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古魯談:“無賴聖人”喬治·葛吉夫 薩古魯

薩古魯講述了“無賴聖人”喬治·葛吉夫如何以“反傳統”的方式訓練他的弟子的故事。


薩古魯:喬治·葛吉夫,一位美妙的開悟大師,生活在20世紀早期的俄國。但葛吉夫卻以“無賴聖人”著稱,因為他的方法堪稱極端。他對人總幹些瘋狂的事,無理地捉弄他人。

他在當時的英國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當他說話時,人們總是側耳聆聽。如果葛吉夫要在某晚六點鐘發表演講,500個人會聚集到倫敦某處的會堂裡等待。如果某人遲到了哪怕一分鐘,大門也不會為他繼續敞開。所以人們六點鐘準時到達,等候著……六點半,七點,八點,九點……他們就這樣等候著。每隔15分鐘,葛吉夫的弟子會來說:“他就來了。”像這樣,人們一直等到十點鐘。


他的弟子再次出現,說:“葛吉夫今晚不會來這兒。午夜十二點,他會在百公里之外的另一個城市發表演說。”所以這500個人中,會有50個人起身趕往那座城市並在十二點準時到達,其他人則疲憊往家返。等到天亮時分,他的弟子會說:“葛吉夫不來這裡了,他會在明天中午的十二點在另一個地方演講。”只有5個人會奔赴那裡。這時葛吉夫才會出現,說:“很好,我只想對這5個人說話。其他人只是為了消遣而來。他們離開是好事。”然後他只對這5個人發表演說。


對待紳士和女士們


他在德國開了一所靜修中心,叫做“營地”。當時歐洲的社會精英——勳爵、伯爵和女伯爵們都會來到這些營地。這些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從未乾過活的人們,葛吉夫會給他們鏟子、斧頭和撬棍,跟他們說:“ 今天,你們必須以十足的勁頭挖這個溝,午飯時也不要休息。”他們都會乖乖幹活,因為上師說什麼,總是有他的意圖的。到了天黑時,他們都已精疲力竭、渾身痠痛。當葛吉夫看到他們都幹不動了時,會說:“好吧,再挖一點,然後再把他們蓋上。”這些人都會瘋掉。一連數日他都這樣對他們。到這時,這些人中的90%會逃離營地,因為他們的勞斯萊斯早已恭候多時。他們就是那樣的人。然後葛吉夫會留下這剩下的10%的人,對他們開始做真正的工作。


葛吉夫和鄔氏

葛吉夫的聲名大噪,有個人功不可沒,這個人叫做鄔斯賓斯基。鄔氏本身就是個非常有名的人。他是一名傑出的哲學家、數學家,一位偉大的知識分子。他寫了一本關於真理的書,有著幾百頁之長。

P. D. Ouspensky彼得·鄔斯賓斯基(1878-1947)

當鄔氏終於見到葛吉夫的時候,他已經等了很長時間——差不多三四天。葛吉夫在房間裡其實無事可做,但是他就是不去見鄔氏。他會去廁所,或走出房間照料下花園,但是他就是不安排時間會見鄔氏。鄔氏對此非常惱怒。當他終於獲准見到葛吉夫時,葛吉夫說:“你寫了那麼厚的書,所以你應該知道很多。沒有必要再浪費時間和你說那些你已知道的東西。你做一件事。”他給了鄔氏一張小紙條和一支鉛筆,說道:“把所有你知道的東西寫在這張紙上,然後我們再討論你所不知道的。”

這麼一張小小的紙,對這位偉大的學者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鄔氏非常憤怒,但是在這位大師面前,他還是拿著紙和筆坐了下來。他看了又看,幾個小時過去,他們就這樣坐著。鄔氏一個字都寫不出來,他感覺完全迷失了。終於眼淚奪眶而出,他說:“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你什麼都不知道?我聽說你寫了幾百頁有關真理的書。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把真理分散到那麼多頁中的。真理肯定被稀釋了。”葛吉夫回應道。鄔氏無法抑制地哭泣,向葛吉夫臣服了。自此葛吉夫才收他為徒,但真正的折磨才剛剛開始。鄔氏是個非常固執的知識分子,問題恰恰就在於他受過很好的教育,太多的學識已深植在他的內在。他的自我(ego)是精心打磨過的。粗糙的自我可以直接被擊碎,但精心打磨過的自我則非常光滑。

葛吉夫對鄔氏的捉弄可謂荒誕至極,常常令他無比抓狂。葛吉夫在美國巡講期間,一次他們正乘坐火車旅行。當時鄔氏正打算出版一本有關他和葛吉夫對話的鉅著,他已經記錄下了葛吉夫對他說過的每一個字。大部分關於葛吉夫的書都是由鄔氏出版。在那個年代,坐火車從美國一個海岸到另一個海岸需要三四天的時間。當他們走進餐車準備吃午飯或晚飯時,突然葛吉夫裝得像是完全喝醉了一樣。鄔氏試圖去控制他,但葛吉夫卻拿起桌上的一杯酒,將它倒在了一位女士的頭上。那位女士開始尖叫,車上的人則要把葛吉夫扔出車外。鄔氏努力攔住每一個人,勸解道:“大家不要衝動,這個人是個開悟的人。他不是喝醉了,他只是開悟了”——非常棘手的一個場面!鄔氏想盡辦法終於把葛吉夫弄回他們的車廂,質問道:“你在幹嗎?”

葛吉夫一進入車廂,便安靜地坐了下來。所以鄔氏警告他說:“請不要再這麼做了,我不會再替你收拾這種局面的。我們吃晚飯吧,從早上到現在我都沒吃過。”然後他們再次進入餐車。當他們一進入餐車,葛吉夫又開始表現得像是喝醉了一樣。他拎起一隻行李箱,把它扔出行進的火車外,這下又引起了全車的騷動。鄔氏只能再一次想方設法把葛吉夫弄回車廂!“你又在幹嗎?你把人家的行李箱給扔出去了,你讓人家怎麼辦?”葛吉夫幽幽說道:“別擔心,那是你的箱子。”鄔氏瞬間崩潰。“那可是幾個月的心血。我做的一切都在那個箱子裡。你怎麼能做出這種事?”葛吉夫說:“別擔心,我把所有的工作都保留了下來。我只是把箱子扔了出去。”像這樣,葛吉夫屢屢耍弄鄔氏,直叫鄔氏發狂。

另一次,鄔氏在英國,葛吉夫則在俄國的偏遠地區。他發了份電報給鄔氏,叫他迅速趕來。當時正值俄國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白熱化之際,出行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但上師在召喚,他必須得趕過去。所以鄔氏放下手頭的一切,冒著生命危險、歷盡千辛萬苦穿越歐洲和俄國。當他終於來到上師身邊時,他以為會有一件無比重大的事將要發生。但葛吉夫只是看了他一眼,說:“哦,你來了?好吧,現在你可以回去了。”聽到葛吉夫如此回應,這一次鄔氏真的氣得抓狂,徹底離開了葛吉夫。到這時,鄔氏已經撰寫並出版了一些關於葛吉夫的書,讚揚這位偉大的上師。但是在那之後,他又寫了一本書,猛烈抨擊葛吉夫。葛吉夫說:“那個傻瓜啊。當我叫他走的時候,如果他真的走了,他可是會開悟的。已經那麼接近了,但那個傻瓜卻走開了。”

像這樣,上師訓練弟子會用各種不同的手段。但所有這些手段的目的都是為了帶出那種強度,讓你變得全然。


愛與恩典,

薩古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