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的外賣到了,是圖書!”

“你好,你的外賣到了,是圖書!”

圖說:在餓了麼下單新華字典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志剛)今天是世界圖書日,在上海福州路書店,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利正式宣佈新華傳媒旗下“新華書店”和“上海書城”30家門店上線餓了麼。在全國,上海新華傳媒成為同一城市上線外賣門店最多的品牌,成為文化產業的擁抱新零售的標杆。

“你好,你的外賣到了,是圖書!”家住淮海東路的陳女士接到電話,終於鬆了一口氣,“小孩在家上網課急需字典,我們上班無法脫身,嘗試著在餓了麼上搜了一下,沒想到真的有。還能直接送到家裡,實在太方便了。”陳女士表示。

打開餓了麼,搜索“新華書店”或者“上海書城”,就會顯示離消費者最近的門店,像點一份晚餐一樣,選擇想要的書,下單,最快半小時,餓了麼小哥就會把書就會送到消費者手上。

如何從一樁7層樓高,擁有25萬多個圖文影音單品的門店中,快速找到消費者點的那一本書?什麼書籍能滿足即時需求又要與電商平臺的書籍有差異化?

這兩大難題困住了“首席薦書員”張智芳,在這家上海最大的新華書店幹了20年的老師傅。為了解決這兩個終極問題,她分析了福州路店所處商圈、客群、商品的特點。最終,以經濟管理、醫學保健、教輔教材為主打,“學生的教輔書丟了,或者需要加深練習的時候,外賣就可以滿足即時的需求。”張智芳說。

攻克了選品難題,她還要給門店“提速”。為了滿足外賣的即時性,張智芳創新了一套適用於新零售的數字化方案。

首先,張智芳將上線餓了麼的書籍提前挑揀出來,放置在貨架上,再在餓了麼後臺輸入庫存數量。這一數字化的貨架被放置在書店最顯眼的服務檯裡,由服務檯的工作人員負責接單、揀書、打包,“要做到像打包一份漢堡一樣打包圖書外賣。”

“你好,你的外賣到了,是圖書!”

圖說:外賣員在書店取貨

“我們專門建了一個群,30個門店的負責人在一起研究、分享做外賣的經驗。” 張智芳表示,“新華書店在各大電商平臺開店,有數字化的倉庫就可以了,本以為數字化與實體門店還是很有距離,沒想到,這次突然就‘觸電’了。”

據餓了麼數據顯示,上海的圖書外賣訂單最多,並且,非教輔類圖書訂單量也排名第一,從用戶畫像來看,女性用戶佔了超過7成,90後用戶下單用餓了麼買書最多,佔比超過28%。最暢銷的書籍是:《後真相時代》《為什麼研究中國建築》《西遊記》《安徒生童話》《霍亂時期的愛情》。這些數據,給了實體書店很大的信心。

在圖書外賣的戰略上,新華書店的優勢在網點密,基本上幾公里就有一家實體店,覆蓋上海所有區,而餓了麼作為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擁有大流量和即時配送能力。這兩家上海本土企業的優勢“無縫對接”,是一種強強聯合。未來,隨著更多新華書店上線,讓上海消費者隨時隨地買書成了可能,讓上海的數字化便利再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