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就像“針挑土”,花錢恰似“娃充值”,那些幾千、幾萬買來的“道具”,能退嗎?


賺錢就像“針挑土”,花錢恰似“娃充值”,那些幾千、幾萬買來的“道具”,能退嗎?


網絡授課

讓不少孩子有了更多接觸手機的機會

一些自制力稍差的孩子

在家閒極無聊

便玩起了手機遊戲

娛樂休閒本無傷大雅

可有的熊孩子居然當起了“人民幣玩家”


賺錢就像“針挑土”,花錢恰似“娃充值”,那些幾千、幾萬買來的“道具”,能退嗎?


呂先生的侄子

就將家裡的3萬元積蓄

全部用於遊戲充值

賺錢就像“針挑土”,花錢恰似“娃充值”,那些幾千、幾萬買來的“道具”,能退嗎?

賺錢就像“針挑土”,花錢恰似“娃充值”,那些幾千、幾萬買來的“道具”,能退嗎?

“是他爸爸從老家回來,要交房租去銀行取錢,發現沒錢,打出清單來看,才看見是他玩遊戲全部充完了。這個是他爸爸打工賺來的,這個工地差不多了打過來,相當困難了現在,基本生活費都沒了,今年又有疫情影響。” 看到平日乖巧的侄子做出這樣的行為,呂先生十分不解。


賺錢就像“針挑土”,花錢恰似“娃充值”,那些幾千、幾萬買來的“道具”,能退嗎?

3萬多元,這對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事發後呂先生和他的哥哥立刻給遊戲公司打了電話進行反映,對方要求他們提供相關的證據進行核實,但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進展。


而類似的事件,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已經報道過多起。


▲市民王女士9歲的侄子拿母親的手機玩遊戲,十多天的時間裡就充值了3萬多元。


▲市民萬女士13歲的侄子在玩手遊時,陸陸續續充值了8000多元,這相當於是整個家庭兩個月的收入。


▲市民熊師傅14歲的兒子,也在玩遊戲的時候充值了1萬6千元。


而在全國各地,化身“人民幣玩家”的熊孩子也不少。


★陝西西安12歲男孩偷充兩萬。


★河南鄭州13歲娃消費25萬。


★江蘇南京“熊孩子”用掉10萬。


★湖南韶山男孩充值4萬……


面對頻頻發生的類似事件

家長在發現後,該如何維權?

又該如何挽回損失呢?

賺錢就像“針挑土”,花錢恰似“娃充值”,那些幾千、幾萬買來的“道具”,能退嗎?


孩子用家長的手機給遊戲充錢,能不能退回來要看孩子的年齡大小和充值金額的大小。比如說10歲的小明用媽媽的手機給遊戲充值了20元,這種情況一般都是退不了的,因為10歲的小孩子已經具備了處分20元的意識和能力。但是,如果一次充值或連續充值了20000元,這種情況下就是可以退的,因為10歲的小孩子並不具備處分20000元的意識和能力。


是否具備“處分的意識和能力”又應該怎麼判斷呢?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規定,18週歲以上的成年人、16週歲以上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8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待定,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不滿8週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一律無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


也就是說,不滿8週歲的未成年人無論用多少錢充值遊戲都屬於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可以要求退還。8週歲以上18週歲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金額和自己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不能要求退還,不相適應的可以要求退還。


怎麼追回充值、打賞的錢?

如果屬於可以退的情形,想要追回充值、打賞的錢需要先聯繫遊戲公司、直播平臺的客服


如果客服可以直接解決的話當然很好,如果不能解決的話,家長可以以對方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請求確認充值遊戲、打賞主播的行為無效或效力待定的訴訟,

提起本確認之訴的家長同時需要承擔行為是由未成年人實施、監護人不知情的舉證責任。


不少家長得知孩子有充值打賞的行為時都會指責,甚至毆打孩子。需要重點說明的是,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做家長更需要好好反省!孩子愛玩遊戲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缺少家長的陪伴和關心,因此才把注意力放在手機上。

孩子和家長都需要反省

賺錢就像“針挑土”,花錢恰似“娃充值”,那些幾千、幾萬買來的“道具”,能退嗎?

賺錢就像“針挑土”,花錢恰似“娃充值”,那些幾千、幾萬買來的“道具”,能退嗎?

家長要做好手機支付的各種隱私加密,還要用適當的方式讓孩子對金錢有基本的概念讓他們知道爸爸媽媽掙錢很不容易。也應該告訴孩子們,遊戲就是為了娛樂和消遣時間,培養孩子正確看待遊戲

賺錢就像“針挑土”,花錢恰似“娃充值”,那些幾千、幾萬買來的“道具”,能退嗎?


8099999整理報道


賺錢就像“針挑土”,花錢恰似“娃充值”,那些幾千、幾萬買來的“道具”,能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