,不可須臾離也,可見仁學不易。

觀過知仁:仁學的初始實踐指南(4·7)

4.6章提出了仁學實踐中的動力問題,仁學的基本方法是“無終食之間違仁”,但是受大變動社會的影響,要矢志不渝地堅持做一件事,尤其是在禮樂崩壞的條件下,可見仁學不易,仁者世之罕見。問題就在於仁學面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動力不足”的問題,因為“敏於行”是仁學實踐的關鍵點,也是應對大變動社會挑戰的秘方,但動力不足就會導致整個行動體系的破產。

觀過知仁:仁學的初始實踐指南(4·7)

因此,解決動力問題成為了仁學的頭等大事。仁學提出用“惡不仁”的方法來提供動力,能夠使不仁者加乎其身,這樣也可以實現仁。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動力問題。同時,雖然仁不太容易弄明白,但是不仁卻是容易弄清楚的,這樣就可以解決仁學實踐的難題,因此,仁學的實踐不存在力不足者,問題的關鍵還是動力問題。也是仁學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觀過知仁:仁學的初始實踐指南(4·7)

4.7章提出了仁學解決此問題的一個方案,即從不仁者角度來加強仁者實踐的動力。

4·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參考譯文」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同種類型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沒有仁德了。”

觀過知仁:仁學的初始實踐指南(4·7)

此章中的“黨”對應4.1的“里仁為美”,仁學,具有團體性的的傾向,同樣,過,也具有團體性的特徵,之所以有過,在於“各於其黨”。《周禮·地官·大司徒》中曰,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四閭為族,五族為黨。《釋名》五百家為黨。由此,黨亦引申為鄉里,對應上文(4.1)的“裡”。百家、黨正,各掌其黨之政令教治。黨,長也。一聚之所尊長也。

觀過知仁:仁學的初始實踐指南(4·7)

古字“黨”從尚從黑,簡化字改革後才寫為“黨”。本義為非公開、暗地裡、私下,本義指晦暗不明。“黨”指集團時,在古代一般只用於貶義。這樣,“各於其黨”就解釋為受到所在環境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是不能經受“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理性檢驗的,即受到環境的、非理性的影響才產生違背仁學,而如果採用自然(“思無邪”)、理性的方法,則就會與仁相合。此章是上一章的引申,從“不仁”的角度來推進仁的實踐,也呼應了《里仁篇》開頭的“里仁為美”,群體對個體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群體的聚合效應能夠促進一個人的發展,同時,集體的無意識也會使人對醜陋、邪惡熟視無睹。

觀過知仁:仁學的初始實踐指南(4·7)

黨由地域管理的含義還可以引申出“種類”之義,即不僅僅善和仁是依據“叩其兩端而竭焉”,同樣,錯誤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從不仁,也可以探尋到仁。知道了“仁”的道理之後,知道對錯、善惡,“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就可以實現“吾日三省吾身”,通過“觀過”,“惡不仁者”,就可以實現“斯知仁矣”,“其為仁矣”。通過知仁、觀過,就可以實現知仁,為仁,這是實踐的總綱。

觀過知仁:仁學的初始實踐指南(4·7)

那麼,何為過呢?

一、好學講,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而反之,即為過。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里仁篇》)

二、君子的特徵是言出行隨,反之,即為過,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篇》)“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篇》)

三、鮮言令色,鮮矣仁,此為過矣。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公冶長篇》)

四、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亂邦致富貴,過也。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篇》)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憲問篇》)

觀過知仁:仁學的初始實踐指南(4·7)


由此,過即為仁的反面,觀過,斯知仁矣。可以看到,在仁學實踐中,普遍採用仁、過兼用的二元方法。

觀過知仁:仁學的初始實踐指南(4·7)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從之,擇其不善者改之。(《述而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學而篇》)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篇》)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子路篇》)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篇》)

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子路篇》)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季氏篇》)

觀過知仁:仁學的初始實踐指南(4·7)

在很多情況下,仁具有不可言說的特徵,連孔子也罕言仁。“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憲問篇》)而且,實踐仁需要“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讓人望而生畏,所以才有“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孔子提出仁學的解決方案是“觀過”,即為仁。也就是在仁學實踐的初期,用仁、善來激勵可能不會產生很好的效果,需要從“觀過”著手,因為對於“過”,各於其黨,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不能經歷理性的檢驗,具有明顯的邏輯瑕疵,知恥而後勇,以此來提供仁學實踐的動力。這正所謂,“觀過,斯知仁矣”,直接“觀仁”,或是“觀善”,則可能存在好高騖遠之嫌。

觀過知仁:仁學的初始實踐指南(4·7)

用仁學來解釋經典,可以填補《論語》篇章間的空隙,讓我們瞭解到完整的仁學,同時也能夠見識到仁學的強大解釋力,同時,也可以豐富仁學的內涵。如果需要進一步瞭解仁學的內涵,敬請加入視頻慕課《論語啟蒙:論語的法典化解讀》,或參考《仁者無敵:仁的力量——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